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985076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什么是“场面”?事件发生的场合,人物表现的“舞台”,就是场面。例如春节联欢,那联欢的场合、情景,又如劳动场面、战斗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它截取的是事件进行中的横断面。比如,一场足球比赛,有足球场,有比赛的双方,有裁判,有观众。要写比赛的场面,就要把比赛双方的表现,观众的反映都写出来。 场面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发展故事,表达中心思想。对一些记叙文来说,有场面描写和没有场面描写,表达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那么,怎样去描写一个场面呢? 一、要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 场面描写是特定环境中人物活动的描写

2、,而且主要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因此,场面描写重点并不在于周围的环境,而要求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展示人物彼此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就拿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来说,五壮士在完成了掩护任务后,向三面悬崖的莲花瓣,棋盘陀方向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然后相继跳崖,壮烈献身。作者描写的重点,显然不是悬崖深谷,而是五壮士英勇斗争的行动和坚强不屈的声音,充分反映了他们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要分别主次,理清头绪 场面不论大小,往往都是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因此,必须理清头绪,要有主有从,有详有略,有层次、有条理地展开描写。如课文飞夺泸定桥末尾写到“红四团发起总攻”的战斗场面:先写“团长和政

3、委亲自指挥”,接着写在号手们的吹号鼓 舞下,“所以武器一齐开火”,响声“震动山谷”,然后写“二连突击队十二位英雄”如何冲向对岸,最后写“三连战士”怎样铺桥前进。尽管事件比较复杂,但作者主要写了战士们冲锋陷阵的情形,其余的大都三言两语,一笔带过。场面描写切忌一味求多,弄得支离破碎。 三、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任何场面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气氛下展开的,没有特定气氛的场面是不存在的。场面描写,要求通过一定环境中人物活动的描写,表现出特定场合和或喜或悲的气氛。写出场面的气氛,实际上就是写出场面中人的活动和感情。 四、要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一个场面由许多人和事组成,叙述的时候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先对整个

4、场面作概括的描述,然后再写几个有代表性的人或事。这样,既能给人完整的印象,又有具体的感受。 描写场面时,应尽可能做到点面结合,如果平均使用笔墨,那只能罗列现象,平铺直叙,很难将场面写活的。 训练:以食堂进餐或运动会场面进行描写,200 字左右 片段作文训练法(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两大支柱。我常常用这样的一个比喻来形容二者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条腿,这就像一个健全的人一样。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两条腿走路。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难度最大。除了常遭冷遇、受到忽视之外,很多老师笼统训练了不少,而往往收效甚

5、微。因此,长久以来,不少学生的作文水平糟糕得让人失望:错别字常有、离题万里、语句表达含混不清我想,像这种综合性的问题,从老师的角度,在思想重视之后,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妨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去尝试,去各个击破学生的写作难点。无疑,片段作文训练法就很好地适应了这一要求:其目的性单一明确、训练时间短而见效快。当然,一切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的素材,学生才可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东西。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流丰盈,溪流自然活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他还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因此,笔者针对学生的写作现

6、状和生活小环境,提出以下的片段作文训练方法。本训练方法分四个步骤进行,每一个步骤都有一个练习重点,以期在三年之内完成学生的作文训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第一阶段以记叙文的叙述、描写和表达为训练内容,以记叙文综合训练为主。这阶段的训练主要安排在高一两个学期。结合课本的写作教程,可以从以下几个小的方面如手。一、人物描写训练:肖像,心理,言行,神态。如写一个熟悉的人的相貌特征 (老师、朋友、同学、父母等) ;人物在片刻间的语言和动作(内容自选,可以写回答老师问题、受奖、旧友重逢、比赛获奖等);写一件小事表现人物个性(内容自选,要求写出事件的过程,有具体细节)。二、景物描写训练:环境,地理

7、,天象,植被,建筑,花,树木,各种动物等。如描写一处景观,寓情于景(校园景物、城市风光、家中风物等)。三、场面描写训练:社会活动,风俗场面,特殊场面。如写一次活动中的一个片段(升国旗的场面、学校大扫除的场面、学校开大会的场面等)。四、记叙文篇章结构训练:标题,开头,结尾,过渡,段落安排及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抒情。第二阶段:以说明文的各项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同时继续记叙文的训练。这阶段的训练主要安排在高二上学期。结合语文课本的写作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小的方面如手。一、说明方法训练: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二、说明顺序训练: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说明语言训练

8、:生动说明,平实说明。 对于说明文的训练,可以分次重点训练,每次只训练一个方面。如介绍自己家乡的土特产,写 300 字的小短文,注意使用的说明方法不能少于 4 种。本次作文重在训练说明方法。第三阶段以议论文的各项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同时继续巩固记叙文各项训练。分论点专题, 论证方法专题,论据专题, 综合训练专题。这阶段的训练主要集中在高二下学期和高三上学期。结合语文课本的写作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小的方面入手。一、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二、训练中心论点的确立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任何一篇文章只有

