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习题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850617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调节习题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免疫调节习题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免疫调节习题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免疫调节习题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免疫调节习题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调节习题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调节习题幻灯片(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利用归纳巧记忆。,三防线:指的是皮肤和粘膜构成的第一道防线;由体液中杀菌物质构成的第二道防线和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的第三道防线。,三类型:指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和计划免疫 三联系:指有联系的抗原、淋巴细胞和抗体 三非已:指外界侵入的抗原、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 三清除:指抗原对损伤细胞及衰老细胞、死亡细胞和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清除,三器官:指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三个主要的免疫器官,1、第一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的特异性化学基团)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

2、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这种抗原呈递,多数是通过细胞表面的直接相互接触来完成的。,体液免疫,动画,2、第二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 ,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3、 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抗原成为被作用的对象,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例如,抗体与入侵的

3、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等等。,1.体液免疫图解,1、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与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基本相同。,细胞免疫,2. 第二阶段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T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 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

4、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也因失去藏身之所而为抗体消灭。,2.细胞免疫的图解,二、不同免疫失调症的比较和分析,种类,项目,跟踪训练,1.(2008 年四川卷)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免疫学的相关知识。题中、选项均涉及免疫过程,其中、主要涉及特异性免疫过程,而选项主要涉及非特异性免疫过程。骨髓瘤细胞与淋巴细胞的融合与免疫过程无关。 答案 :C,2

5、.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是( ) AT细胞 BB细胞 C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解析: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是B细胞。T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的。效应T细胞来源于T细胞或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 答案 :B,跟踪训练,1.(2009 年浙江卷)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解析:题目中明确阐述“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

6、所以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若为皮肤表层可以看作为有氧呼吸),并且病原体已经侵入细胞内部,所以必须借助细胞免疫的过程使靶细胞裂解。 答案:B,2.(2008 年天津卷)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效应B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效应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解析: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的有关知识。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能消灭存在于体液中的抗原,而宿主细胞中的抗原则需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但细胞免

7、疫并不是在抗原侵入宿主细胞后才发挥作用,而是在抗原进入机体后就开始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中效应细胞的来源有两个: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的途径有三个:抗原经细胞刺激细胞产生;抗原直接刺激细胞产生;抗原刺激记忆细胞产生。体液免疫中,每个效应细胞只能分泌一种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此抗体对其他抗原不起作用。 答案:C,3.(2009 年海南卷)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

8、体的细胞(甲)是_ ;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而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第二次免疫反应,吞噬,抗原决定簇,T细胞,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两种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不同,免疫具有特异性,解析:当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更快地作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它比初次反应更快、产生抗体更多、也更强烈;B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浆细胞(或效应B细

9、胞);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而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两种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不同,免疫具有特异性。 答案:(1)第二次免疫反应 (2)吞噬 抗原决定簇 T细胞 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两种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不同,免疫具有特异性,跟踪训练,1.(2009 年全国卷)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解析:如果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

10、1流感,需能产生抵抗甲型H1N1流感的抗体。若能产生抵抗甲型H1N1流感的抗体,需有和甲型H1N1流感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答案:C,2.(2009 年山东卷)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通过题目中的信息获取相关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题目知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过于强大,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从而使信息传递受阻而引发的。所以直接的治疗方法就是注

11、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阻止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继续遭到破环。 答案:A,3(2010年温州模拟)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C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D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记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解析】 A项中,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但不分泌抗体。C项中,体液免疫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而直接发挥作用,D项中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 【答案】 B,4(2010年青岛质检)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

1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答案】 B,5(2010年临沂模拟)近期在世界各地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该病毒包括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不同的病毒相遇后交换基因,变异为新型的混种病毒,因此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 人体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消灭,高温灭菌措施很难杀灭病毒,因为病毒无细胞结构 被猪流感病毒侵染的人应立即注射抗生素,以抑制病毒的增殖 A B C D,【答案】 A

13、,乙肝病毒是一种约由32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病毒,这种病毒的复制方式比较特殊,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和表示的生理过程在遗传学上分为 、 ,所需的原料是来自 的 虽然乙肝病毒和HIV都能侵染人体,但所寄生的细胞并不相同,乙肝病毒不会寄生在T细胞中这反映了人体内的不同细胞在 方面存在差异 乙肝和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相同那么,下列各项中最可能引起乙肝传染的是 A共用一个抽水马桶 B共用一套洁牙器械 C共用一套桌椅 D共同在一个餐厅用餐 目前,人们已可以通过疫苗有效预防乙肝,但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则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后者 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基本做法是 ,遗传信息的转录,逆转录

14、,寄主细胞(或者人肝细胞),核苷酸,结构,B,病毒变异的频率很高,将病毒的DNA片段导入微生物细胞中并使其表达,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为_细胞,为_细胞。 (2)与在功能上的区别是_ ,由分化为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_。 (4)过程表示_,过程表示_。,T,B,可以分泌抗体而不能,mRNA,合成蛋白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将抗原传递给,病菌(抗原)直接刺激,解析:本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合成分泌分泌蛋白的过程

15、,及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由图可推知为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再推知为B细胞和为T细胞,在准确推断细胞类型的基础上,判断细胞间功能的区别,并推出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mRNA。图中还表示了病菌(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的过程。 答案:(1)T B (2)可以分泌抗体而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质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 (4)将抗原传递给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点睛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热点训练,(2008 年北京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