滦河流域的人文经济地理状况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861647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滦河流域的人文经济地理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滦河流域的人文经济地理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滦河流域的人文经济地理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滦河流域的人文经济地理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滦河流域的人文经济地理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滦河流域的人文经济地理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滦河流域的人文经济地理状况(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灾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滦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水质评价学生姓名张晖学号135014201班级1350142专 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别地震科学系指导教师张莉丽职 称年 月 日滦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质评价摘要 摘要正文(楷体五号)关键词:中文关键词为四号宋体加粗The ground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Luanhe river alluvial fanAbstract Keywords: 目录第一章 绪论 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2 研究现状11.2.1国外研究现状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1 研究内容2.2 技术

2、路线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3.2 地质概况第四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4.1 评价项目及标准4.2 评价方法4.3 评价结果及分析第五章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第一章 前言1.1 选题背景及意义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而且水资源对生态环境也有很强的控制作用。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无法离开水资源,可以说,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如今,市场化不断深入发展,工业化不断前进,人口不断增长。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消耗着水资源。国内重要的地表径流水质不断恶化,生态资源锐减,水体甚至富营养化,发黑发臭。并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从城市向农村、从地表向地下、从陆地向海洋蔓延发展的趋

3、势。据监测数据表明,在我国有90%以上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及生命安全。水污染加剧了水短缺现象。某种程度而言,水污染和水短缺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因果关联。水污染间接的减少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久而久之就让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出现了。另一方面水短缺造成了污染物无法稀释而日益加重。滦河冲洪积扇在冀东地区的平原上,北部山海关隆起区属于燕辽沉降带,因为是隆起地区,所以地壳呈现出上升状态。而它的南部地区是地壳逐渐下降的华北沉降带。因为这里的地壳活动非常复杂和频繁,所以,第三纪以来,东部和西部都在上升或者下降。由此,滦河也经历了多次的改道,迁移。终于分三期在冀东地区

4、形成了大面积堆积的冀东平原1。因为这里经济和工农业的发展比较快,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但是,地下水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该地区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考虑,就要尽快对这个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评估。本课题要初步查明滦河冲洪积扇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建立较为系统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初步预测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地下水储存量,可开采资源量,论证各种资源量的保证程度,同时查明滦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开采现状,圈定不良地质灾害现象,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给出合理的结论与建议。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质评价是在有一定的评价目标的前提基础之上,采用一定的评估方法,参照相应的参数来对水资源的运用情

5、况以及污水和一些用水的处理情况作出一定的评估。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并且分析出水质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随着水体污染的逐渐增加,人类对水污染的重视,国内外水质评价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目前为止已有一百多种3。在20世纪初水质评价刚刚起步,分定性和定量两大类,最初用于水质评价的是定性方法。20世纪60年代后定量方法蓬勃发展。1.2.1 国外研究现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几十种评价水质的方法被国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开发出来。在这里面,美国学者R.K.Horton于1965年提出的质量指数法(QI)可以被看做是水质评价工作的开端。而且,美国还首先通过法律

6、形式对水质评价给予肯定。1970年的时候,对于水质近况,学者R.M.Brown又提出了质量指数法(WQI)7。随后,有了N.L.Nemerow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8,这种方法不但对污染水源的东西的浓度进行了考察,而且还考虑到污染物当中最大浓度的污染物在污染水源上起到的作用。对纽约州的一些地表水还首次应用内梅罗法进行了污染评价。20世纪九十年代后,陆续又出现了一些数学法和模型法被应用于水质评价当中。比方说,Puckent(1992)等就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具体分析了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些河流里面的化学因素22。Sokolov(1996)等又利用模型来模拟澳大利亚东南部Yarra河流,从而来分析其水质参

7、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情况。而对加拿大一条小河里的各种离子浓度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则由Caissie(1996)通过流量的变动和水文分割来完成2。1.2.2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受到各界越来越密切的关注。水质评价工作以及水质评价研究工作也随之兴起,相对于国外,水质评价工作在我国的开展时间更晚一些。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起步。自此,对于我国主河流湖泊的水质评价就开始了。水化学特征报告及相关图表于1960年产生,它是根据我国主要河流的水质特征来制定的。1972发布的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究可以说是我国水质评价的一个突破点。后来,我国的水质评价也步入了专题研究的轨道。表示水质综合

