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急性乌头碱中毒148例的救治分析【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968595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急性乌头碱中毒148例的救治分析【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急性乌头碱中毒148例的救治分析【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急性乌头碱中毒148例的救治分析【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急性乌头碱中毒148例的救治分析【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急性乌头碱中毒148例的救治分析【医学专业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性乌头碱中毒 148 例的救治分析【摘要】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方法 对我院急诊救治的 148 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8 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中,发生心律失常 104例占 70%,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 56 例占 53% ,后者 48例占 47% 抢救成功 142 例,死亡 6 例 。结论 抢救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患者,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改用普罗帕

2、酮或胺碘酮。乌头碱中毒 如果早期及时救治,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 【关键词】 乌头碱 中毒 心律失常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rrhythmogenic aconitine poisoning rescue experience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improving success rate. Methods: 148 cases of 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rrhythmias caused by aconitine poisoned patient

3、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148 cases of aconitine poisoning caused by cardiac arrhythmia in 104 cases of arrhythmia 7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s, the former accounting for 53% of the 56 cases, 48 cases of which 47% rescue Success o

4、f 142 cases and 6 died. Conclusion: The rescue aconitine poisoning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atropine can not rely solely on the vagus nerve to lift the over-excited, low pacemaker inhibition to improve sinus rhythm and the excitement of antiarrhythmic effect 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should be

5、Timely application of lidocaine, if not well controlled in time to switch to propafenone or amiodarone. Aconitine poisoning in a timely manner if the early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Key words】aconitine poisoning arrhythmia 乌头碱类(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等乌头属Aconitum) 中草药常被用

6、于治疗跌打损伤、抗风湿及温补等。乌头碱类植物内含乌头碱,常因炮制不当或用量过大而致中毒,重者甚至死亡。其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循环系统和中枢系统等,而在循环系统方面最主要的是室性心律失常。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会有生命危险;如治疗得当,患者短时间内可痊愈。我市处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高海拔地区,乌头碱类中药常被广泛应用于抗风湿等,因而中毒也时有发生。现就我院自 2005 年 1 月至 2010 年 5 月共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 148 例。 发生心律失常 104 例占 70%; 死亡 6 例占 4%。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8 例中男 95 例,女 53 例;年龄 1

7、871 岁;平均 46 岁。服用含乌头碱的中草药中毒 58 人,患风湿、类风湿服用草乌药酒中毒 47 人,两起餐厅内食用未煮熟的草乌中毒 21 人,直接服用生草乌中毒 9 人,误服“一枝蒿”药酒中毒 8 人,自杀服用“一枝蒿”药酒中毒 5 人。中毒药物制剂及服用量:服用2中草药汤剂 50100ml 58 例;服用草乌药酒 510ml 32 人;1020ml 15 人;食用未煮熟草乌 515g 21 人;服用“一枝蒿”药酒 1020ml 5 人,2030ml 3 人,20200ml 5 人;服用生草乌 35g 6 人,大于 5g 3 人。服药至发病的时间 30 分钟3 小时。 1.2 临床表现

8、患者出现口唇、四肢麻木、腹痛、恶心、呕吐 92 例;头昏、胸闷、憋气、四肢冰冷、血压下降 36 例;视物模糊、意识障碍 14 例;昏迷 6 例。 1.3 心电图特点 在 148 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 104 例占 70%;每例患者均有 13 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最为常见。见表 1 2 救治措施 2.1 所有患者均给以催吐、洗胃、输液、能量合剂等促进毒物排泄,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其中 94 例患者静注阿托品每次 0.52mg,3060min/次,总量 410mg,以个体化用药及消除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症状为准。36例应用利多卡 100400mg。应用胺碘酮 2

9、0 例,首次 150mg 静注,1020min 后可重复, 5%GNS250ml+150mg 静脉点滴,应用普罗帕酮 8 例,应用异丙肾上腺素5 例,应用 25%硫酸镁 5 例,应用 10%KCL 17 例,使用电除颤 3 例, 2.2 治疗结果 因室颤死亡 3 例,尖端扭转性室速及结性逸搏伴室内差死亡3 例总计 6 例占%,治愈 142 例,住院 25 天,平均 3 天。 3 讨论 乌头(草乌头、川乌头及雪上一枝蒿)含有乌头碱(C34H47O12N) 、乌头次碱、乌头碱甲和乙、及塔拉地胶等生物碱1,毒性主要来自乌头碱。乌头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故含乌头碱的药酒中有较高浓度的无头碱。

10、乌头性温,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消炎等功效,民间用途甚广。我省地处高海拔地区,秋冬季常有人服用草乌或含乌头碱成分的中草药以祛风、散寒,散在中毒者时有发生,而集体中毒则较少见,近年来,曾发生两起,均在服药后 30min1h内发生中毒。在当地行政部门的积极介入下,经药理、毒理研究证实为急性乌头碱中毒,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 乌头碱中毒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两方面,对中枢及末梢神经先兴奋后麻痹,出现一系列胆碱神经 M 样症状和 N 样症状。其对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但以室性为主,本组 148 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中,发生心律失常 104

11、 例占 70%,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 56 例占 53%。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2,3。 乌头碱中毒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机理是多方面的,一是中毒剂量的乌头碱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脏,抑制窦房结及传导系统的兴奋,增加浦氏纤维的兴奋性,产生快速异位节律,如形成室早、尖端扭转型室速和室颤,这是乌头碱中毒的主要原因。二是乌头碱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使受损心肌 ATP 生成障碍而损伤心肌细胞膜系统,从而影响了细胞外离子主动转运,使受损心肌自律性异常,易诱发触发活动 出现各种严重的心律紊乱4,因此抢救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应用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

12、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应该及时补充各种电解质,因为急性乌头碱中毒后由于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易致电解质的丢失,造成单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至于乌头碱中毒可引起心房纤颤。其机制主要是迷走神经3过度兴奋致心房肌相对于绝对不应期缩短,易于发生折返运动所致5,故应用阿托品有效。从中毒的机制来讲,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靠应用阿托品以解除对迷走神经的抑制来达到治疗目的,疗效较差,而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及胺碘酮。在本组病例中应用利多卡因 36 例,24h 用量 400mg1000mg,其中因疗效不佳改用胺碘酮 20 例,改用普帕酮 8 例

13、,均得到较好空制。提示对乌头碱中毒所致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如用利多卡因不能很好控制病情的情况下可及时应用普罗帕酮及胺碘酮。不失为一较好选择。 本组病例中死亡 6 例,全部为散发且服用生草乌及“一枝蒿”药酒量较大者,加之由于送入时间较晚,发生反复室颤经电击除颤 20 余次无效死亡;而两起集体中毒事件中 21 例患者由于及时救治,未发生一例死亡。由此可见,乌头碱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类型较多、变化较快、病情较复杂,严重者可至死亡,但如果早期及时治疗,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1艾路,孙莹,张宏桂. 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0(6):417. 2张玉文,赵长详.乌头碱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J.实用内科杂志,1998,4:102. 3 周永红.25 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总结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2):95. 4曹占勋. 急性草乌和川乌中毒 10 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6):371. 5安效声,陈涛,安豫,等.川乌药酒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J. 临床心电学杂志,1999,8(3):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