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说课反思.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53064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杏儿说课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杏儿说课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杏儿说课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杏儿说课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杏儿说课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杏儿说课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杏儿说课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七册:杏儿熟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杏儿熟了是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气和他的小伙伴来偷摘杏儿。淳朴善良的奶奶不仅没有责怪他们,还把杏儿打下来分给他们吃。奶奶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愉快和喜悦。文章赞颂了奶奶淳朴、善良的品格和美好的心灵。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浅显易懂,写得形象、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 知识目标:能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深入感知课文的内容。2. 能力目标:以读感悟,理解句子“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感受奶奶善良宽厚的品格。3. 情感目标:有感

2、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奶奶深深的思念之情,懂得与人分享。4.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感受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三、我对教材内容的把握: 课文先写了杏儿的多和好,再通过一件事来反映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最后写了我在奶奶的影响下,懂得了与人分享的道理。表面上以杏儿熟了为线索,其实课文最想反映的是奶奶这一人物的品格。奶奶是全文的中心,读懂了奶奶这一人物,课文的内容也就全掌握了。我分析了课文后发现,奶奶的宽厚善良都能融入到一个“笑”字中。在第一段中有一个“奶奶忍不住笑了”,第二段中有一个“奶奶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抓住这两个笑,就能学懂第一段中奶奶因杏儿多而笑,因孙子的天

3、真而笑;也能学懂第二段中奶奶面对小淘气他们这些小馋猫露出了宽容的微笑。但第三个笑,课文中没有写。第三大段中有没有笑呢?有,虽然奶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孙子的行为足以让奶奶又一次露出微笑,怎么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笑呢?我就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下小作者想对奶奶说的话,如果奶奶听到这些话,看到小孙孙的行为,不是就笑了吗?再来看这三个笑,一个比一个深入,一个比一个有价值,从笑杏儿多的人都能做到的笑,到体现奶奶品格的宽厚的笑,最后是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意味深长的看不到的笑。读懂了这三个笑,学生的理解层层推进了。鉴于我对课文的这一分析,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就紧紧抓住奶奶的“笑”来贯穿整个教学流

4、程,让学生读懂全文内容。四、教学设计理念: 理念一,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今天的这一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一价值观。如何让学生懂得这一句话内在的含义,首先就得理解奶奶对待小伙伴们的态度,懂得奶奶在把果子分给大家吃时的快乐,懂得奶奶这样做让大家都得到了快乐。学生懂得了的基础上,再来感受这一份快乐,让学生体验打杏儿时的不容易但快乐的感觉;让学生想像小伙伴吃杏儿的快乐场面。通过这样的课堂感受,我想学生才会真正懂得 “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一道理,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理念二,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

5、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要注重读,读的魅力大家都深深感受过。课文的第58自然段为学习重点,要抓住“我”和奶奶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不同的态度。可以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我”和奶奶的态度的语句,抓住描写奶奶动作的、神态、语言的词语。从“我没好气”、“心理不高兴了,暗暗怪奶奶偏向他们”体会到“我”对小伙伴的埋怨、责怪,以及对奶奶的不满。从奶奶的动作“走”、“扶”、“揉”、“回过头来说”、“嘴角又挂上了微笑”等体会到奶奶的亲切、关爱。通过“我”和奶奶的态度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奶奶这位淳朴老人的善良、慈爱。 理念三,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独特的、个性化的、多元化的

6、理解。这一课的内容似乎都有一个标准的理解尺度,怎么样才能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呢?在读写奶奶颤颤巍巍打杏儿这一句时,一般我们的理解都是应该读出奶奶打杏儿的艰难。但仔细一想,这一句话还能不能体现出其他的感受呢?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结果我想学生不但会看到了奶奶颤颤巍巍打杏儿的情景,还会看到杏儿一个接一个落下来的情景,看到旁边小伙伴们欢快的情景。这些独特的体验,不是比一个标准的理解尺度更珍贵吗?把看到的情景融入到朗读中去,学生会读得更有滋有味。五、说说教法学法:“教有多法,但无定法”。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本课时的目标要求,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从

