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培训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89760344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培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制度与流程,(一)目的与范围: 目的:为了规范我院手术、麻醉、介入、腔镜等高风险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加强高风险诊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 授权范围:包括所有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无操作权的个人,不得从事诊疗操作。,一、制度与流程,(二)动态管理: 医务科负责对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监管,对操作人员授权实施动态管理。 1、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人员必须经授权后方能有资格准人,资格认定后,未予授权的人员不得开展相应操作。 2、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医疗技术授权考评小组,负责对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人员的授权考核工作。 3、医务科收集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

2、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4、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5、所有资格评价资料都应当是可信任的,是书面的、详细的,并能随时可查。,6、高风险诊疗技术实行追踪管理,开展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科室自项目开展日起,每年对高风险诊疗技术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务科备案。 7、每两年复评一次,当出现下列情况,医院将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 (1)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一、制

3、度与流程,审批流程 1、医疗技术授权流程 2、医疗技术管理流程,二、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1、经皮动脉置管术 2、各种途径的中央静脉置管术 3、心律转复除颤术 4、气管内插管术 5、胸腔闭式引流术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7、三腔管气囊填塞术 8、心包穿刺术 9、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 10、腹膜置管透析术 11、机械通气 12、持续动静脉血滤和透析 13、临时起搏器安置术,四、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情况,已取得成绩: 1、制度、流程均建立,授权、管理相关基础工作已开展。 2、通过三乙复评,对制度、目录等初步进行了修订,趋于完整、合理。 3、医院对医疗技术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已大幅提高。 存在问题:

4、1、管理起步晚,进度慢。 2、管理理念落后,运行的制度及目录存在较大缺陷。 3、职能科室监管力度不够,无奖惩。 4、高风险诊疗技术动态管理更新不及时。 5、医疗技术授权考评小组未开展具体授权工作。 6、职能科室与临床科室配合不足。 7、临床科室执行较差,管理资料欠缺。,五、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的建立,(一)高风险目录建立参照标准: 1、原卫生部规定的二、三类医疗技术 2、三级以上内镜技术 3、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入、综合介入、神经血管介入技术 4、重要部位或具有高难度、高危险易导致并发症的穿刺技术 5、三级以上手术 6、某些高难度、高危险易导致并发症的麻醉技术 7、某些高难度、高危险易导致并发症的检查技术,五、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的建立,(二)、目录建立流程 1、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结合科室实际情况提供本科室、本专业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及相关考评、复评标准,上报医务科。 2、医务科组织医疗技术授权考评小组评定,确定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及各技术考评、复评标准。 3、形成院发文件,下发科室,科室按要求进行人员操作权限申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