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脉综合征与CRP【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968766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脉综合征与CRP【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脉综合征与CRP【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脉综合征与CRP【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脉综合征与CRP【医学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脉综合征与CRP【医学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脉综合征与CRP【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脉综合征与CRP【医学专业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性冠脉综合征与 CRP【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 CRP是否为 ACS的一种危险因子。方法 测定 ACS患者和对照组血清 CRP浓度作统计分析。结果 (1)ACS患者 CRP浓度(42.1347.17mg/L,n41)显著高于对照组(7.599.74mg/L,n48),P0.01。(2)UAP(9.4611.22mg/L)和 AMI(54.1149.73mg/L)患者 CRP浓度显著高于 SAP(7.737.55mg/L),P0.01。SAP 组与非冠心病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AMI 组与 UA

2、P组之间 CRP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非冠心病组 CRP浓度(7.5310.67mg/L,n33)显著低于冠心病组(48.3452.38mg/L,n56) ,P0.01。结论 血清 CRP浓度升高与 ACS有极大的相关性,并提出 CRP是 ACS的一种新的危险因子。【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因子;心绞痛;心肌梗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炎症反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持续的炎症反应是冠心病 (CHD)患者临床进程的关键性决定因素,由粥样斑块内局 部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及其诱导的急性期蛋白组成了循环中的炎性标志1 。因此寻找

3、有足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炎性指标以监测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和预测 CHD进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除冠心病外其他类型心脏疾病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作为对照,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本文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清 CRP浓度,分析 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进一步探讨 ACS 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均为 2003年 112 月在本院心血管科及 CCU住院病人。冠心病入选根据 1979年 WHO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标准,UAP 入选根据 Braunwald标准2

4、 ,AMI 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血清酶学检查均符合 1979年 WHO诊断 AMI标准。有明确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急慢性炎症及免疫性疾病者除外。研究对象分为两组。21.1.1 非 ACS组(对照组) 共 48例,男 23例,女 25例。其中除冠心病外其他类型心脏疾病患者 33例,男 13例,女 20例;SAP 患者 15例,男 7例,女 8例。1.1.2 ACS组 共 41例,男 20例,女 2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30例,男15例,女 15例;UAP 患者 11例,其中男 5例,女 6例。1.2 方法1.2.1 CRP测定 所有患者均在基础状态下早晨空腹抽血送验,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

5、DADE BEHRING 公司 Immunochemistry Systems)定量测定血清 CRP浓度。1.2.2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 for Window处理。测定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用 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2.1 ACS组与非 ACS组(对照组)CRP 比较 ACS患者 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见表 1。表 1 血清 CRP浓度变化比较 ( 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12.2 冠心病不同类型 CRP变化及组间比较 UAP和 AMI患者 CRP浓度显著高于 SAP(P0.01) ,SAP 组与非冠心病组之间比较差

6、异无显著性(P0.05) ,AMI组与 UAP组之间 CRP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病例中有 3例在住院期间发生猝死,CRP 均100mg/L。见表 2。表 2 冠心病患者不同类型血清 CRP浓度变化比较 (略)注:与非冠心病组比较,P0.05,P0.01;与 SAP比较,P0.01;与 UAP比较,P0.0133 讨论C-反应蛋白由肝脏制造,是常用的一种炎症指标,为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指标。它的出现比其他急性期的反应物质早,所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当疾病好转或缓解时,CRP 可减低或消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硬化具有许多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特征,其发病过程中

7、有许多炎性细胞的参与,炎症可能为一种重要的触发机制3 。故作为炎性标记物之一的 CRP与冠心病的关系受到人们重视。CRP 也被作为一种CHD的独立预测指标,已由许多研究所证实。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 根据他们的研究, CRP本身其实不只是一个指标, 他们根本就直接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数种附着蛋白质的基因表达过程, CRP会影响到这些血管內皮细胞的特性, 更明确地说, 它会直接引起动脉硬化4 。在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中 CRP是升高的。CRP 也是 UAP患者发生心肌缺血5 、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6的预测因子。美国波士顿心血管病预防中心 Albert等报告,C 反应蛋白(CRP)

8、对识别心脏性猝死高危男性有帮助7 。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中心的Koenig W博士及其同事在大量中年男性中对测定 C-反应蛋白是否有助于以Framingham危险评分(FRS)为基础的危险预测进行了研究。显示 C-反应蛋白是独立于 FRS的冠脉疾病危险预测指标。本文研究结果证实,冠心病患者 CRP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而 ACS患者 CRP浓度明显高于非 ACS患者,提示 CRP为冠心病的一个较明确危险因素,同时在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心血管意外事件方面有意义。本研究中有 3例在住院期间发生猝死,CRP 均100mg/L。虽然心脏破裂为 AMI左心衰后第 2位常见死因,但人们通常无法提前预测

9、,血清高 CRP水平可以预测 AMI后心脏破裂的发生,当 CRP200mg/L,其敏感性是 89,特异性是 96,尤其是 CRP持续升高且200mg/L 的患者 AMI后心脏破裂的发生率非常高8 。本文结果显示,在临床上 CRP作为 AMI、UAP 和心血管意外事件(猝死)的预报因子是比较敏感和可靠的。当然由于各种急性炎症均可引起 CRP升高,要结合临床、体征具体分析以准确鉴别假阳性的出现。然而,尚不清楚 CRP升高的水平是与炎症刺激类型有关,还是与个体反应的强度有关。缺血诱导的内皮损伤、免疫复合物以及潜伏的巨细胞病毒或衣原体感染都是血管损伤和急性期反应的可能原因9 ,因此有关 CRP增高与

10、ACS发生的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4【参考文献】1 Saadeddin SM, Habbab MA,Ferns GA.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wd Sci Monit, 2002,8(1):5.2 Cersh BJ, Braunwald E, Rutherford JD. Chro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 Braunwald E, editor.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Th ed. P

11、hiladelphia: Saunders, 1997,1289-1365.3 Haverkate F, Thompson SG, Pyke SDM, et al. Produc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in stable and unstable angina.Lancet, 1997,349:4462-466.4 Circulation, 2000,102:2165-2168.5 Liuzzo G, Biasucci LM,Gallimore JR, 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12、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amyloid A protein in severe unstable angina . N Engl J Med, 1994,331:417-424.6 Thompson SG, Kienast J,Pyke SDM, et al. Hemostatic factors and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of sudden death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N Engl J Med, 1995,332:635-641.7 Circulatio

13、n, 2002,105:2595.8 Ueda S,Ikeda U, Yamamoto K, et al.C-reactive protein as a 5predictor of cardiac rupt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Heart J,1996,131:857-860.9 Liuzzo G, Biasucci LM,Gallimore JR, 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amyloid a protein in severe unstable angine. N Engl J Med,1994,331(7):4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