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半期测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964417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半期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半期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半期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半期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半期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半期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半期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川高县中学 2012 年八年级地理半期考试(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 1 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 1 分,共 40 分)1、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12 月 20 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胡锦涛主席亲赴澳门参加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祝愿澳门和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据此回答 23 题:2、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A、省、市、县 B、中央、省

2、、县 C、省、县、乡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3、与澳门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台北 C、昆明 D、家统计局 09 年 2 月 26 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08 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 132802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45.7,男性占总人口的 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 7.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 46 题:4、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C、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5、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资源紧缺 劳动力不

3、足 环境破坏 就业压力大 住房困难A、 B、 C、 D、6、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 D、0等温线7、 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风影响8、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南、西南、西北部地区 B东北、东南、西南部地区C东北、西北、东南部地区 D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9、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下图为我国沿 32N 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 1

4、011 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A 是第三级阶梯 B、 所表示的山脉走向相同CB 所在的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所在的地形区夏季多泥石流灾害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所在的地形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A 所在的地形区夏季气温比 C 所在的地形区高C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所在的地形区年降水量在 400 毫米以下读我国东部“1 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 12-15 题:12、图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A、南北 B、东西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13、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 )A、48 B、40 C、32 D、2414、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

5、的是( )A、都注入太平洋 B、都属于外流河C、冬季都有结冰期 D、汛期都集中在夏季15、从图可知,1 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A、黑龙江 B、内蒙古 C、广东、广西 D、海南、台湾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6、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东北平原17、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18、下列地势变化及示意图中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19、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

6、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对比图,请你根据这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 A、 B、C、D 四幅图河流流量代表长江的是( )20、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的原因是( )A东南沿海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 B东南沿海地区纬度低,气温高C东南沿海地区根本不受冬季风影 D东南沿海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大读“四川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 ,回答 2122 题:21、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2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A、属于平原地区 B、年降水量稀少C、以水稻种植为主 D、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长 江黄河甲乙东部 1 月等温线图太平洋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323、解

7、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A、兴建水库 B、节约、保护水资源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水价2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C南方的山地、丘陵 D北方的高原、山地25、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北方地少水少 C南方地少水多 D北方地少水多26、读右图,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形复杂多样,盆地面积广大 D地形复杂多样,高原面积广大读漫画“小草的哀求” ,完成 1213 题。27、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

8、破坏 D酸雨污染28、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发生于我国的(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东北和西南地区29、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旱地 B林地 C草地 D水田30、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31、造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土壤因素 D交通运输32、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A.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B.努力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C.进口农产品,满足人民生活需

9、要 D.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走“科技兴农”之路33、按生产产品的不同,工业有重工业和轻工业之分。下列工业部门,属于轻工业的是()A机械工业B食品工业C石油化工D钢铁工业34、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下说法哪个是对的?()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C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D工业生产水平对农业影响不大35、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你认为下列哪个地区最适宜发展制糖工业呢?()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36、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A煤、铁资源丰富 B劳动力充足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D农业基础好37、发展高新技术产

10、业依赖的主要条件是( ) 。 A、资源丰富 B、环境优越 C、科技力量雄厚 D、交通便利38、我国陆地领土面积为()A.37 平方千米B.37 万平方千米 C.960 平方千米 D.960 万平方千米39、我们家乡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440、你所在学校的农作物熟制为( )A一年三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一年二到三熟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 分)(1)2011 年 11 月 1 日 5 时58 分 07 秒,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酒泉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2)2011 年 11 月 18 日 9时

11、 32 分, “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选择该地着陆的有利地形条件是 ( ) 。A地势平坦 B雪山连绵C.千沟万壑 D地面崎岖(3)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位于四大工业基地_工业区。(4)工业基地水资源短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 ) 。A防治水污染 B兴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5)连接工业区的南北铁路干线是_。 (6)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7)10 万吨煤从工业区的港口运往工业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_ 。22、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 ,分析回答问题。 (共 12 分)(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

12、向_(填:相同或相反) ,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气候。(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季节) ,其水汽来源于_洋和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3)冬季,我国盛行_风和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灾害性天气) ;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填:大或小) ,主要原因夏季 冬季太 平 洋太 平 洋印 度 洋 印 度 洋东南风风南西风向 风向5是_。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内容 土地 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 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 5.4 17.526.2 3.54材料二: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1)山脉A以西存在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2分)(2)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因素之一。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_。(2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