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下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53033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四下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最新苏教版四下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最新苏教版四下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最新苏教版四下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最新苏教版四下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四下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四下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提手旁一、教学目标1.知晓“提手旁”的形态特征与写法,探究“提手旁”在不同汉字中的书写变化规律,并通过练习掌握“提手旁”的书写方法,写好含有“提手旁”的“抱”“持”“授”。2.培育正确的毛笔书写习惯,感受书法文化,初步感悟汉字的形态美。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思考和练习,初步掌握“提手旁”的写法。2通过观察、思考和练习,初步掌握“抱”“持”“授”这三个字的写法。三、教学准备1.带有“提手旁”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2.带有“抱”“持”“授”三个字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3.多媒体课件、毛笔、练字纸若干、实物投影仪。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看图猜动作1. (抱) 2.(持,表示拿住,握住)3

2、. (授,表示给予,一般用在授奖、授勋章、授旗等方面) (二)初识提手旁1.咱们猜的这些汉字,都和手部动作有关,所以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偏旁“提手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多宝塔碑中“提手旁”以及含有“提手旁”的字的写法。2.瞧(PPT出示)“提手旁” 由哪些笔画组成?属于哪种形态的偏旁?(PPT出示:“桃”中的“木”字旁为长方形(瘦长)、“盘”中的“皿”字底为长方形(扁平)、“河”中的“氵”为弧形)(三)探究提手旁“基本写法”1.要写好瘦长、挺拔的“提手旁”,就要先写好短横、竖钩、提画,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那么,短横、竖钩、提画的写法,你还记得吗?(PPT出示)拿起笔,老师说,你来写。先活动一下

3、手腕:顺时针、逆时针画圈;注意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握笔姿势:指实、掌虚、腕平、掌竖。(播放音乐,学生写)2.(1)这三个笔画组成了“提手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呢?读读课文第1页的“写法提要”,边读边思考边书空,疑惑之处标个小问号。 (2)读懂了什么?(短横向右上稍斜关注了倾斜角度;竖钩从短横的中间稍偏右处穿过关注了位置;提画起笔比横略左伸,从竖钩的中间穿过) (3)有疑问吗?(预设:竖钩为什么不在中间,而要从短横的中间偏右处穿过?) (板书演示:如果提手旁是一个单独的字,竖钩本来是写在中间的。当它作为偏旁时,一般在左边,要给右边的部分让出空间,不仅整体变瘦长了,短横的右边也变短了一

4、截,书写的时候,就变成了竖钩从短横稍偏右处穿过。你看,这是一个多谦让的提手旁呀。)3.(1)让我们看看书法家书写视频【播放视频】(2)看明白了么?(3)老师写,你来看。【实物投影:教师范写】边写边说要点。4.(1)该你们写啦!还是要注意姿势哦! (2)跟随老师的提示写“提手旁”:逆锋起笔,短横向右上稍斜;竖钩从短横的中间偏右处穿过;提画起笔略左伸,从竖钩的中间穿过。在空白米字格中练写3个。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圈点优秀。 (4)【实物投影:呈现学生作品,优秀、中等各选2张】与例字相比写得怎样?(围绕“写法提要”的要点展开点评。) (5)就这样,将自己写的“提手旁”与例字比较,发扬优点,矫

5、正不足,水平定能不断提升!试着再写1个。有进步,可以给自己画个圈。 (四)探究提手旁“因字而变”1.刚才,我们研究了“提手旁”的基本写法,然而,在不同的字中,“提手旁”的形态并不相同打开课本“观察与发现”栏目。都是含有“提手旁”的字,第一部分选自多宝塔碑,第二部分由不同名家书写。仔细观察,比一比,你发现了这些“提手旁”有什么不同?说给同桌听一听。2.预设:(备注:学生能说到一两点,体会到“提手旁”不同即可)A.欧体:左尖横,竖画中间略细,提画左伸很多,且起笔较重,对比强烈。(欧体一般重心略偏左,平中见奇)B柳体:藏锋起笔,下笔略重,竖画直,钩画平直钩出。整个字看起来非常遒劲。(柳体吸收了欧颜优

