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珠岙村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53143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嘉县珠岙村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永嘉县珠岙村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永嘉县珠岙村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永嘉县珠岙村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嘉县珠岙村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嘉县珠岙村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乡镇企业毕业论文 永嘉县珠岙村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摘要 党的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集结号,冰封已久的大地在和煦的春风中融化,禁锢思想的闸门在观念更新中打开,中国农村踏上了改革、创新、发展的征程。探寻各地名村发展的历程,无不与特色二字有关。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长处,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国的广大村庄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选择了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并创造了一个个特色小村庄的传奇。珠岙村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围绕着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明主的战略构想,在特色村居的建设实践中取得可喜的成绩

2、。本文以我村特色农村建设的实践为基础,以求与大家分享特色农村建设的思考,以求共勉。关键词 特色新农村建设 和谐农村浙江省永嘉县珠岙村,位于永嘉县瓯北镇中西北部,后面靠山前倚104国道,面积仅 0.3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600多人,其中党员50人。30多年来,在老书记李景聪的带领下,村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目前,珠岙存拥有300多家企业,主要产品是童装业,2009年产值达到 1 亿200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 12000元 ,居温州农村之首。成为名副其实温州童装第一村。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体会最深的就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实事求是,走温州农村特色之路;坚持改革开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与时俱进

3、,走科学发展之路。最近几年来,珠岙村干部群众在上级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全力开展特色新农村的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一、狠抓党建基础,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的作用在特色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认真坚持上级有关党建指示的精神和党的业务知识,坚持明主生活会制度,每月召开至少一次党员碰头会,使党支部真正成为特色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和火车头的作用,团结村两委班子,以身作则,遵纪守法,真正拧成一股绳。面对党员的老龄化,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我们党支部经过培养,考察,注重吸收群众中有文化,懂法律,年轻,身体健康,有爱心,集体事业心强的青年加入党组织,增添党的新鲜血液,使我们的党永葆年轻,活力无限。我村的特色新农村建

4、设实践表明,特色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而这个核心就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要在实践中注重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动员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特色新农村建设活动。二、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1)村庄环境整治以前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多,民工的卫生意识不强,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的治理。每当春节过后,大量的民工涌入珠岙,到处是生活垃圾,村容村貌不容乐观。为此我们雇佣了3位长期的清洁工,每天坚持清运垃圾,同时利用计生协会的成员宣传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去年年底,建起了一座生态环保型的垃圾处理场,及时地清除垃圾,给村民一个温馨清洁的生活空间。(2)大力发展村内道路网的建设村村通公

5、交,是交通的便利也是交通的宗旨,也是老百姓的心愿。由于珠岙村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前没有公交车经过。为此村两委在集体资金欠缺的情况下,首先考虑村民的利益,采用村民集资企业赞助等方式,投入资金 200多万元, 近几年先后建成了7条水泥路,并安装了路灯,成功开通了村际公交,满足了村民坐车及开车的要求,塞车现象基本没有了。(3)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全民健身关系到每个村民的身心健康。由于体育场地设施缺乏,老百姓想去锻炼唯一的办法就是爬山。为此,我们投入一部分资金改建了健身场地,满足群众晨练的需求,购买了健身器材,乒乓桌供村民免费使用。组建了一支能拉出去表演妇女健身腰鼓队,太极队等等。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6、大家无不拍手叫好。(4)自来水供水管道改建饮水用水问题关系到农村百姓的切身利益。这几年我们珠岙村童装业发展迅速,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进入,加大了用水量。以前的供水管道由于年久失修,水管老化,管径细小,管道材质差,渗漏严重,很多年以前铺设的自来水管网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供需矛盾异常突出,村两委急群众所急,为群众着想,通过精打细算分期付款腾出资金120多万元,全面改建了村自来水网络,为人民群众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明生工程。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表明,只有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色农村建设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我们必须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事务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主

7、要的突破口。三、以工业反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珠岙的童装产业有着悠远的历史,早在八十年代,乘着改革的东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妇女发挥了她的潜能,开始了家庭作坊式的童装生产。从此一发不可收,家家户户都开始生产四季童装,款式新颖,做工精细。珠岙童装从作坊式迈进了公司式,名扬国内外,出现象红黄蓝这样的众多知名品牌。工业的发展,大大冲击了农民的头脑,大家都产生了弃农从商的念头。摆在村两委面前又是一道难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可不能让农田抛荒。为此,我们采取积极措施宣传到位,发放支农补贴,鼓励外来居住在珠岙的本县农民发展时令蔬菜,帮助农民清理河道、水浃、解决外来农民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本村增加收入也能安居乐

8、业。农村要发展,农业很重要。我们村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调整农业结构,使工业农业能够共同协调发展。四、加强治理,促精神文明在特色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村坚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提倡移风移俗,履行依法生育,提高全村村民整体素质。(1)环境卫生。重点治理使街头巷尾保持清洁卫生。(2)禁毒工作,一年四次尿检,有专人帮教。严格控制毒品蔓延。(3)社会治安方面,已建造治安警务室2处,已购七座面包车,2辆二轮摩托车,重要路段都安装了电脑监控,配备了12名专职训练有素护村队员,整夜值班巡逻,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登记管理,并于出租房签订责任书。辛勤付出,换了一方的平安。(4)计划生育方面。我们村

9、成立了计生协会,而且每位党员都有结对对象,及时的掌握计生信息,配备专职的计生服务员,通过努力,各项指标均属县领先水平。(5)工业平安建设。我们村特别招聘了一名大学生作为安全监督员,隔三差五地挨家挨户进行安全生产宣传。300多家企业都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每个季度村两委都配合镇安检站出动检查,发现问题,存在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企业人身,财产安全,加快企业更快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村的特色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特色新农村建设要在抓好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协调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特别要抓好精神文化,乡风文明的建设,这是特色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和谐农村重要基础。只有全民整体素质提高了,我们村的童装业才会更加蓬勃发展,才会更加显示出我村之特色。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