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大污染事件-地理课件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739122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重大污染事件-地理课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世界重大污染事件-地理课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世界重大污染事件-地理课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世界重大污染事件-地理课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世界重大污染事件-地理课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重大污染事件-地理课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重大污染事件-地理课件幻灯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 世界重大污染事件,此课件是在百度文库首发的原创作品, 仅供个人下载使用参考,请勿在其它站点转载。,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随着科技、工业、农业、军事的发展,世界上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水源污染、大气污染、核辐射等等。 不少污染的来源有工业污染、战争军事、生活污染等等,在经济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人们往往会忽视了环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近代的一些大型污染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简介,1986年4月27日早晨,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组反应堆突然发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时的100

2、倍。核事故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使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详细介绍,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地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

3、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前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苏联瓦解后独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致力于灾难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2005年一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认为直到当时有56人丧生47名核电站工人及9名儿童患上甲状腺癌并估计大约4000人最终将会因这次意外所带来的疾病而死亡。绿色和平组织及其他人都对研究结果作出争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事故起因,关于事故的起因,官方有两个互相矛盾的理论。第一个是在1986年8月公布,有效地令事故的指

4、责只归于核电站操作员。第二个则是发布于1991年,认为事故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简称RMBK)的设计缺陷引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设计。双方的调查团都被多方面游说,包括反应堆设计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职员及政府。现在一些独立的专家相信两个理论都并非完全正确。 另一个促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职员并没有收到反应堆问题报告的事实。根据AnatoliDyatlov-一名职员所述,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将其蓄意隐瞒。,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事故起因,在细节中,反应器有一个危险高正面空系数。简单地说,这意味著如果蒸汽气泡形成在反应器冷却剂中,核反应加速,如果没有其它干预,将会导致逃亡

5、反应。更坏的话,在低功率输出,这个其它因素未补偿正面空系数,会使反应器不稳定和危险。反应器在低功率的危险对工作人员是与预计相反和未知数。 反应器的一个更加重大的缺陷是在控制棒的设计。在一个核反应堆,控制棒被插入反应堆以减慢核反应。但是,在RBMK反应堆设计,控制棒部分是空心的;当控制标尺被插入时,最初的数秒钟冷却剂被控制棒的空心外壳偏移了。因为冷却剂(水)是中子吸收体,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实际上上升。这情况也是与预计相反,而反应堆操作员亦不知情。 操作员粗心大意并违犯了规程,部分是由于他们未察觉反应堆的设计缺陷。一些程序的不规则促成了事故发生。另一原因是安全干事和负责该夜实验操作员之间的通讯不足。

6、 重要注意的一点,是操作员关上了许多反应堆的安全系统,除非安全系统发生故障,否则这是技术指南所禁止的。1986年8月出版的政府调查委员会报告,操作员从反应堆核心至少拿去了204支控制棒(这类型的反应堆共需要211支),留下七支。同样指南(上文提及)是禁止RBMK-1000操作时在核心区域使用少于15支控制棒。,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后事,事故后3天,莫斯科派出的一个调查小组到达现场,可是他们迟迟无法提交报告,苏联政府还不知道事情真相。终于在事件过了差不多一周后,莫斯科接到从瑞典政府发来的信息。此时辐射云已经飘散到瑞典。苏联终于明白事情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之后数个月,苏联政府派出了无数人力

7、物力,终于将反应堆的大火扑灭,同时也控制住了辐射。但是这些负责清理的人员也受到严重的辐射伤害;原因之一为遥控机器人的技术限制,加上严重辐射线造成遥控机器人电子回路失效,因此许多最高污染场所的清理仍依赖人力。,印度博帕尔事件,1984年12月3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发生。午夜,座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首先是近邻的两个小镇上,有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随后,火车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毒雾扩散时,居民们有的以为是“瘟疫降临”,有的以为是“原子弹爆炸”,有的以为