9、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 如近墨者黑开篇文章中间结尾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三、对论证结构的训练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较多。首先,让学生了解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还有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明确常用的论证方法: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

10、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同学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四、掌握足够的论据论据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是让文章具有说服力的重要东西,是证明中心论点的必不可少的材料,文章缺乏材料,内容就会抽象空洞,会使议论空泛,没有说服力,指导学生掌握足够的论据,应特别侧重于指导学生学会从语文课本和读本中选用材料。当然选用论据要注意几点: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

11、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当然,议论文写作教学不能仅盯在写作训练上,而要重视学生信息库的建设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作文训练不能只搞单打一的成篇写作训练,而要针对学生写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写作指导要尽量教给学生思维操作方法,使他们真正懂得怎么去写好议论文。第四阶段:以应用文的分解训练和各种文体的整体训练为主。这阶段的训练安排在高三下学期。结合语文课本的写作要求,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日记体、书信体、以上几法,并不是作文训练的

12、所有教法。我们应结合实际不断加以选用、改进,让这种训练和作文的整体训练或其他形式的训练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针对性、整体性、多样性和时效性,从而让写作教学变得丰富多样。1作文专项训练-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目标:写出事件的波澜。要善于抓住事件本身的丰富性与曲折性,再现扣人心弦的生活;要善于借助各种技法,加工故事,让生活引人人胜、波澜起伏。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在绘画与造型史上有一条著名的原理:蛇行线最美。写作亦如此,俗话说的好:“人贵直,文贵曲。”“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写起文章来平铺直叙,就像在平川上看风景一览无余,知头见尾,那就味同嚼蜡,索然无趣了。如范进中举一文,主人公范进向丈人借钱去参加乡

13、试,不仅被拒绝,还遭到奚落。如果范进因此不去乡试也就没有了后来的矛盾冲突,而范进偏偏要去,他觉得不去试一试对不起老师的教诲;范进去乡试如果不中也就罢了,他偏偏中了;中了之后如果从此一帆风顺也就万事大吉,而他偏偏又狂喜得疯了;他如果从此疯癫一生,也就没有续写的必要了,而胡屠户一巴掌下去,他又清醒过来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非一口气读完不可。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呢?可适当运用这些技法:一、悬念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和文章中提出问题,摆出矛盾,设置疑团,以引起读者的关注,使读者产生急于知道结果的念头,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而作者却不把结果告诉读者,让读者的念头悬在那里以吸引读者往下看,在

14、适当的时候,解开悬念,揭示谜底,波澜顿生。如鲁迅的祝福,开头写在鲁镇年终“祝福”的喜庆中,祥林嫂却问“我”: “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 以及祥林嫂第二天突然的死去,都是一个谜团,激发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和愤慨: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从而激发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的方法有:抑制法,即有意识地控制住解开悬念的触发点,使读者期待的心情逐渐加深,最后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叹。大小连环套,即开篇设置一个总悬念,在发展过程中派生各种小悬念,形成大小结合的环扣,一个悬念解决,另一个悬念又产生了,使情节波澜起伏,险象丛生,高潮迭起。间隔法,也就是突然中

15、断读者关心的正在发展的故事情节,转移话题,适当时候再接上原来的情节。设置悬念要注意:制造悬念的目的是有利于事件的展开、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自然合理,不可滥用。制造悬念,要不着痕迹,切合情理,切不可故弄玄虚,否则会弄巧成拙;要适时释“悬”,解开悬念既不能过于匆忙、简单,又不能枝蔓横生,至使读者眼花缭乱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二、误会法:这是作者有意造成人物之间的理解或不理解、信任或不信任的误会,以形成对该人物的有利或不利环境以此展示人物、事物的性质,造成文章的曲折生动。运用误会法有时把底牌交给读者,让读者带着清醒的认识观看因误会而形成的矛盾冲突;有时使读者和误会人物同时误会,直至误会解决才恍然

16、大悟;也可以使读者陷入迷津,产生疑团,在“误”与“不误”之间徘徊。如沈从文的边城,祖父听到大老来给翠翠唱歌,非常高兴,第二天便进城去鼓励大老继续唱歌:“你唱得很好,别人在梦里听着你那个歌,为那个歌带得很远,走了不少的路!你是第一号,是我们地方唱歌的第一号。”谁知唱歌的竟是二老,祖父自己误会了,顿时“脸色那样难看”,文章的情节从而曲折起来。运用误会法注意不要事先有所暗示或表露,要有意给读者造成错觉。三、巧合法:就是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使矛盾骤起或突然得到解决,从而产生文势的起伏曲折。如欧亨利的名作麦琪的礼物,写一对贫苦夫妻,丈夫有一只金表却没有相称的表链;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即没有相配的发卡来装饰。于是圣诞节前,丈夫卖掉金表给妻子买了精美的发卡,而妻子却卖掉长发给丈夫买了金表链。两人同时为对方考虑,各自干出了动人心魄的“壮举”,但是双方的愿望都落空了。作品妙用巧合法,既在意料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