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七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622629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七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七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七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七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七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七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七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号题号选择题语言表达题阅读作文卷 面总 分得分题号123456789答案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霎(ch)时 犄(j)角 祷告(do) 脸颊(xi)B粼粼(lnln ) 诀别 (je) 姊妹(z) 荫蔽(yn b)C.分歧(q) 瘫痪(tn hun) 树杈(ch) 熬(o)夜 D.锤(chu)打 菡(hndn)萏 徘徊(hu) 絮絮(x)叨叨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祷告 并蒂 各得其所 翻来复去B.脸颊 决别 爆怒无常 絮絮叨叨C捶打 荫蔽 形影不离 水波粼粼D分岐 委曲

2、 满不在乎 喜出忘外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B. 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C.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D.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开封的空气更加清新。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A景物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1)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2)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3)“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4)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3、,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5、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A. 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B. 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C. 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D. 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7、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填写序号)A.各得其所 B.自作主张 C.絮絮叨叨 D.不可抗拒(1)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合适的安顿。( )(2)说话啰嗦,来回反复地说。( )(3)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4)做事不与

4、别人商量,擅自处置。( )8、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 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 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

5、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C.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选自东方少年,本文原题为“后悔” 。D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题。(6分,每小题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6、门不顾。11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1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二 阅读散步,回答1318题,(16分,每小题2分)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

7、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

8、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 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9、,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3、下列哪个细节表现我对母亲的孝敬(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C、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D、“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14、“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C、表现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D、母亲想看看荷塘美丽的景色。15、对“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冬天很冷,许

10、多老人都无法度过。B、“熬”是忍受艰苦的生活之意,融入了作者对母亲含辛茹苦的感激。C、写出了儿子的愧疚,没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D、写出了日子的漫长,春天来得太迟,有度日如年之感。16、“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第卷表述题(共64分)三 语言运用(10分)19、根据课文原文用成语填空。(6分)(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_.(2)我们俩_,

11、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3)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_的力量。(4)我想chi散一家人,分成两路,_,终不愿意。(5)她却_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6)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_呢?20、修改病句。(2分)即使日本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21学校要求同学们在食堂排队打饭,你是值日生,负责监督同学,不允许插队。这时你发现自己的好朋友笑嘻嘻地望着你,并把自己的碗和饭卡交给已排到前排的同学,你会走上去怎么说服他(她)?(2分)四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22-27题(12分)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12、,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1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

14、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22、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B、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C、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