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史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735140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城市史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世界城市史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世界城市史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世界城市史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世界城市史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城市史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城市史幻灯片(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城市史,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 新论 李其荣著,第一部分 城市学理论与研究视野,第一讲 世界城市史研究导论,一、为什么要研究城市史 第一,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人的地理位置转移;职业的改变;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演变) 探讨世界文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第二,城市化与现代化、全球化关系密切 现代化必然带来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现代化 在全球化的洪流中,城市的角色更重要: 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空间规模扩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和作用加强;城市的地位愈来愈重要。,第三,总结城市化的规律和各国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

2、然,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会进入这一阶段,有着相同的发生、发展规律; 各国城市化发展不可能有固定的发展模式; 总结规律、特点,吸收和学习别国的经验,促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正在经历两个转变,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 十五规划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推进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 (2)推进城市化,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内需不足;农民收入过低;就业压力大。 (3)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后必须完成的任

3、务。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已经到43%。提高人口素质;普及,现代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增强国家实力。 研究城市化,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我国城市史研究现状,城市史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和艰辛的历史过程 一般认为,世界上古老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前。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出现第一批城市。 公元前2000年以前,印度河、黄河流域出现城市。 考古发现,公元前9000年的死海北岸古里桥出现城镇。,尽管世界上有古老的城市,但却未建构起古老的城市学、城市史学。 亚里斯多德政治篇,考察了城邦,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 古希腊、罗马文化于中世纪湮没时,也包括城邦学说。 意大利欧洲城市复兴运动时,亚里斯多德的城邦

4、学说才得到重视。,十七、十八世纪,欧美工业化、城市化运动,城市学才真正创建。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城市史学才在城市化发展比较充分的美国等地产生。,城市学、城市史学产生较晚,在中国更是如此。 我国的城市可塑源河南、山西等地的夏代遗址。 史学体系,不乏城市记载。 史记、春秋、典章制度、地方志、地理书、野史笔记、诗文小说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城市史资料。,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形态长期停滞 近代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且被扭曲 从史学中分离出的城市史的专史,需要漫长的认识过程 我国古代没有出现独立的城市学、城市史学,到了近代,外国人写过关于上海、汉口等城市论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上海史研究热潮 梁启

5、超写过都会的历史 解放以前较多的是导游性、商业性书籍,文史类、游记类作品 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史学应运而生,七五规划,上海、天津、重庆、武汉被列入重点项目 八五、九五规划继续成为重点项目 2002年中国在申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首次提出“城市”主题(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提出过) 亚里斯多德提出:“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经过工业社会以后,城市病日趋严重,因此,举行“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对人类探索21世纪的发展非常有意义。,我国城市史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80年代翻译了芒福德的代表作:城市发展史、张承安城市发展史。 90年代出版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

6、较研究、王毅捷:金马城市研究文库(9种)。 2000年,张鸿雁主编:城市科学前沿丛书(10种)。,2002年,张鸿雁主编中外城市比较研究丛书(6种) 200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贝勒纳沃罗:世界城市史,作者为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 2006年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译。,20年来中国城市化的研究情况 (1)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2)世界城市群的空间分布; (3)城市生活与社会保障; (4)中外城市化比较; (5)中国城市化研究。,我在90年代初对城市史产生兴趣 起初是由于几次出国,增加对国外城市的直观了解; 1997年出版世界城市史话 2000年出版对立与统一

7、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 2003年出版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 2002年出版世界遗产,任编委,英国的部分城市,伦 敦 桥 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的主要名胜,卢浮宫 凯旋门,美国的主要城市,圣地亚哥 洛杉矶 拉斯维加斯 丹佛,芝加哥 华盛顿 纽约 波士顿 圣保罗,国会图书馆 自由女神像,北欧部分城市,丹麦 挪威 瑞典,哥本哈根 澳斯路 斯德哥尔摩 赫尔辛基,美人鱼:哥本哈根 斯德哥尔摩老城,研究中的缺陷,缺乏整体性 缺乏科学性 缺乏实用性,三、如何研究城市史,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城市理论进行研究 从纵向和横向上进行研究 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详细占有资料,尤其是新资料新信息,参考书目(一),李其荣:对立与

8、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参考书目(二),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张承安:城市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参考书目(三),朱铁臻:城市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 王旭: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二讲 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视野

9、,一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以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 传统的城市社会学研究包括:1、人类生态学;2、城市社区;3、城市问题、对策和规划;4、城市化,人类生态学。生态学把人与地理空间联系起来,对人类怎样利用地理空间进行研究。目前生态学有很大影响。 城市社区。社会学家把城市看作一种社区。他们对城市研究不是完全集中在土地上,他们更关心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对心理的影响等问题。,城市问题、对策和规划。研究城市问题的性质及医治这些社会疾病可能采取的措施。为城市的更新献策。 城市化。研究城市成长和发展的性质、城市化的过程。为什么城市能够发展?城市人口爆炸的原因?城市、现代生

