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市县网络医院云医院的建议

上传人:doc****iu 文档编号:89609325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市县网络医院云医院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设市县网络医院云医院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设市县网络医院云医院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设市县网络医院云医院的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市县网络医院云医院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市县网络医院云医院的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市县网络医院云医院的建议*市民健康网项目以信息化为支撑,充分整合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管理、医疗保障、综合管理等各方面的应用,持续完善全过程、全人群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同时结合互联网+医疗的思路,借助移动互联等技术,根据个体全生命周期不同的健康需求,提供在院内院外享受的各类健康服务及个性化健康管理,实现卫生服务的线上、线下有效整合,采用新技术创新探索行之有效的卫生公共服务管理新模式。 一、*市卫生信息化现状 (一)医疗服务应用体系 采用“技术科技”手段,*市多层次多角度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应用体系建设。第一是扩大优势医疗服务半径,建立区域影像、检验中心、心电会诊中心,建立双向转诊系统,整合电

2、子健康档案信息总线,患者信息通过健康档案跟着病人信息同源流转,形成上下级联动的诊断管理模式。第二是改善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建立*市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总线,不仅收集患者的基本诊疗信息,同时收集患者的客观检查信息。通过电子健康档案浏览器,医生在诊疗时,可以跨院调阅病人的历史信息,还能够调阅影像、电生理等检查的原始图形数据,作为医生诊断的辅助参考。第三是优化就诊服务流程,全面实施公立医院“先诊疗,后付费”、门诊医技一站式预约服务、市级医院增设自主服务终端(提供给自助挂号、病历卡发放、报告打印、缴费等),减少门诊就医环节,使患者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服务。 第四是以推进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审为契机,提升医院

3、信息化水平,改善市民就医体验。二级医院按三级电子病历、三级医院推进五级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建成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移动心电系统、移动门诊输液闭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二)健康一卡通应用体系 *市委市政府启动市民卡工程,截止至今*市市民卡发卡量超过X万,发卡人群覆盖全市户籍人口及部分常住人口。*市民卡的应用范围包括政务应用、公共事业应用、商业应用和金融应用四大领域。“市民卡”系统和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均实现了对接,信息以卡号为主索引,一方面实现了健康档案信息和社会保障信息的整合、交换共享,另一方面实现了医疗健康服务功能的全面整合,如医疗过程中的身份识别、健康档案调

4、阅健康服务、农合/医保实时刷卡报销。后续持续提升健康功能的应用价值。 (三)公众服务应用体系 采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公共服务应用体系。第一是依托市民健康信息网创新性打造“三网一线”预约服务体系,依托省挂号网、健康网、市民网、X便民热线,手机应用、窗口、诊间、亲友代约等多渠道为患者提供分时段预约服务。二是建设互联网手机应用、微信、微博等应用系统,方便市民随时随处通过多渠道获取电子健康档案、预约挂号等医疗卫生服务。 三是实现“上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核心价值,市民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网提供的信息对自我健康状况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实现疾病早期预警,树立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主动管理自身健康。(四)公共卫生应用体系

5、*市将电子慢病档案、老年人档案、妇幼档案等真正应用到实际业务工作。一是依托平板电脑,建立了先进、便于携带的随访系统,提供详尽的随访资料,支持实时录入,给慢病、妇幼等需要上门随访的工作带来方便;二是形成了健康档案居民自我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管理,疾控、妇幼等业务部门专项管理的多链管理体系;三是通过系统对老年人进行了体检管理和健康评估管理,体检信息和健康评估信息均能够通过健康档案进行调阅。 四是推动了公共卫生服务前移,直接通过互联网,将公共卫生服务前移至居民家中,并结合相关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健康监测。二、典型案例:宁波市互联网+医疗模式 宁波市卫生局与东软熙康共同签

6、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联手打造中国首家城市云医院即宁波云医院平台,开创 “云+端”、OXO的医疗服务模式。 宁波市第一家城市级的云医院正式对外发布。目前在线注册的医生不仅涵盖大型三甲医院的主任专家,同时也将计划将各个地区的社区医生纳入到整个云医院的体系当中。通过云医院,社区医生可以借此平台向三甲医院的主任专家借鉴经验,帮助周围社区的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同时一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的患者,也可通过云医院的平台来对自身健康体征数据进行管理,规避发病风险。 利用优势平台,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疑难杂症案例的机会,并且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医疗数据,这是吸引医生加入云

7、医院的关键因素之一。当然后期随着项目推进的逐步深入,将引进一定的薪酬管理制度,来激励医生更好的投入到为患者的服务当中,探索一条OXO模式的医疗服务道路,打通线上线下的优势医疗资源,跳过繁琐的就诊流程与高昂的医疗费用,通过远程医疗构建一个协同医疗的闭环,这就是一个协同医疗的医联体,让更多医生患者受益。 宁波的云医院不同于传统医院模式,在线上是一个虚拟医院,线下则是一家混合所有制医院。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既能实现门诊、住院、检查、体检的预约服务,又能实现定制的健康管理和咨询。云医院的医生可提交申请正式成为在线医生。值得一提的是,在线医生的服务费用按其资质进行定价,并根据患者的评分进行动态调整,若

8、患者满意度下降到一定水平,在线医生将自动退出。而居民则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医生,购买其咨询服务,授权医生调阅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 网上诊疗将分为两种模式:网上直接问诊、到社区医院向云医院问诊。网上就诊通过视频进行,医生诊疗结束后,开具电子处方,患者凭处方通过网络药店直接下单由药店工作人员送药上门,或者到特定药店凭身份证付费取药。而患者到社区医院就诊时,由该社区医生负责联系云医院医生,再根据云医院医生的建议,作出诊疗处理。 对于这种针对特定人群实现规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并通过网上支付和网上药店,方便居民足不出户购买高品质医疗服务的智慧健康发展模式,这是对传统医疗的一个颠覆。 三、关于建设*市“云医院”的设想 通过学习宁波市“云医院”建设的经验,根据*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社区服务中心,镇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专科医院联网,共建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卫生信息共享,分级诊疗 新的技术可以将医生与患者面对面转为线上、线下集合,可以把治疗为主,变成预防、康复为主,可以将以医生为中心的局面,变为家庭、社区、医院三位一体的服务场景。建立的区域心电、影像、检验,病理等多会诊中心,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提高辅助检查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真正为市民营造了家门口就能享受市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的就诊环境。减少农村患者在市区与镇区间的来回奔波,更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