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宿州市埇桥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农林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968602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宿州市埇桥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农林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宿州市埇桥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农林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宿州市埇桥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农林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宿州市埇桥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农林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宿州市埇桥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农林学专业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宿州市埇桥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摘要 总结了埇桥区耕地地力评价与等级分布,分析了该区粮食增产存在的问题,并从改善耕地地力及进行土地流转等方面探讨了该区的粮食增产潜力,指出了埇桥区的粮食增产还有很大空间。 关键词 耕地地力;粮食增产潜力;问题;增产措施;安徽宿州;埇桥区 20 世纪 80 年代初,埇桥区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全面总结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较详细地分析了埇桥区的各种土壤类型,对当时的土地平整、化肥的施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配方施肥、提高粮食产量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二次土壤普查之后,埇桥区非常重视耕地地力调查,结合农业综合开发,进行土壤养分普查,根据土壤养分普查

2、成果,埇桥区土肥站在全区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配方施肥、优化配方施肥、平衡配套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推广工作,为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1 埇桥区耕地地力评价与等级分布 2009 年,埇桥区开展了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充分应用了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资料、土地利用详查资料、测土配方施肥资料等,调查了旱地、水浇地等耕地的立地条件和生产管理情况,采集了土样、植株样,分析了土壤养分、土壤物理状况等,对耕地的地力、肥力进行了评价。 根据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与综合指数法,全区地力可以分为 5 级1。全区土地总面积 2 868 km2。其中耕地面积约为 143 91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3、50.18%。其中将耕地农作物年平均产量在 13 500 kg/hm2 以上的归为 1 级地,面积 16 207.1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 11.4%;将耕地农作物年单产在 12 00013 500 kg/hm2 的归为 2 级地,面积 33 932.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 23.9%;将耕地农作物年平均产量在 10 50012 000 kg/hm2 的归为 3 级地 ,面积 43 432.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 30.6%;将耕地农作物年平均产量在 9 00010 500 kg/hm2 的归为 4 级地,面积 17 693.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 12.5%;将耕地农作物年平均

4、产量在 9 000 kg/hm2 以下的归为 5 级地,面积 30 817.1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 21.7%。4 级地在埇桥区的每个乡镇也都有分布,灌溉条件比较差,排涝能力也差。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一般且不平衡。3 级地是埇桥区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力等级,在全区范围也都有分布,灌溉条件一般,排涝能力也一般,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中等。2 级地分布广泛,全区各乡镇都有分布,灌溉条件、排涝能力都比较好。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中等。因此,采取措施提高耕地的等级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若措施得当,2级以下等级耕地都有上升的可能。其中 5 级耕地在全区耕地中所占比例较多,该等级灌溉条件、排涝能力也差,保水保肥以及缓

5、冲能力弱。要使粮食年平均产量增加 1 500 kg/hm2,可使地力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提高 1 个等级,使 5 级地改良成4 级地,23 级地改造成 1 级地。 2 埇桥区粮食增产存在的问题 通过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埇桥区的耕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用轻养,用养失调;二是土壤养分不合理,磷、钾含量中等,有机质较缺,微量元素极缺;三是耕作土壤中以砂姜黑土面积所占比例较大,导致单位面积产量低,效益差;四是水利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较差,易旱易涝。 这些因素导致埇桥区中低产田的出现,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埇桥区耕地土壤的2中低产田面积有 91 942.8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 64.8%。中低产田类型2

6、主要有:一是障碍层次型。面积 30 065.3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 21.2%。主要分布地区是中北部和东北部等地。该地区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由于雨水下渗,黏粒下移,黏粒的淋溶聚集过程较为强烈,形成黏盘层。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分布在朱仙庄、大店、栏杆、永安、时村等乡镇。二是渍涝排水型。面积 43 305.1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 30.5%,主要分布在汴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和北部地势较低的地区,由于该地区河流较多,加上地势低洼,农田水利年久失修,大部分的排水设施老化甚至不能使用,在夏秋雨季造成积水严重,土壤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较高,易造成渍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部大营、蕲县、桃园

7、、北杨寨等乡镇和北部的夹沟、支河、解集、时村等乡镇。三是盐碱耕地型。面积 18 572.4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 13.1%,主要分布在沿新汴河一线的乡镇。该地区由于是黄泛平原冲积区,地势低洼,成土母质颗粒细密,造成地下水排水不畅且埋深浅。在蒸发作用下,地下浅层水经毛细管输送到地表被蒸发掉,毛细管向地表输水的过程中,把水中的盐分带到地表。水被蒸发后,盐分就留在了地表及地面浅层土壤中,这样积累的盐分多,就造成土壤盐碱化,使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主要分布在汴河、城东、朱仙庄、大店、苗安等乡镇。 3 埇桥区粮食增产措施 结合埇桥区粮食生产实际,以及不同等级耕地中存在的障碍因素,通

