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56010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杨桃》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画杨桃》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杨桃》教学设计与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读语言文字 渗透思想教育画杨桃一文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荆州市 刘国林情景说明画杨桃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新教材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的道理,让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说明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本课教学,达到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句子之间联系、理解课文内容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重点让学生弄清“我”画杨桃为什么受到同学的讥笑,而得到老师的肯定,突破体会老师最后那段话的意思这一难点,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教学过程一、 设境质疑,导入新课。1、CAI出示录相片断。录

2、相片断的大意是: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盛产一种水果杨桃,一年内开花数次,从夏至秋相继不绝,秋冬果熟,杨桃上市,人们争相品尝。其中有杨桃不同角度的特写镜头。2、导言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画面上的这种水果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过渡: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好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找一找问题的答案,用笔勾画出课文中你认为最值得琢磨的地方。2、说说自己

3、读懂了哪些地方(根据学生所谈,教师适当点拔,引导学习相关词语,读读有关章节等。)三、 品词析句,逐层理解。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师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从正面、侧面等方向下位仔细观察,体会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1) 、CAI出示句子,指名读,引导学生体会我怎样画杨桃。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2) 、CAI出示:引导读句品词,理解“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就是仔细观察,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指导读好第2句话。请同学们说说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我一边看,一边画。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3)、师相机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父亲话的含义。师

4、述:刚才我们同学们都说到了作者画杨桃的事情,的确作者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认真画的,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父亲的的话。生回答后,师CAI出示父亲的话。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A、指名朗读这段文字后,请同学以自己的一件实物为例来谈谈对“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理解。B、同桌讨论理解“想当然,画走了样”。C、生汇报后师强化认识:是圆的就_,是方的就_,不要把圆的画成_,也不要把方的画成_,否则就是_(师述生补)。D、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相互评评,最后齐读(要读出长辈教育自己的口气,读出父亲的严肃认真、语重心

5、长)。过渡:我把父亲的话牢记在心,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换来的是什么呢?我们继续研读下面的课文。2、请同学们默读217自然段,分小组讨论(CAI出示讨论题)。自学讨论:1、老师和同学之间有几次对话?用笔作上记号。2、老师的态度和同学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是从哪里悟出来的?3、同学们知不知道自己错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上“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同学们心情的变化。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讨论汇报:通过讨论,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汇报时可以是个人的看法,也可以是小组讨论的综合意见。在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时,教师适时用CAI出示以下内容,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

6、,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一句中“审视”怎样理解?换成“注视”、“看”行不行?为什么?“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老师神情变得严肃的原因是: 1)、凭想当然说我画得不像,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了。 ( ) 2)、同学们讥笑我的话使老师很生气。 ( ) 3)、老师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 ) 不像! 不像像五角星! 像五角星!指导朗读对话,分角色读,男女生读,小组读,读出同学从嘲笑到讥笑再到懊悔的心情变化和老师从慎重到严肃再到和颜悦色的态度变化。过渡:是啊!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

7、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东西_(生接着说: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老师并没有批评讥笑我的那些同学,而是这样和颜悦色地对同学们说的。说得多好啊!3、 CAI出示第18自然段,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引导研读:1)、老师说了几句话?讲了几层意思?(老师说了4句话,讲了两个方面意思:前两句用画杨桃的例子说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侧重于观察分析;后两句告诉我们画画时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侧重于怎么做。)2)、综合两层意思,说说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学生先归纳,老师再帮助提炼。3)、“是什么样”和“画成什么样”实际含着的意

8、思是什么?4)、老师说这段话,你听了之后,懂得了什么?(同学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不要急于可否,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教师接着引导: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老师教育某些同学想当然地发笑,实际上就是教育这些同学看待事情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老师肯定我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实际是在肯定我有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老师这段话实际上也是教育我们干什么事都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朗读、背诵这段话。读好最后一句话。四、 深化理解,总结全文。1、过渡:同学们说得好,读得也很好,老师教育我的话和父亲教育我的话是多么相似,时时回响在我的耳畔。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自然段。2、理解“相似”的意思。弄清老

9、师的话和父亲的话相似的地方。3、CAI出示关于作者的资料,指名读后请学生谈体会。岑桑,生于1926年,笔名岑桑、端木桥,广东顺德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50年参加工作,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是从小时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在文学上我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几行脚印,那些浅浅的脚印为时间

10、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将不留半点痕迹了。”4、总结。同学们谈得很好。作者就是在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最终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课前的疑惑都弄懂了吗?(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很好!同学们认真读书,相互合作,弄懂了自己想弄明白的问题,也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知道了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物体,它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树立自信心,对自己的实力有符合实际的估计,同时,要有眼见为实的科学态度,不能盲目,也不可人云亦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才能获取一生有用的东西。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父亲和老师教育我的话,让它也使我们一生受用(CAI出示父亲

11、和老师的话)。附板书设计: 父亲 严肃认真 语重心长 我 认认真真地看 老老实实地画 从实际出发11、画杨桃 同学 嘈笑 讥笑 懊悔 实事求是 老师 慎重 严肃 和颜悦色教学反思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组课文中的画杨桃一文,就是体现邓小平思想,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的好素材。邓小平思想的核心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执教的画杨桃正是这一光辉思想的典型、生动具体的例证。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12、因此,笔者把握教学主线,紧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练读课文,做到了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机结合。第一:把思想教育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全过程。这篇课文以父亲“经常”“叮嘱”我的话起笔,以图画老师对同学们和颜悦色的教诲落笔,按照顺逆的方法安排情节,文章起伏波澜,感染力强,可信度高。全文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父亲叮嘱我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否则会产生脱离实际、不实事求是的结果。我牢记父亲的话,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宗旨,“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自己画得很准确”。当同学“想当然”地认为我画得不对时,老师并没急于作答,而是

13、“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的外形,最后批评同学“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并教育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其意思也是要我们从小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笔者顺着这条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态度由模糊到认同,最后在学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实事求是”态度的道理。第二:把思想教育熔于品词析句之中。在语言文字训练中,笔者在引导学生品味用词妙处的同时,还注重体会词句中蕴含的思想道理,借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在体会我是怎样画杨桃时,笔者用CAI出示了两个句子“我一边看,一

14、边画。”“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第一句中用了一组关联词“一边一边”,将“看”和“画”这两个动词串连起来,写出了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第二句用了“认认真真”和“老老实实”这两个表示程度的修饰词,不仅写出了我画杨桃时的样子,而且描绘出了我画杨桃时专心的程度。让学生在比较读中体会出我严谨、诚实的态度和我实事求是的精神,生怕画“走了样”,画变了形,让学生从品和读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再如,当同学笑我杨桃画得不对时,“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作者这里为什么用“审视”而不用“看”和“注视”呢?课中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后得知:“审视”在这里是集中注意力去看,并且边看边比较,桌上的杨桃是怎样的形状,与平时看到的杨桃是不是一样。说明老师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对同学提出的质疑从实际出发加以观察判断,并非人云亦云,“想当然”。加上老师“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的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从实际出发”,学生就在这品词读句中,感悟到做任何事都要相信自己,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三:把思想教育置于实践活动之中。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生学习语言,接受思想教育,要让他们在亲自体验下,得出他们的认识,再由这个认识去指导他们的实践。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设境让学生亲身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信息化/信息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