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炼字精品模板.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57280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炼字精品模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古诗词炼字精品模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古诗词炼字精品模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古诗词炼字精品模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古诗词炼字精品模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炼字精品模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炼字精品模板.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鉴赏诗歌语言 炼字篇,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题型分析,设置问题形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

2、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这样写答案,格式: 1、该词有的含义,或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 2、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或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答题示例: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炼字篇,

3、答:同意。 1、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2、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3、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炼字篇,9,你敢试试么?,题目:该诗第二句中的“挂”字用得很传神,请说出它的妙处。 答案:1、“挂”字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化动为静。 2、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和远看时的特有形态。3、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喜爱之情。(没有结构上的作用,不用答),10,题目:本诗最后一句的“空”字历来被评论家称道,请你说说它妙在哪里。,答案:1、“空”:徒自。2、写出芳花自落

4、、小鸟鸣叫无人欣赏的情景。3、表达了作者的伤感和浓浓的惜春之情。 (没有修辞手法,没有前后照应,不用回答),(08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描写景象) 。

5、 2、这个想象、比喻(明手法)非常生动、新奇,由愁绪之网到雨丝之网。 3、“网”把诗人的愁绪具体化、形象化(结合情感点明作用)。,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一、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炼字篇 之,必杀技一,归纳综合,例1: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例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怨”字明显用了拟人

6、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炼字篇之,二、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例1: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例2: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细致。,炼字篇之,必杀技二,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

7、”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炼字篇,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己,唐朝和尚,善诗 。齐己早年曾 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 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一,推敲字词,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作者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一,炼字篇,三.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炼字篇之,必杀技三,一剪梅 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 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筝调, 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1、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2、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3、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

9、了芭蕉。”,炼字篇,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能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柄权,却忌孤高不主张。 诗歌是如何紧扣“落”字来写梅花的?请以颔联和颈联为例作简要分析。,刘克庄(11871269)号后村居士。 南宋诗人,江湖派重要作家。有后村居士大全集。,答案:用动词“飘”“坠”“点”“粘”等逼真地写出了梅花飘然而落的动态; 用飘落数量的多(“多莫数”)和落的很惨(“乱点莓台”“ 迁客来过岭”“骚人去赴湘”)来写落梅飘零的遭遇之惨。,1、炼动词,2012、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

10、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夏灵武县),(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 (1分) 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1分) “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 (1分)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 (1分),2、炼形容词,2012辽宁卷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

11、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5分),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6分),高俊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 (1分)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1分)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1分) “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2分),3、炼动词+形容词,、四川卷 2012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

12、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 首,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软”字以触觉写视觉, (1分)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1分)“涌”字运用比拟手法, (1分)形象地描绘出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化静为动,赋予画面以动态之感,增添情趣 (1分),2008【全国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

13、,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 :字邠老,黄州 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1)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拳”和“退”.(1分)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1分)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1分)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1分),4、炼色彩词,2008年【上海卷】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

14、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5、炼叠词,2010年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答

15、 “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1分)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 (1分) 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1分),6、炼数量词,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诗中第二句连用了三个“一”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三个“一”字连用,极言诗人饮酒之多。 (1分)诗人一杯又一杯地喝酒,让人仿佛看到了他和幽人开怀痛饮的情景, (1分)表达了诗人与幽人对酌时,无限的豪情快意。 (1分),7、炼副词,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8、“忽”字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作者用一“忽”字,忽然,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1分)“杨柳色”使她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1分) “忽”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1分),8、炼句子,2012、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信息化/信息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