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十二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岳麓版必修1课件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73521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十二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岳麓版必修1课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十二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岳麓版必修1课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十二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岳麓版必修1课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十二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岳麓版必修1课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十二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岳麓版必修1课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十二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岳麓版必修1课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十二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岳麓版必修1课件幻灯片(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叶剑英,邓小平,宪法,国力,1984,1997,百年耻辱,1999,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1)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问 题指明了方向。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提供了法律依据。 (4)群众基础:香港同胞心

2、向祖国,渴望回归,是香港得 以回归的群众基础。,1.港、澳问题与问题的异同点,2“一国两制”方针的意义 (1)它坚持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着祖国统一 大业的实现。 (2)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为处理国家与地区间历 史遗留问题和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借鉴。 (3)它是实现祖国大陆与统一必须坚持的原则、方针 和政策。 (4)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学会分析 (1)材料1反映了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步发展的因素。划线部分的关建信息:两岸民族认同的亲情;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大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材料2描述了温家宝总理盼望统一的深情。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温总理对实现祖国统

3、一的坚定信念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3)两段材料表明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实现经贸往来,人员往来,与要点中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相印证。,考题范例 例1 (2009上海高考)“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 句话的背景是 (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解析 皇家警察是英国由英国女皇授予香港警察的。“名称的改变”体现了香港刚刚回归,原来的部分香港皇家警察变成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警察。,答案 D,命题角度 “一国两

4、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一国两制”既可以确保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又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对材料信息的获取,感受“一国两制”的伟大历史意义,在高考中有较大的命题空间。,命题预测 1(2011南通模拟)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 ( ) A构想正式提出 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C有了法律依据 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一国两

5、制”伟大构想正式提出,1982年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其有了法律保证,1984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1997年香港回归得到了成功的实践。,答案:C,考题范例 例2 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海峡”驰援南海。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当局 (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根本利益一致,解析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可知1974年和2

6、008年面对不同的形势,当局都秉承“一个中国”的原则,做出了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决策。解答本题一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含义,二是要注意和当时、现在的形势相联系。,答案 C,史观解读 从中华民族复兴看祖国统一 1997年和1999年中国分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中国在实现国家统一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同年9月“神七”飞天、中国宇航员太空行走,这都表明中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但问题仍然没解决。问题的最终解决,祖国完全统一的实现,才能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把本讲内容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野下来考查,将会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和焦点。,命题预测

7、 22008年12月,作为大陆欢送大熊猫代表团团长,赵学 敏一行将国宝大熊猫“团团”和 “圆圆”送至。将两只大熊猫命名为“团团”“圆圆”主要说明 ( ) A和平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 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解析: “团团”“圆圆”的名称暗指海峡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渴望。,答案: B,考题范例 例3 (2011沈阳模拟)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造成两岸交

8、流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 ),和平统一方针的确定 “一国两制”的提出 两岸隔不断的亲情 美国的支持 A B C D,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两岸交流的频繁和美国的支持没有关系,排除即可。,答案 B,热点链接 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看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两岸希望通过此协议,进一步增进海峡两岸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海峡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从这一社会热点切入,可考查当前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命题预测 32010年6月29日,两岸领导人签订了“ECFA”合作 协议,对其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增进两岸的经贸往来 B有利于扩大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 C是两岸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客观需求 D表明中国已完成祖国统一,解析:“ECFA”是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有利于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但并不代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