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心理健康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82326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与心理健康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书法与心理健康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书法与心理健康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书法与心理健康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书法与心理健康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与心理健康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与心理健康幻灯片(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 业 锋 四川省特级教师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中学高级教师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西昌学院副教授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http:/ 谌业锋主页 http:/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电话:18981539788 E-mail:,1,书法与心理健康,2,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一、中国书法教育的反思 二、学习书法的好处 三、有关书法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四、书法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3,书法与心理健康,一、中国书法教育的反思,(一)中国书法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书法是写

2、字课的最佳模式。 (三)中国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应该是中国书法在现代教育中的落脚点。 (四)中国书法作为德育教学的新渠道值得探索。,4,(一)中国书法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 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5,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 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 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 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

3、,对民族精神的彰显。,6,书法是以表现书家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形式美意识为主的创造活动,因而它自觉的流淌出现实生活中人的本质,成为其思维、性格、气质、品德、意志、情感、理想等精神因素的物化形态,特别是它集中了千百年数不胜数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智慧。,7,书法之所以能够超越实用的局限而成为一门艺术,是由于汉字的构成特点及其书写工具和载体等因素决定的。 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这简单而抽象的线条如何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呢? 毛笔的使用是首要因素。,8,汉字史上,起源

4、最久远的成字工具是契刀和毛笔,但使用时间最长的书写工具是毛笔。 毛笔的特性是软,“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当然,此“软”指弹性而言,非软弱之意。随着遣毫之时的提、按、顿、挫、疾、徐、迅、缓,产生出极尽变化的线条造型,分割出大小兼存的块面,营造出别有洞天的艺术世界。,9,中国书法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之独响,并且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更重要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10,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

5、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笔画间的映带之势,顾盼之姿,在注重个体存在的同时,兼顾补充其它的功用。,11,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12,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的章法也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可见,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彼此渲染,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13,14,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语属于词根语,汉字具有字本位这一根源特质,其中蕴涵

6、的整体主义、本质主义维系着中华文化的命脉,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字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催生了我们独特的灵动的气韵、风骨、写实、写意、言志、抒怀、寄托等艺术审美观念; 而这一切,不仅仅是一个硬笔画出的符号所能够传达的。,15,16,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独有的艺术,仅就这一点,从民族精神传承的角度,书法课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17,(二)中国书法是写字课的最佳模式。,中国书法特指软笔书法,实验证明,软笔书法在写字练习中更为有效,这一点早已被社会所公认。 软笔书法教学往往从楷书入手,将单字每一个笔画的提按使转的逐级分解,由笔法、笔画、结构、章法

7、逐级深入,学生在练习中更能体会汉字的风韵,把握书写的力度。,18,有浩瀚的书法论著与完整的理论体系作支撑,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容易驾驭。 中国书法中对美学的提炼与概括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特别是对形成中国传统的和谐审美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三)中国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应该是中国书法在现代教育中的落脚点。,1. 书法的教化功能不是万能的,然而却是非常宝贵不可代替的。 从一点一画开始,学习书法的活动本身就是对急功近利的浮躁、骄奢淫逸的欲望的一种强有力的抗拒。,20,当学生真正沉浸在学习书法的快乐中时,其他的欲望就会隐去,甚至退出。 “书为心画”,练字即练心,学书是一种“修炼”的过程,一种培养

8、持久耐力和积极向上精神的过程。 恒心、耐心、积极向上,对一门高尚艺术保有兴趣和见识是日后成为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品质。,21,2. 中国书法对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早已成为公认的事实。,书法与心理学之结合最初源自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艺术心理学尝试用心理学原理阐释艺术作品之创作原理与隐含意义,帮助人们更好地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同时也涉及艺术创作与人的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22,随着心理学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在追求心理学本土化过程中,许多心理学家开始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中国古老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心理学思想,其中就包括被称为中国文化精粹的书法艺术。,23,书法艺术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香港大

9、学心理学系教授高尚仁所著的书法艺术心理学,这本著作运用心理学原理探讨了书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为书法与心理学研究的结合作了富有意义的尝试。 书法是三维操作过程,在练习书法时,人的呼吸、血压、心跳都会发生变化。,24,由于书法具有调节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激活认知,加强知觉敏感性等作用,健康人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对于掌握局面做出正确判断很有帮助。 在心理治疗中,书法可用于多动症儿童、精神病人、孤独症、老年痴呆等。例如,以直线几何形为主的隶书、楷书有改善认知的功能,以曲线整体为主的行书、草书在情绪调节方面功能更强。,25,书法书写由于种种知觉上、注意上、思维和情绪活动上的全面动态和积极微活

