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zxls)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89760348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zxls)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zxls)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zxls)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zxls)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zxls)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zxl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zxls)(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一),一、隋朝,政治篇,1、隋的建立与统一(581年,589年),2、隋朝大运河(12345),3、隋的灭亡(原因、经过),二、唐朝,1、唐朝建立,2、“贞观之治”,3、武则天的统治,4、“开元盛世”,5、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四、北宋 1、北宋的建立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3、重文轻武政策 五、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辽与北宋的和战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一),政治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六、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

2、、金灭辽及北宋 3、南宋的偏安 七、元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灭西夏与金 3、元的建立与统一 4、行省制度 5、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台湾、西藏),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一),政治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八、明朝 1、明的建立 2、朱元璋强化皇权 3、明朝的灭亡 九、清朝前期 1、后金的建立及清军入关 2、清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台湾、西藏、新疆) 3、君主专制强化(军机处的设立),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一),政治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一、隋朝 隋文帝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作用: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

3、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唐朝 三位皇帝发展经济的措施(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1、农业: (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2)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3)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4)重视兴修水利,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二),经济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2、手工业: (1)丝织业:蜀锦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三、两宋 1、经济重心南移: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

4、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2)经济重心南移的经过: 魏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唐代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二),经济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2、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2)手工业: 丝织业: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业兴起;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

5、,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3)商业: 城市的繁荣:开封和杭州。早市、夜市;对外贸易兴盛: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的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设市舶司加以管理;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交子”。,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二),经济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四、元朝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6、五、明朝 1、农业: 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成为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3、商业: 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二),经济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六、清朝 (一)农业 1、背景: 清朝前期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治理水利;(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

7、物。 3、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4、影响: (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2)促进了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3)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二)手工业 (1)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二),经济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三)商业 1、条件 (1)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2)陆路和水运发达。 2、表现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

8、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和徽商。 (四)人口的增长 1、原因: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2、影响: (1)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2)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二),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经济篇,科举制 1、隋朝(诞生) (1)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2)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

9、举制的正式确立。 2、唐朝(完善) (1)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2)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 3、北宋(发展)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4、明朝(没落) 八股取士 影响:隋唐时期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人才,有利于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参政;宋朝改进和发展了科举制,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三),文化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一、唐朝 1、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 2、书法:颜真卿 、欧阳询 3、绘画: 阎立本 、吴道

10、子 二、宋元 1、市民生活:瓦子、勾栏 、节日 2、戏剧:杂剧 3、宋词: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4、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 5、科技:活字印刷术 (毕昇 );指南针 ;火药 。,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三),文化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三、明朝 1、科技名著:李时珍 本草纲目;宋应星 天工开物 ;徐光启 农政全书 。 2、建筑:明长城和北京城 3、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4、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四、清朝 1、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2、文学:红楼梦 3、昆曲与京剧,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三),文

11、化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一、唐朝(开明的民族关系) 唐蕃和亲 ;“天可汗” 二、两宋 1、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元朝 蒙古灭西夏与金;元灭南宋及统一全国。 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澎湖巡检司 );对西藏和管辖(宣政院 )。 四、明朝(抗清斗争) 五、清朝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台湾、西藏、新疆),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四),民族关系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一、唐朝(开放的对外关系) 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 二、宋朝 海外贸易兴盛。 三、元朝 发达的中外交通 。 四、明朝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 五、清朝前期 闭关锁国政策。,七

12、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五),对外关系篇,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1、原因: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2)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3)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经过: (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又不准“片帆出海”。 (2)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3)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东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影响: (1)积极影响: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2)消极影响: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认识: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国家才有富强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