10、活方式工业化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人们移居城市的原因?,二、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在欧洲,19世纪是城市大发展的年代。1816年德国城市人口有250万,到1895年达到1300万。1846年法国城市居民 850万,1891年增加到1450万。 工业革命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工业革命以后,人口集聚增加,食物、住所、卫生设施、职业非常紧张,疾病流行,犯罪率上升。以上是城市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三 城市社会学理论流派,1、古典人类生态学 帕克 麦肯齐 伯吉斯 人类生态学借用了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而形成的一种理论。,涉及的三个问题:,社区的生态性质(共生性、竞争性、独特性) 社区

11、的生态过程(交通、经济活动、诸种因素) 城市的生态模型(同心圆理论、多核心说),社区的生态性质,共生性。在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构成一种“生命的网络”(Web of life)。 达尔文关于猫与三叶草的关系的例子再现了这种相互性。英格兰一些地方紫丁香的收成依赖于野蜂的数量;野蜂的数量依赖于田鼠的数量;田鼠的数量依赖于猫的数量;猫的数量依赖于养猫的人数。,在达尔文时代,自然科学家对这种动植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尤感兴趣。在这种联系中,每一个物种都不能离开其他物种独立存在和发展,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共生”(Symbiosis)。 在人类社会,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相互依存也就是

12、共生关系。如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功能上就是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人类社会的这种依存关系受制于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 因此,人类生态学家把研究人们之间的共存关系以及人们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关系视为己任。,竞争性。生态学家提出了“生存竞争”原则。物种依赖于资源才能生存。通过竞争得以生存下来的物种必然会在环境中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在不同物种的分工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竞争导致均衡。 竞争必然会表现为区位的竞争。区位直接关系到能否有利地接近其他资源或得到其他资源。,好的区位有助于植物得到更充足的阳光和更充足的水分;好的区位有助于肉食动物捕捉猎物。 人类社会竞争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的、无意识的竞

13、争;一种是直接的、有意识的竞争。 同自然界一样,占据一个有利的区位是十分重要的。,古典人类生态学关于竞争对社区结构的意义还在于对“统治”概念的理解。统治原则在生物界和人类社区中同样存在。 哪种植物能充分吸收阳光往往就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植物; 中心区占据城市的统治地位。,人类社区的独特性。生物社会与人类社会有差别: 第一,人类可以改变自身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动植物不具此能力; 第二,人类有能力改造环境,动物的这种能力极其有限; 第三,人类具有语言和文化。,社区的生态过程,(1)交通与社区过程 麦肯齐以“集中”、“离散”分析了社区的空间过程。他以交通形式为分析工具将美国人居住生活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

14、一阶段,以航运为主要交通形式。第二阶段,铁路的出现改变了美国人的居住形式。第三阶段,汽车和公路系统的出现对人们的居住生活的影响。,(2)经济活动与社区过程 麦肯齐把经济活动看作是社区过程(人口空间运动和安排)的决定力量。 人类经济活动分为两种:一类是田野工作,它的功能是从自然界采取原材料;另一类是集中工作,它的功能是加工原材料,提供消费和服务。 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活动的集中和离散状况不同。,(3)诸种经济因素对社区过程的影响 制造业。制造业是城市增长的主要原因。 商业。麦肯齐强调商业发展对“集中”趋势的影响。 服务业、高等教育、旅游业。服务业、高等教育、旅游业发展是集中趋势和城市增长的因素。,

15、城市的生态模型,(1)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态布局。这个布局依同心圆的格局组织起来,即是由不同的环状地带组织起来的。核心地带中心商业区;靠中心商业区的地带过渡区;过渡区的外围工人住宅区;第四圈为高级住宅区。,(2)霍伊特的扇型说和哈里斯与厄尔曼的多核心说 霍伊特的扇型说认为,工厂的分布不是一个环状围绕中心商业区,而是从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从中心到边缘形成一个扇形结构。 多核心说不承认只有一个中心商业区为核心,在城市生态中可以形成不同的核心或中心。,人类生态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美国社会学早期的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同时,这个理论对于城市社会学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和贡献也是功不

16、可没。 但是古典生态学理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遭到了批判。,2、新正统生态学,帕克等人创立的人类生态学理论在三四十年代遭到批判,使得人类生态学理论一度趋于衰落。但是自1950年以来,以霍利、邓肯等人为代表重振了人类生态学。霍利等人复兴的人类生态学理论一方面继承了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的一些思想;另一方面又对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的立场和概念做了修正和重新阐述。为了与古典生态学理论相区分,人们称霍利等人的人类生态,学理论为新正统生态学理论。在新正统生态学理论流派中以霍利和邓肯两人的理论影响最大。 (1)霍利的人类生态学理论 代表作:人类生态学:一种社区结构的理论 他对古典人类生态学所坚持的将社会划分为生物的和文化的两个层次,而生物层次,是人类生态学关注的焦点的立场,持批判态度。 生态组织的四原则即相互依赖、关键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