8、污染情况的一个指数在1974年被提出。背景是当时的评估指数不够全面,比较单一。上海地区的水系水质调查组于70年代中期将“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值”的概念提了出来。“水域质量综合指标”的概念则是在1977年在对南京城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中提出来的,用来评估自然环境中水要素的质量。广州地区在70年代末开始对水质进行分级评价。1981年有了第一次全国水质评价,在这次评价中,用到了单项评价法、地图重叠法和按河长加权的水质指数算术均值法这些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研究的深入,水质评价的指标和指数也不断得到了提炼和完善。纵观我国的水质评价历史,可以看到,是沿着一条单指标、单系数到多指标、多系数综合,从简单叠加到

9、均值再到加权的计算,从单点评价到地图重叠到全面评价的主线来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的大量普及和应用让水质评价方法在之前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模糊数学法、灰色指数法、层次分析法、随机模型、物元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这些更加先进适用的水质评价方法3。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1 研究内容地下水水质评价主要是以水质为核心问题进行,从而用于说明地下水是否可以使用以及地下水的水质状况是如何的。并且解释出地下水源是否已经受到了污染,有哪些地区,哪个范围内的地下水受到了污染,污染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为什么受到污染以及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情况产生等。也可以说,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包含了地下水环境的前世今生以及人类在这

10、个过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其研究有利于人们更好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从而让水源保护能够得到更大的重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地下水环境。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2本课题以滦河冲洪积扇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滦河冲洪积扇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做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包括:(1) 勘察此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状况;(2) 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给出合理的结论与建议。本文第一章先对这个选题研究的背景状况以及可能实现的意义还有水质评价在国内外的研究达到了什么样的状况做了一些概述。第二章对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做了系统概述。第三章区对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做了概述。第四章描述了基于单因子

11、水质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对比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评价出来的结果。第五章主要是相关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2.2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本课题要初步查明滦河冲洪积扇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建立较为系统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初步预测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地下水储存量,可开采资源量,论证各种资源量的保证程度,同时查明滦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开采现状,圈定不良地质灾害现象,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给出合理的结论与建议。图1.技术路线图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3.1 自然地理滦河,渤海独流入海河流。因发育许多温泉而得名。河北省的丰宁县有一个骆驼沟乡,骆驼沟乡东部地区有一座山被称

12、为小梁山。这座小梁山就被看做是滦河水的发源地。滦河长度达到877公里,所经过的县区非常多,包括沽源县、多伦县、隆化县、滦平县、承德县、宽城满族自治县、迁西县、迁安县、卢龙县、滦县、昌黎县这12个县市,在乐亭县地区流入渤海湾。当然,在这么长的干流上,也有许多的支流汇入进来,形成了一大片水域。这一大片水域当中有小滦河,兴洲河,武烈河,柳河,潵河,青龙河,伊逊河,瀑河,老牛河这9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其中,伊逊河的流域面积位于九条支流的首位。而青龙河则在长度和水量上拔得头筹。 滦河流域具体位置在东经11530-11845和北纬3910-4240之间,它是华北地区东北部的一片流域,内蒙古高原

13、是它的北部起点。南方对望渤海,蓟运河在它的西边,辽河则是它的东边近邻,滦河的流域总面积达到44750平方千米,有包括河北省和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所瞎管的7市(盟)27县(区)受到它的影响。其中山区面积为4394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8.2%;平原面积为81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8%。流域南北长500千米,东西平均宽90千米。上游最宽处1175千米,下游最窄处12千米,其地理位置见图这个流域在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部地区,它的下游是南部平原,这个地区属于暖温带气候,半湿润状态。北部山区一带,也就是它的上游是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所以,南北会有-1.410.6的温差。因为有蒙古高气压中心会

14、影响到上游一带,上游的半年时间都会受到冷气团的影响。在北部坝上,全年平均气温达到-1.4。而海洋风会调节下游的南部滨海平原地区的温度,所以,这里多年以来都有着10.6的平均气温。气温最低的时候是在一月份,最冷要到-26,而气温最高的时候是七月份,最热有40。多年以来,流域内降水的平均值都在519.2毫米, 气温在春天回升会很快,这时候的风也非常大,风沙很多,并且气候相对干旱。到了夏天,气候变得湿润,东南风盛行,降水很多。秋天的时候秋高气爽的,降水少冬季寒冷少雪,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因为气候变化,滦河的径流量也会发生变化。在19562007年,滦河的水量非常多,年天然径流量平均达到 40.63 亿m。这一时期,洪水现象频发。据相关调查显示,1883年来,滦县站发生的洪峰流量超过5000m/s的洪水达到了 22 次,还有11次洪峰流量超过了10000 m/s,有9次超过了20000 m/s。就1962年实测数据显示,洪峰流量达到了34000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