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文化结业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9851700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水文化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浅谈水文化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浅谈水文化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浅谈水文化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浅谈水文化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水文化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水文化结业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水文化结业论文篇一:水文化结课论文水文化结课论文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XX16021 郝宏经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人类文明大多起源在大河流域,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在水文化选修课上,我了解到文化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相应的水文化也可以分为这三个部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学习了物质文化部分。华夏历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一部华夏儿女治水的历史。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从上古时代起,我国劳动人民就致力于水旱灾害的防御,几千年来,建设了大运河

2、、都江堰、灵渠等一批著名的水资源利用工程,在抵御水旱灾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在水文化的物质文化方面,中国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水利工程,他们了若繁星,如先秦有:白起渠、邗沟、鸿沟、引漳十二渠、芍陂;战国和秦汉有: 鸿隙陂、鉴湖、郑国渠、都江堰、灵渠、郑白渠;魏晋有:艾山渠与宁夏古灌区、浮山堰、浙江通济堰;隋唐有:涪陵石鱼、东钱湖、四川通济堰、杭州西湖水利、它山堰;宋元有:京杭运河、浙东运河、山河堰、松花坝、木兰陂;明代有:桑园围、山东戴村坝、浙江绍兴三江应宿闸、荆江大堤、黄河大堤、高家堰;清代有:察布查尔渠、坎儿井、后套八大渠、归江十坝、海塘、无为大堤。 中国的水文化包含了国人对自然对客观世界的哲学

3、态度甚至宗教态度,例如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了五行学说,认为把宇宙间的事物分别归属于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的类别,水在五行中占有一席之地,代表润化、生机、财富等意义。在中国的大乘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是手托柳枝净瓶,普施甘霖;道教之中,则有以符灰泡水供人饮用以治病的习俗;风水之术则认为一切物体方位对于运势均有影响,水就是影响环境的因素之一。可以说国人对水的态度所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条维系着炎黄子孙灵魂家园的河流;一条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河流;一条 跨越时空流进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与生命的河流;黄河,几经岁月的洗练,几经泥土的铺陈,塑造了泱泱大国,孕育了古国华夏。 黄河,见证

4、一个伟大民族的蓬勃张力,虽历尽沧桑,阅尽人间变幻,却始终没有改变她那与儿女们共同的肤色,没有改变她那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个性。也正是因为这条河,中国人不知倾注了多少情感与心智,几千年间,今人循着古人的思绪,黑发人沿着白发人的足迹,一朝朝接着一代代,今之黄河连着古时黄河。大河奔涌,逝者如斯,演绎了几多荡气回肠的故事,留存了几多至今人在闪烁的名字。在人们治理黄河的进程又走过一个甲子的年轮之后,让我们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走进尘封的历史,重新梳理起这条厚重的治河脉络,醉熏那条流淌在无数志士心灵的黄河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大多由黄河流域来承载和讲述。中华文明发端与黄河,繁衍与黄河,并由此延展至整个中国

5、,乃至东南亚,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黄河之于中国,就如同古希腊之于欧洲,恒河之于印度,尼罗河之于埃及,她是文明积淀的最初载体,亦是一部流淌的古书,至今乃在被翻阅、续写。然而,如同两河流的巴比伦古国已埋没晕漫漫沙漠之中,古埃及也早已走进历史的长河一样,与黄河文明并行的其他文明,或因环境恶化,或因河流断绝,或因灾害更迭,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失落和中断,但只有东方这条神奇而伟大的河流,一直伴随这我们这个民族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延续、发展,坚毅地挺进在东方大陆上。无论从时间的跨越还是从空间的影响而言,黄河文明的记录无疑是唯一的。 史前的黄河流域,气候宜人,大地富饶,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繁衍生息得

6、天独厚的所在。陕西的“蓝田人”、“大荔人”,汾河流域的“丁村人”,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河套人”,以及关中、豫西、晋南一带为中心的“仰韶文化”等,都广布于黄河流域。查阅我国朝代的更迭,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至今4100多年中,西至皋兰,东抵开封,北到银川,南达西安广阔区域里,在黄河鲤鱼建都的年代就有2400多年。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古都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遥想曾经喧嚣的京都地区,人口均逾百万,俨然一个国际大都会。时空转换了四千多年,黄河孕育的文明从没间断过,及至今日,黄河流域依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人们很难想象,曾几何时,黄河水已经把这里几经淘洗与灭顶。黄河

7、下游河道变迁,无论对于政权的稳定,还是民众的生计,都堪称人力难以抵御的大患,为历代执政者所深虑。“黄河宁,天下平”的古语盖源于此。因此,古人治理黄河的重心只能从抵御洪水、驱除河患、保护家园着眼。这种治理的思想与实践自传说中的大禹开始。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甚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异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遵循水流运动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除此之外还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筑堤防洪、除害兴利法。西汉的贾让的“贾让三策”揉西汉各家治黄方略之长,补各种学说之短,成为当时治河理论的最高峰。西汉末之东汉初王景,元朝的贾鲁,明清时期的潘季驯,清康熙年间的靳辅,乾隆时期的孙嘉淦,道光年间的魏源,民国期间的张