8、是“地震发生”,有的以为是“世界末日的来临”。一周后,有2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这次事故还使20多万人双目失明。 博帕尔的这次公害事件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因事故性污染而造成的惨案。,印度博帕尔事件-事故起因,这件震动全世界的悲惨事件是由于博帕尔一家农药厂,在生产“西维因“农药过程中,有45吨液态甲基异氰酸盐泄漏所造成的。“杀人“元凶是甲基异氰酸盐的挥发性、腐蚀性气体-氰酸;它对脑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大量吸入后,几分钟内即可死亡。西维因农药对

9、人畜是无毒害的,一般使用浓度下对害虫具有触杀兼胃毒作用,对棉铃虫有杀卵作用,对鸟类和鱼类都较安全,是杀虫剂中较好的品种,世界上只有两家工厂生产,博帕尔农药厂是其中之一,而这两家工厂均属于美国碳化物公司。但是,在生产合成“西维因“时,它的中间原料-甲基异氰酸盐是剧毒品,这次毒气泄漏是工厂忽视环境保护,玩忽职守所造成的。,印度博帕尔事件-相关事件,类似的毒气泄漏事件在世界上已不止一次。1950年11月21日;在墨西哥波查里加镇,有一所新建的从天然气中回收硫磺的工厂,由于硫化氢泄漏,当时是微风有雾,逆温层高度较低,硫化氢污染物不易分散,造成灾害,有22人死亡,320人被送进医院。又如1964年9月1

10、4日,日本富山市,由于氯气贮罐引向三氯化磷生产工段的约90米长的1英寸(2.54cm)管道,在液氯气化时发生破裂,氯气猛烈喷出,由于氯气比空气重,所以向低处流动,造成灾害。在该区域有9167人受害,其中533人患病,47人入医院治疗。,其它污染事件,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藩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其它污染事件,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

11、莫克 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其它污染事件,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其它污染事件,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

12、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其它污染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巴登?符腾

13、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汉堡也有3/4的树木面临死亡。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其它污染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深夜,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剧毒物质构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以每小时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经地区鱼类死亡,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

14、居民送水,接近海口的荷兰,全国与莱茵河相通的河闸全部关闭。翌日,化工厂有毒物质继续流入莱茵河,后来用塑料塞堵下水道。 8天后,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含有汞的物质流入莱茵河,造成又一次污染。 11月21日,德国巴登市的苯胺和苏打化学公司冷却系统故障,又使2吨农药流入莱茵河,使河水含毒量超标准200倍。这次污染使莱茵河的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其它污染事件,雅典“紧急状态事件” 1989年11月2日上午9时,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气质量监测站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18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200毫克/立方米)59,发出了红色危险讯号。11时浓度升至604毫克/立方米,超过500毫克/立

15、方米紧急危险线。中央政府当即宣布雅典进入“紧急状态”,禁止所有私人汽车在市中心行驶,限制出租汽车和摩托车行驶,并令熄灭所有燃料锅炉,主要工厂削减燃料消耗量50,学校一律停课。中午,二氧化碳浓度增至631毫克/立方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一氧化碳浓度也突破危险线。许多市民出现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市区到处响起救护车的呼啸声。下午16时30分,戴着防毒面具的自行车队在大街上示威游行,高喊“要污染,还是要我们!”“请为排气管安上过滤嘴!”。,其它污染事件,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 据估计,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150万吨。1991年多国部队

16、对伊拉克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田被炸,浓烟蔽日,原油顺海岸流入波斯湾。随后,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米纳艾哈麦迪开闸放油入海。科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公里,宽3公里的油带,每天以24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伊朗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膜展宽16公里,长90公里,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两国架设浮拦,保护海水淡化厂水源。,总结,如今,越来越多的污染事件在电视、网络上曝光,他们是无形、沉默的杀手,静静地破坏着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 现在各国政府先后颁出了关于污染的法律,所以污染问题有所好转,但是还是不容忽视,我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环保从身边做起,首先应减少我们的生活污染,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洁净!,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