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致死性因素及护理对策【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968754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致死性因素及护理对策【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致死性因素及护理对策【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致死性因素及护理对策【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致死性因素及护理对策【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致死性因素及护理对策【医学专业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致死性因素及护理对策【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阻塞所致。临床可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t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以及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心源性猝死(SCD)

2、。因其病死率高,是国内外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1 。1 高致死性因素1.1 无痛性 ACS致死性高绝大多数 ACS患者,如心梗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有胸痛症状,但也有一些患者起病时症状不典型,如晕厥、呼吸短促、出汗过多或恶心呕吐等。Brieger2的研究显示,在总共 20881例 ACS患者中,1763 例(8.4)无胸痛症状,其中 23.8%在发病初期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典型 ACS患者的误诊率仅2.4%。与典型 ACS患者相比,不典型 ACS患者较少能及时有效地接受心脏病药物和手术介入治疗,其院内病死率也显著增高(13%对 4.3%) 。经对可能的混淆变量校正后,除出汗过多以外,有晕厥前兆/

3、晕厥、恶心呕吐和呼吸困难症状的不典型 ACS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分别可增高 100%、60%和 40%,无胸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 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也可分别增高 120%和 70%。老年女性和有糖尿病、心衰或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容易发生不典型 ACS,不典型 ACS患者可能出现心衰、心性休克、心律失常和肾衰等不良转归。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对这类患者的识别并给予恰当的救护。1.2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 ACS致死性高Masoudi等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析 GFR与ACS病死率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与 ACS者死亡危险高相关(与正常肾功能比,轻度肾功能不

4、全:OR 为 1.76;中度肾功能不全:OR 为2.72;重度肾功能不全:OR 为 6.8) 。在急性心梗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之间的相关性相似3 。1.3 老年非 ST段抬高 ACS 30d致死性高年龄是 ACS的高危险因素,意大利 Servi(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1581 例非 ST段抬高 ACS患者中,564 例年龄75 岁。与 1017例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中女性比例高(42%对 27%,P0.001) ,高血压(70%对 59%,P0.001) 、既往心梗史(41%对 29%,P0.001) 、既往心绞痛史(18%对213%,P0.001) 、既往阿司匹林用药史(49%对 39%,P

5、0.001) 、ST 段压低(54%对 43%,P0.001) 、肌钙蛋白阳性(66%对 59%,P0.05)的比例均较高。39%的老年患者与 56%的年轻患者接受了积极治疗(入院 4d内行冠脉造影及血运重建,P0.001) 。30%的老年患者与 48%的年轻患者在 30d内接受介入治疗(P0.001) 。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 30d转归较差,病死率是年轻患者的 4倍。研究提示:护理人员工作中应更多地关注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 ACS致死性高根据常规标准,每隔 30s下载一次数据,对各睡眠阶段进行评分。鼻部和口部气流完全停止、至少持续 10s,则归类为呼吸暂停

6、;如果有呼吸动作则定义为阻塞性呼吸暂停;如果无呼吸动作则定义为中枢性呼吸暂停。许多 ACS患者常同时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近来的研究提示,严重的 OSA能增加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这可能与 OSA降低了夜间氧合状况和射血分数相关。治疗 OSA可显著降低 ACS的死亡率5 。1.5 药物因素引起 ACS的高致死性另外,一些药物也可以造成 ACS患者的高致死性,如:吗啡可引起血压降低、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这些有害作用能导致心肌氧输送降低、动脉氧合作用减少、CO2 增加和脑血流灌注不足,而增加 ACS患者的病死率;停用阿司匹林可增加 ACS的病死率;罗非昔布可能增加心血管病

7、的危险等4 。因此,在治疗中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2 护理对策2.1 注重预防性干预重视对绝对危险的计算。绝对危险是指特定的患者在特定时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需要考虑多重危险因素,评价绝对危险的益处是可以使临床护士更准确地识别高危人群。护士可以采用根据年龄、性别、血脂水平、血压和糖尿病等指标计算相对危险度,也可以根据计算公式计算,评价绝对危险性。对无典型症状的患者,如晕厥、恶心呕吐的患者,应做 ACS的鉴别诊断。为防止漏诊和误诊,护士应在获得检查数据和医生作出诊断之前,选择必要的紧急处置措施,如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连续的 EKG监护,其中急诊 EKG是必须的。 2.2 注重治疗性干预随

8、着 ACS新的治疗技术的不断出现,对现代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心脏中心新型模式下和绿色通道建立后,护士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即 ACS患者在急诊室一经确诊,专科护士马上开始进行溶栓或协助介入治疗,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口服给药治疗方面,将以往的每日 3次(8 点、12 点及 18点)给药方式改为每 8h1次(6 点、2 点和 10点) ,将每日 4次给药改为每 6h1次,早 8点的给药改在早晨醒后给药,更符合药代动力学和和冠心病发病时间规律6 。32.3 注重高致死性因素的干预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应关注和鉴别无痛性 ACS的诊治;对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患有

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进行重点监护;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以提高救治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另外,还应积极进行健康宣教,控制ACS的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体重至理想体重;坚持每天锻炼;进食低脂饮食;控制血压,使之低于 130/85mmHg;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甘油三酯水平;控制胆固醇,使 LDL100mg/dl,HDL40mg/dl。总之,现代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求,已从局部和功能护理转变为全方位护理。要加强护理科研,密切追踪国际 ACS护理学发展。针对 ACS的高致死因素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对 ACS的致死因素的防治应从多个环节同时入手,对多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针对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还需进一步寻求

10、循证护理学上的依据。【参考文献】1 陈健.美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与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9):4044052 吴西.无胸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致死性高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4,8(19):1 版3 Masoudi,Yasojima K,Schwab C,et al.Applies the myobitter wine percentage clearance and the cardic muscle myocalciun protein I pair of nonST section jointly raises the acute coronary artery synthesis of draft the prognosis value the research Am Heart J .2004,14(7):6324 晨红.吗啡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病死率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4,8(4):11 版5 孙志军.治疗 OSA可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4,8(19):11 版6 王萍.心血管疾病的现代护理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3,11(20):9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