7、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学”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会学,在读读、想想、写写中调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六、说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图片揭趣。 这一部分是课堂的开始,我努力创设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以读为本”,初步感知课文。无论教改改到何处,放弃了朗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揭示课题后就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全文内容。 三)抓住奶奶的第一笑,理解写杏儿多的句子。 四)抓住奶奶的第二笑,感受奶奶的品格,理解重点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8、”。 五)抓住杏儿笑了和奶奶的第三笑,感受“我”的懂事、成长。汉南小学 吕辉菊杏儿熟了教学反思杏儿熟了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气和几个小伙伴来“偷”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我从中受到教育,每年杏儿熟后都给乡亲们送杏儿的事。奶微笑的与众不同之处,体会出奶奶笑声中饱含的宽容,笑声中饱含的幸福,从而实实在在地感受奶奶微笑地独特魅力。要读懂这篇文章并不难,难的是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来感悟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喜悦。感是感性的认识,悟是理性的思考。悟由心加吾组成,古人云:“心之官则思。”也有人说,悟从左往右看是思考

9、的我,从右往左看是我的思考。由此可见,悟性乃是思考与独创的本性,非思考不能有悟,非独创不能算悟。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主动悟。因此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然后让他们说说他们最喜欢文中的谁,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接下来我再让学生读课文,这次的要求则是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及关于奶奶行动、神态、语言的句子。接着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想象一下当时奶奶的动作,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通过这一步骤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奶奶的慈祥和善良。通过这两个步骤的层层推进,再让他们理解文中的重点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就容易多了。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告诉

10、我,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果子要一起吃才好吃;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这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课上完了,有两个遗憾。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尚不够,很多都是我引领着他们去学;二是朗读欠到位。课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说杏儿好、杏儿多;二是由杏儿引发的一段小故事。应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说杏儿好、杏儿多的部分,朗读的语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表达出“我”的童心、天真,以及人们对杏儿羡慕、喜爱之情。由杏儿引出的一段故事,“我”对小伙伴们的态度是埋怨、责怪;奶奶对小伙伴的态度是亲切、关爱。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表达出“我”和奶奶的不同的情感。特别要注意读好奶奶的动作和语言。奶奶扶起因“偷”杏儿而摔倒的小淘气,给他

11、揉腿,还让孩子们别走。这里既要读出奶奶对孩子们的关爱,又要读出“我”对奶奶的表现不满。奶奶身体很弱,可还是尽力为孩子们打杏儿。并且把杏儿分给孩子们,微笑着看他们吃。“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这句话表达了奶奶的心愿,要读得深情,亲切。这些在课堂具体落实欠到位。是啊,快乐有时候其实很简单,与人分享,快乐更多。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却无损于自身的光芒。当我们乐意与别人分享快乐时,不仅对自己没有损失,反而,你的一份快乐会变成更多的快乐!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两句话:真正的快乐是与人同乐!最大的快乐是给人快乐! 汉南小学 吕辉菊2016年5月12日汉南小学语文听课学习体会

12、吕辉菊 不学习就会退步,就会痛苦,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在我的工作中,时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每当这些让我头疼的问题缠绕我的时候,我会痛苦不堪,急于去解决,听课是我最常用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通过听课这个业务上的学习,我解决了许多让我感到头痛欲裂的难题,正是这样的方式,我得到了进步。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们精心备课 ,对课本的内容了解十分透彻。二、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蔡老师在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地读并找出,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地体会将军不同心情的感情升华。

13、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三、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地做到了这点。例如陈琛老师教学鞋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地品读,激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了鞋弟弟一家人的亲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四、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今后的职业道路上,我会努力吸取这些老师的宝贵经验,扬长避短,避免在教学上的不足,必须不断地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的烦恼问题通过这些活动烟消云散。 2016年5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