6、点,加以创造,有“颜筋柳骨”之称)C赵体:提手旁粗细均匀,圆润流畅,有连笔。D.颜体:同是颜体的“授”,写法也不一样。因为颜真卿书写年龄不同,状态不同。小结:不同的书法家,特点不同;即使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的阶段,写的字也不同。如果你能去了解书法家的生平,在写字的时候,就更容易读懂笔画背后的故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再来观察这一组字“抱、持、授”中的“提手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PPT出示:相同:“提手旁”都是形态瘦长。不同:抱:提画左伸。持:提画让右不出竖钩。授:竖画略细,提画左伸,从竖钩中部穿过。4.含有这三个“提手旁”的字,书写时又得注意什么呢?(观察,指名说)整体:左窄右宽单个字

7、来看:抱:右部横折钩省写钩。竖弯钩伸展,行笔由轻到重。 持:右部三横有长有短,间距大致相等。 授:右部上收下放,中部的左点避让提画。5.(1)每个字是怎么书写的?来看书法家刘有林老师的书写过程。(2)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要点)(3)看着要点,试着在练习纸第三、四竖列写写“抱、持、授”。各写两遍。(巡视,发现优秀)(4)师生共评:(点评围绕“提手旁写得怎么样?”“字形把握怎样?”) (5)再写一个,老师给进步的同学画圈。(五)感受书法文化:等慈寺碑除了多宝塔碑勤礼碑,唐朝还有许多著名的碑帖流传下来。等慈寺碑,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打败了王世充、窦建德后,在作战处修庙并为阵亡将士祈福的事。虽然不知道

8、书写者是谁,但书法规整俊秀,结构严谨,也是初学楷书的同学的范本。里面也有“提手旁”的字,同学们可以比一比,和颜体字的“提手旁”有什么不同。 今天这节书法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提手旁”及含有“提手旁”的三个字的写法。(PPT再次出现本课写的字)“提手旁”在不同的字中形态也各不相同。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勤于练习,细细揣摩,课就上到这,下课。2.左耳旁与右耳旁一、教学目标1学习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写法,初步掌握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形体特征。2通过观察探究和描红仿影练习,感悟左耳旁与右耳旁在具体碑帖中的位置和笔画的细微变化,初步掌握典型例字“降”“階”“邪”的书写方法。3继续培养对比观察、先关注

9、共性再关注细节的读帖习惯。4了解“笔断意连”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并在学习中强化运用。二、教学重难点写好“左耳旁”,写好带有“左耳旁”的字。 三、教学准备1.带有“横撇弯钩”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2.带有“降”“階”“邪”三个字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3.多媒体课件、毛笔、练字纸若干、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唤起手感1. 猜谜:两只小蘑菇,长在山两边,声音听得着,互相看不见。谜底:耳朵 (PPT 出示) 2. 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偏旁就和“耳”有关,却又不完全一样。出示课题“左耳旁和右耳旁”复习旧知,唤起手感。(1)笔画分解。左耳旁和右耳旁形态相似,由两个笔画组成横撇弯钩和竖。(

10、2)练习写横撇弯钩。还记得横撇弯钩怎么写吗?咱们给小手热热身。提醒姿势:正确执笔:指实、掌虚、腕平、管直。调整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老师范写,边写边讲解:起笔与横画同。行笔至转折处,先向右上轻提笔,然后向右下按笔。回锋向左下行笔,边行边提。至弯处,向右下边行边转,带有弧度。至钩处回峰向上,然后提笔出锋钩出。学生练习写两个。(二)初识形态,了解写法1.了解左耳旁和右耳旁的位置及含义。PPT出示左耳旁、右耳旁的演变过程。左耳 好似盘山的石阶,现在含有左耳旁的字多与山中石阶有关。例如降、险等。 右耳 表示民居、村镇,含有右耳旁的字多与都城、城镇、地名有关。例如邪、邻等。 2.了解左耳旁的写法