8、含英直至今日的水利人。为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源头到河口,从高原到平原,一条河的渡过,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华,吟唱着一个国家的沧海桑田。黄河治理方略的沿革,似一条智慧的纽带,如一道不息的闪电,划过祖国历史的天空,串联起无数治水人的情结。就让这割舍不断的情愫如同壶口瀑布那奔腾喷张的河水,激励着我们,还有我们的后代,为了母亲河的生命永续,为了河畔和谐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呵护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篇二:很好:浅谈水文化浅谈水文化、水利文化和水利行业文化20XX-11-05 何为水文化 何为水文化?我个人理解,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水关系的文化。 水文化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十分新颖的文化形态。说它非常古老,是因为在我

9、们这个星球上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有了人类与水打交道的“第一次”就有了水文化:说它十分新颖,是因为在我国把水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提出来进行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的事。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浮天载地,高高下下,无处不在。水是生命之源,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千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现代人经常仰望星空,叩问“哪个星球上有水?”因为有水的地方才会有生命的存在。“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水养育了人类,人它给人类带来的恩惠远远超过世间万物;人类作为大自然的骄子(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其繁衍生息须臾离不开水,创造文化

10、更少不了水的滋润和哺育。 当然,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而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自身并不能生成文化,只有当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发生了关系,人类有了治理、利用、保护、管理水以及亲近水、鉴赏水等方面的实践,有了对水的认识和思考,才会产生文化。比如,大禹治水“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思路,明代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理黄河方略,等等,这些都是治水文化(治水文化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精华。同时,水作为一种载体,通过打上人文的烙印即“人化”,可以构成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的如黄河大堤、都江堰、大运河等水利工程,精神的如“上善若水”、“智者乐水”、“水滴石穿”、“水则载舟

11、、水则覆舟”、“曾经沧海难为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水性哲学”。与此同时,这些“人化”的东西,反过来又起到“化人”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人是水文化的主体,水事活动是产生水文化的源泉。 就水文化范畴而言,我持比较宽泛的态度。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一般而言,某种文化的特征和蕴含具有显形与隐形两个层次,而隐形层次的文化形态较难把握。对于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而言,它绝不就是水利文化甚至水利行业文化(更多地属于显形层次),更是社会文化(更多地处于隐形层次)。同时,行业文化是隶属于社会文化并受社会文化影响

12、和制约的。 水文化是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与水发生关系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以水为载体的文化集合体。而水与人类发生关系的活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举凡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民俗、体育、军事等各个领域,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因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文化也可以称为母体文化。 大家知道,矿产、石油的开发利用也产生文化,但“矿产文化”和“石油文化”所涉及的面比较狭窄,不能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相对也简单,不能衍生出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故矿产文化、石油文化不能称为母文化。 关于水文化广阔的社会性,其例证则俯拾即是。如去年广州亚运

13、会开幕式,就是以水为载体,其表现方式是:孩子把一滴水倒在大地上,画面由此而展开。木棉花瓣在水中生长,寓意生命和岭南文化的孕育。从一滴水延伸到海洋,标志着中华民族走向了成熟。木船象征了连接中华民族与世界的纽带。浪漫的生活和都市的动感也通过水体现出来。亚洲45个国家情水相容,搭乘“亚运和谐号”扬帆起航? 这就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以水为主题的盛景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融亚洲文化、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体育文化和水文化于一体,给观众奉献了一席文化的视觉大餐。将“水”贯穿于整个开幕式的所有节目,给人们带来了叹为观止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也彰显了水文化的魅力。 既然水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具有母体文化的

14、鲜明特征。因此,如果水文化的研究对象主要拘泥于水利文化或行业文化,那么它不仅涉及面过于狭窄,而且很难揭示出水文化中所涵盖的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因而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也将是有限的。 同文化的概念一样,水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水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以水为载体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水文化是指通过对水的认知和涉水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各种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和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以及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 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水文化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中国古代,“借助神力治水”的意识和做法,如铸铁牛以镇洪水,干旱祈雨拜龙王,为河伯(水神)娶妇以祈求江河安澜,

15、等等,是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积淀为一种颇为流行的文化传统。但在今天科学的角度看,完全属于封建迷信,当然属于落后的水文化。 至于文化价值的转化,比如古代的镇水铁牛、龙王庙等遗物,今日已变成文化遗产,则是另外一个话题,此处不多讨论。 因此,对于水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何为水利文化 “水利”一词是中国所特有的。 翻开中华典籍,会在吕氏春秋中找到“水利”这个词汇。是书慎人在记述舜之事迹时说:“以其徒属掘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冻馁之患。”这是我国古代文献最早出现的“水利”一词。不过,这里所说的“取水利”,是指汲取地下水和捕捞鱼虾等水产品而言,与现在所说的“水利”不是一回事。 真正赋予“水利”一词丰富深刻内涵,至今仍在沿用的,这个“水利”专有名词的发明者当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记述从大禹治水到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堵塞黄河瓠子决口及其后各地大兴开渠灌溉工程等重大史实。司马迁在用较大篇幅动情描述了汉武帝亲临瓠子指挥封堵黄河决口这件大事后,写道:“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自此以后,那些当权的官员们在汉武帝面前争着言说兴修水利之事。司马迁在河渠书的评论部分“太史公曰”中感慨道:“甚哉,水之为利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