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89590144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台区2019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化学1.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表演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BCD刺绣打树花剪纸织锦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图案将熔化的铁水泼向空中,迸溅出火花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提花机织出图案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从微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仅仅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详解】A.刺绣并未生成新的化学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A;B.将熔化的铁水泼向空中,空中铁水会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迸溅出火花,

2、故选B;C.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没有新的化学物质生成,故不选C;D.用提花机织出图案并未生成新的化学物质,故不选D;答案:B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作用下,醇脱水生成烯烃B. 乙醇可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乙醇与水形成了氢键C. 油脂碱性水解所得高级脂肪酸钠盐常用于生产肥皂D.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在酸作用下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详解】A. 在氢氧化钠醇溶液是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必要条件,在此条件下醇不能脱水,醇脱水需要浓硫酸做催化剂,控制一定温度,故选A;B. 乙醇、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氢键的存在使乙醇的溶解性显著增强,故不选B;C. 肥皂的

3、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它可通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后盐析得到,故不选C;D.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在酸作用下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故不选D;答案:A3.下面是丁醇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沸点及熔点如下表所示:异丁醇叔丁醇结构简式沸点/108823熔点/-1082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2-甲基-1-丙醇B. 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6C. 用蒸馏的方法可将叔丁醇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D. 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得到同一种烯烃【答案】B【解析】【详解】A. 醇的系统命名步骤:1.选择含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其所含碳

4、原子数称为某醇;2.从靠近羟基的一端依次编号,写全名时,将羟基所在碳原子的编号写在某醇前面,例如1-丁醇CH3CH2CH2CH2OH;3.侧链的位置编号和名称写在醇前面。因此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2-甲基-1-丙醇,故不选A;B. 有几种氢就有几组峰,峰面积之比等于氢原子个数比;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16,故选B;C. 根据表格可知,叔丁醇的沸点与异丁醇相差较大,所以用蒸馏的方法可将叔丁醇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故不选C;D. 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均得到2-甲基丙烯,故不选D;答案:B4.以CO2和Na2O2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O2,实验装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5、的是A. 装置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B. 装置的作用是干燥O2C. 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D. 装置、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答案】C【解析】【分析】实验原理分析:二氧化碳通过U型管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和没有反应的二氧化碳通入碱液洗气瓶除二氧化碳,可增加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除尽,在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氧气,最后收集;【详解】A.装置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用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故不选A;B. 装置中盛有浓硫酸,作用是干燥O2,故不选B;C. 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选择装置b,故选C;D. 装置、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除尽,故不

6、选D;答案:C5.关于下列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B. 实验1,由喷泉现象可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解速率快C. 实验1,烧瓶溶液中的含氮微粒有:NH3、NH3H2O和NH4+D. 实验2,加热过程中温度和c(NH3H2O)对NH3H2O电离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答案】D【解析】【详解】A.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17,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根据密度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故不选A;B.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一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且溶解速率快,可以形成较大的压强差,所以可以做喷泉实验,故

7、不选B;C.烧瓶溶液中存在NH3+H20NH3.H2ONH4+OH-,因此含氮微粒有:NH3、NH3H2O和NH4+,故不选C;D.因为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加热过程中会让NH3H2O分解,c(NH3H2O)减小使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由题中信息可知,加热后溶液的红色变浅,说明温度和c(NH3H2O)对NH3H2O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不一致的,故选D;答案:D【点睛】易错选项D,要综合分析NH3H2O的不稳定性对其浓度的影响,以及浓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影响。6.下列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 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CH

8、3COOC2H5 + NaOH =CH3COONa + C2H5OHB. 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CH3COO + H2O CH3COOH + H+C. 由实验、推测,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乙酸乙酯萃取了酚酞D. 中红色褪去证明右侧小试管中收集到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答案】C【解析】详解】A. 由于产物CH3COONa水解可使溶液显碱性,不可能使溶液红色褪去,故A错误;B. 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CH3COO+ H2OCH3COOH + OH-,故B错误;C. 中由于CH3COONa溶液水解显碱性,会使溶液变红,而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中的下层溶液中没有酚酞,综合考虑、推测,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乙酸乙酯