8、过合理的改良措施可以使地力较低的耕地向地力较高的耕地转变,从而提高耕地的生产力,使埇桥区总体的粮食产量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3.1 改善地力 一是发展井灌和喷灌。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灌排工程配套,达到大、小、毛沟相通,并要做好分段截流工作,充分发挥地上地下水源丰富的优势;做到沟河相通,能灌能排,充分发挥水利资源优势,提高工程效益,扩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灌排兼顾,根除旱涝威胁;二是深耕深翻。对质地偏砂偏黏的砂土和淤土,除积极增施有机肥料外,还要有计划地进行深耕深翻及客土改良,翻砂压淤和翻淤压砂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尽量不使用旋耕机旋耕土壤,

9、还要逐年加厚耕作层,熟化土壤,增加土壤库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养分的有效性。三是积极推广“养、种、积、制”的肥料工作四字方针。努力大办沼气,推广省柴灶,节省大量桔秆进行过腹或直接还田,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四是多发展林牧业。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培肥土壤。 总的来看,通过不同地力的改良利用,埇桥区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全区的粮食生产都以达到一级耕地粮食生产水平为目标,即 25 级地均转变成1 级地。可实现粮食增产分别为:5.09 万、13.02 万、7.95 万、18.48 万 t。因此埇桥区目前粮食可增产空间为 44.54 万 t。 3.2 进行土地流转

10、 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武器和可靠保障。农业用地可以通过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方式出让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最直接的效应是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土地粗放经营现象,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粮食产量3-4。 但目前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了各地农业结构调整,束缚了农村经济3发展,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是埇桥区农民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埇桥区近年来积

11、极推行土地流转,扶持有能力、有技术的专业大户、农场对周边耕地进行流转。将较低等级的土地流转给那些地力较高的专业大户以及种田能手,不仅可以提高地力,还可以增加收入。可在相邻村之间成立合作社,进行不同地力土地之间的流转,耕作制度相近以及区位较近,可以便于统一化的耕作和管理,如进行统一的播种、耕作、施肥、虫害管理等。这样既可以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区域化的种植,节约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收入,同时又使那些不愿种地、想外出务工的农民,可以获得土地租金以及外出打工的双重收入。截至 2008 年底,全区共流转土地 8 066.67 hm2,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粮食产量,带动了整个埇桥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12、,同时培养出一批高技术水平的种地高手,充分调动了农民集体化经营模式的积极性。在埇桥区,以乡村为单位,将各村中的的 35 级耕地分别租给周边的专业大户、农场等进行经营,假使耕地的级别分别提升 1 个等级,这样整个埇桥区 1 年的粮食产量可增加 18.87 万44.54 万 t,农民的年平均收益按 9 000 元/hm2 左右计算,这种土地流转形式可使埇桥区拥有中低产田的租赁者每年至少共可以获取 5.2 亿元的利润,承包大户年人均种植纯收入为 2.0 万2.5 万元,是当地一般农户的 10 倍。可见,这种不同等级耕地之间的租赁所取得的效益差异是显著的。同时这种不同耕地地力的土地若参与投资性土地流转

13、(即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后)还可以取得以下几笔收入:一是土地股份分红:是农民把自己承包地的承包权作价折股参与开发,农户自己承担税费,每年每股(666.7 m2)800 元左右(不同等级耕地所得收入是不同的);二是在农业公司打工种田(当地称为在自己的田里为农业企业打工),每天 4060 元不等,以平均 50 元/d、每年打工 200 d 计算,可得 1 万元;三是“富民合作社”(投资性置业股份合作社)年终分红 3 000 元左右;以上 3 项合计 1.38 万元。 在埇桥区实行不同地力土地之间的流转,其意义深远,在降低农业投入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同时也为那些外出务工人员谋取了额外的利

14、润。此外,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相应的土地流转政策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土地流转模式是实现土地顺利流转的必要要素,农村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形成安全的产业生产模式。 4 结语 在结合埇桥区目前粮食的生产现状以及耕地地力的不同分级,从改善耕地地力以及土地流转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埇桥区的粮食增产。可见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土地的改良利用,以及科学施肥,培肥改土,提高耕地的肥力水平,同时将农村较分散的土地集中,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埇桥区的粮食增产还有很大的空间。 5 参考文献 1 蒋瑜,许涛,苏仕龙,等.河池市耕地地力等级及中低产田(地)指标评价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4):349-353. 2 李恩泽,刘海凤.关于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标准问题的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2,11(2):16-18. 3 孙思.浅淡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09(7):32-33. 4 许连君.基于土地规模经营的农用流转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429-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