10、作用,使得书写者在毛笔书写过程中,产生了高度的注意,思维敏捷,反应加快和认知能量增强等正面的效果。 因此书法在教育中不仅仅是写好字,学习书法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26,(四)中国书法作为德育教学的新渠道值得探索。,道德教育不是一个可以离开其他活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不要把道德从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道德不是区分于社会现象中其他现象的特殊现象,不能限定道德的空间范围,道德渗透在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作为教育者应该研究的问题是,为德育寻找合适的载体和落脚点。,27,书法创作活动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看待人间万象,正确认识自我的及好途径。书法创作遵循的法则

11、近似儒家的“中庸”学说。 在书法艺术的用笔、结构、布局等每个层面中,都含有许多矛盾而又统一的艺术技巧,如点画的肥瘦、粗细、长短、方圆、干湿等;在运笔上的缓急、轻重、转折、偏正、藏露等;在结构和布局上的大小、斜正、向背、疏密、虚实等。,28,每种技巧的本身,无非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在互为相反的两个极端之间进行调节而取其适宜的行为,即“度”的把握,这足以让我们每个人学一辈子。 在同一层次的各种技巧之间,又有着互为协调合作的行为。,29,以墨的“干湿”为例,过干(不及)和过湿(过)都有损于书作之美,所以必须根据笔墨的运行“几微要妙,临时从宜”在干与湿之间寻求最佳点,但这决不等同于平均、折中主义。

12、风格的掌握要适度,否则,物极必反。如豪放的反面是粗野;飘逸的反面是散漫;刚健的反面是僵硬;宽博的反面是松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30,在点画用笔上,必须平直与姿态兼而有之;在结构上,必须整齐中有参差;在布局上,必须力求平正与险绝的和谐统一。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书艺的进步,定能与潜移默化中感悟个中道理。如是,狂妄者,将会变得持重;拘谨畏缩者,将会变得开朗大方;粗心大意者,将会变得耐心、细致。现代社会竞争烈、压力大、节奏快,急需此“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弹功”。,31,二、学习书法的好处,我们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

13、的一门艺术,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32,1. 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学习书法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艺术素养,形成书法特长及爱好;写字是小学生的基本技能,写的比一般同学好,容易获得老师的青睐和在班集体的威信,使少儿增加自信心。,33,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书法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34,2.

14、 促进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书法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对字帖的观察与分析,对书写过程的思考与领悟,对书法习作的评价与反思,将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书写毛笔字能够促进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运用毛笔进行书写,可视为一种操作过程。,35,在这种操作过程中,神经要进行不断地传导,手的操作感觉被及时传递到大脑,大脑的思维活动不断地发出指令,纠正改善着操作过程。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学会了合乎逻辑的积极思考,因此书写毛笔字能够促进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36,3. 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许多家长都觉得的孩子特别调皮,静不下来,不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学习书法能使学生提高专注力,因为学习书法

15、需要脑、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养成专心致志学习习惯。,37,4. 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书法的练习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专注、写好每一个字,都需要大脑指挥手和眼睛配合完成,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 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获得同时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无数事例证实,学习过书法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38,5. 提高人的整体能力,我们假定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学历、经历,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练过书法,另一位没有练过书法。很可能,前者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视野和境界,都高于后者,他能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

16、事物,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周围学习书法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书法写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39,三、有关书法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通过书写来表现人类情感意象的抽象艺术。它巧妙地用线条艺术表现出来以感染欣赏者;书法要注意墨色浓、淡、湿等的运用,书法要用物理的力学原理使正书的重心平稳,要按数学的比例关系把字写得比例协调和谐匀称等等。,40,1. 有关论述,中国的书论里面充满了大量的有关书法与个体心理发展关系的论述,其中有关书法练习可以疏导情绪、缓解焦虑的功用更是被广泛地提及。 如周星莲在临池管见里说:“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烦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到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这在很大程度上蕴含着书法可以进行心理调节的思想。,41,我国当前研究书法理论和实践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就是书法与心理的关系非常密切。书法是一门艺术,因此,它与其他艺术必有一定的共性,在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