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思考【学科教育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968591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思考【学科教育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word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思考【学科教育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思考【学科教育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思考【学科教育专业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思考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

2、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1.语文活动课的作用 1.1 有助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翼齐飞;语文活动课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地把语文教学的审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来。比如在诗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可以开展配乐诗朗诵,或者是一次为诗配画的比赛。这都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的语言这个工具的基础上从人文精神方面进一步深化。 1.2 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弊病就是不利于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在语文活动课中,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艺术作品

3、,有的喜欢看电影和戏剧,有的喜欢写诗歌散文,有的喜欢辩论、朗诵、演讲,而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正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知识能力缺陷有目的加以锻炼。有的学生可能在听说方面的能力较差,那在语文活动课中通过教师的诱导鼓励他参加演讲比赛。有的学生在写作方面不足,就动员他参加校园文学社,使学生在语文的缺陷方面得到锻炼和补充。 1.3 有助于促进思维的多样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指向多是一种求同思维,而语文活动课中更多是要求学生发挥求异思维,限制求同思维的负面作用,从各个角度出发,寻求多种答案和结局。比如在初一皇帝的新装课本剧的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选择

4、了为其加上结尾。学生们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剧本,骗子的结局各不相同。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假设于勒成了富翁,当他回来时又会怎样。同学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2.开展语文活动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 。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2.2 必须

5、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2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2.3 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层层深入,通过语文活动课这座桥梁,将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使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