9、萃取了酚酞,故C正确;D. 溶液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1)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同时乙酸过量;(2)乙酸乙酯萃取了酚酞,故D错误; 答案:C【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分析对比能力,易错选项D。7.Fe3O4中含有、,分别表示为Fe()、Fe(),以Fe3O4/Pd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NO2,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P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 - 2e 2HB. Fe()与Fe()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C. 反应过程中NO2被Fe()还原为N2D. 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流程为(1)氢气

10、失电子变为氢离子,Fe()得电子变为Fe();(2)Fe()得电子变为Fe(),NO2被Fe()还原为N2。如此循环,实现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NO2的目的,总反应为3H2+2 NO2+2H+=N2+4H2O。【详解】根据上面分析可知:A. P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 - 2e 2H,故不选A;B. 由图中信息可知,Fe()与Fe()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故不选B;C.反应过程中NO2被Fe()还原为N2,故不选C;D.总反应为3H2+2 NO2+2H+=N2+4H2O。,用该法处理后由于消耗水体中的氢离子,pH升高,故选D;答案:D8.高分子化合物M的合成路

11、线如下:已知:(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2)反应的试剂和条件为_,B的结构简式为_。(3)D为酯类,以乙醛为原料,写出合成D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4)2 D E + C2H5OH,F中含有醇羟基,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E_ F_G_(5)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答案】 (1). 羰基 (2). 浓硝酸/浓硫酸、加热 (3). (4). CH3CHO+H2 CH3CH2OH2CH3CHO+O2 2CH3COOH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5). (6). (7). (8). 【解析】【分析】线路分析:(1)逆推法,根据C的结构简式和反应条件F

12、e/HCl可知,B到C是硝基还原成氨基,推出B的结构简式,根据B可知A在浓硝酸和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由此推测出A;(2)根据产物M()逆推,可知单体G为,因为F中含有醇羟基,可知是F发生醇消去反应生成G,再联系C()的结构,可知F为,根据F()和C()逆推出E(),因为2 D E + C2H5OH,可知两分子D发生取代反应:2CH3COOC2H5 + C2H5OH,可知D为CH3COOC2H5。整个推断注意仔细观察有机物结构的变化,主要采用逆推法。【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答案:羰基(2)反应为+HNO3 +H2O,因此试剂和

13、条件为浓硝酸/浓硫酸、加热,B的结构简式为;答案:浓硝酸/浓硫酸、加热 (3)乙醛还原成乙醇,氧化成乙酸,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乙酸乙酯)和水,合成D的化学方程式CH3CHO+H2 CH3CH2OH2CH3CHO+O2 2CH3COOH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答案:CH3CHO+H2 CH3CH2OH 2CH3CHO+O2 2CH3COOH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4)由上面分析可知:2CH3COOC2H5 + C2H5OH,E为,F为,G为;(5)反应为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为硝基还原为氨基,属于还

14、原反应,反应为乙酸乙酯发生分子间取代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属于消去反应属于加聚反应,因此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答案:【点睛】本题主要是逆推法的应用,难点是E、F结构式的推测。9.含+6价铬的废水毒性强,对环境污染严重。化工厂常用SO2处理含铬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Cr2O72- + H2O 2CrO42- + 2H+(1)将吸收塔中1mol Cr2O72-与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补全。 Cr2O72-(aq) + _SO2(g) + _ _ + _ +_ H = -1145 kJ/mol(2)其他条件不变,研究吸收塔中pH对反应的影响。pH246Cr(+6)最大去除率99.99%达排放标准99.95%达排放标准99.5%未达排放标准时间30 min35 min45 min由上述数据获得的结论有_。实际工业生产控制pH = 4左右的原因是_。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a.该酸性含铬废水中一定含有CrO42-,pH越大其含量越高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吸收塔中反应的K增大,有利于除去Cr(+6)c.理论上看,SO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