11、。(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左耳旁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反馈写法提要:左耳旁上部笔画紧凑,形体窄长。弯钩不宜写大。竖画为垂露竖。(2)PPT显示辅助线,又发现什么?反馈:左耳旁的横撇弯钩上宽下稍窄。(3)教师范写。 边写边讲解(适当减缩):从米字格左上格中间位置偏左藏锋起笔,向右上略倾斜方向行笔,笔画不长,大约占左半格的三分之一。然后稍顿笔调转笔锋折笔向左下轻轻撇出,撇尖应该在横起笔的右侧下部,不可以太长。笔断意连写弯钩,先露锋向右下略行笔,然后向左下轻顿笔,轻巧向左上出钩。整个弯钩小巧玲珑,要为左部竖画的书写留有余地。笔锋在空中继续自然行走至竖画的起笔处开始藏锋写竖。竖画要稍长,末端略向左上提锋

12、再向右下轻顿回锋收笔,是垂露竖。 (4)学生在空白米字格中练习写两个,教师巡视,圈点优秀。提醒执笔和坐姿要正确。 (5)呈现作品,根据要点反馈。 (三)探究含有左耳旁汉字的写法 1.我们知道了左耳旁该怎么写,下面我们来看看含有左耳旁的汉字该怎么写。 观察、交流书写要点。 出示“降”,降:右边部分是倒写的“步”,本意从山顶往山下走。 2.思考:书写“降”时应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3.交流总结: 降:避让 :“降”左窄右宽,左耳旁上部两笔横撇弯钩偏上,以给右边部件腾出 充足的位置。穿插 :右部折文的长撇穿插到左耳旁的弯钩之下,撇捺舒展。回忆左耳旁要点:左耳要点:左耳旁上部笔画紧凑,形体窄长。弯

13、钩不宜写大。竖画为垂露竖。我们发现,左右两边,互相配合,浑然合一。 4.范写。教师边范写边讲解(适当减缩):左耳旁写完后,笔锋空行至右上与左耳旁起笔相同高度,从竖中线略偏右处藏锋起笔写短撇,短撇指向左耳旁横撇与弯钩中间的空隙处,形成穿插。然后笔势回转,从短撇的起笔略偏下处搭笔写折文的横撇,横短撇长。撇画略带弧度向靠近左耳旁的弯钩稍下方向撇出,笔锋顺势空中流转,至短撇的中间处写捺画。捺画角度和长撇基本对称,行笔稍重,至横中线略偏下处出捺脚。笔锋回转从折文下部竖中线偏左处露锋起笔写短横,横短而细,基本斜跨在横中线上。接着写下部的短撇和横画。最后下笔略重写悬针竖。注意悬针竖的位置应该偏在两横画的右侧

14、,处于右旁部件的重心线上,且不宜写长。整个字注意穿插避让,富有整体感和变化美。5.学生在空白米字格中练习写两个,教师巡视,圈点优秀。6.反馈学生作品。(四)探究左耳旁因字而变,学习书写“階”1.我们学习了含有左耳旁的字的基本写法。但是,在不同的字中,左耳旁的形态又各有不同。出示PPT “陈、附、階”。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2.交流归纳:相同处:三个字都是左耳旁的字,结构上都是左窄右宽,且左耳旁的横撇弯钩都偏上,而垂露竖劲挺有力,左挺。 不同之处:左耳旁在笔画粗细、连断、横撇弯钩内的留白等方面略有变化。3.学习写“階”让我们再来写一个含有左耳旁的字“階”,这是“阶”的异体字。仔细观察

15、“階”。(PPT出示) (1)你觉得在书写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階”的左耳旁写法大体与“降”相同。但起笔横撇与第二笔弯钩间的空隙略大。右部的“皆”上大下小,“比”左低右高,左轻右重,竖弯钩省略钩。 注意笔断意连,布白匀称和谐,错落有致。 (2)教师范写。 边写边讲解: 左窄右宽,长短相当。左耳旁写法与“降”字相同,右上部左低右高,两竖的起笔略有不同。上部紧靠左耳,下部的“日”略微右倾。“阶”与“降”的左右两部分都有相互支撑之势。 (3)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书写。 (4)互相欣赏。圈点优秀。(五)探究右耳旁写法,学习书写“邪”1.右耳旁与左耳旁有什么区别呢?怎样才能写好右耳旁的字呢? (1)出示书上“观察与发现”下方四个含有右耳旁的字:邪、部、都、郎。对照左边,说说右耳旁的用笔和形态特点。交流总结 :右耳旁在字的右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