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89589577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平二模历史2019.51.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魏国人李悝、楚悼王任用卫国人吴起、齐威王任用齐国人邹忌、秦孝公任用卫国人公孙鞅、韩昭侯任用郑国人申不害,实行变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变法成为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各国推行均田制为变法提供基础变法有利于加强周天子力量人才的流动推动了各国社会变革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说明变法成为当时社会发展潮流,故符合;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排除;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是要废除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生产关系,动摇奴隶社会统治秩序,不利于维护周天子力量,排除;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人才的流动推

2、动了各国社会变革,故正确。故选组合,排除ABD,选C。2.汉初,刘邦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同姓王国保卫中央政权,于是分封同姓诸侯,以保卫中央。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把王国土地户口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此后诸侯王的子孙都得以成为列侯。汉武帝的做法A. 与刘邦一样扩大了王国势力B. 是“无为而治”政策实践C. 体现出强化中央政权理念D. 为中外朝制度奠定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是要分割王国势力,解除对中央的威胁,排除A,选C;汉武帝的做法是需求积极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办法,不属于“无为而治”的政策实践,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管理问题,而非

3、中央官制问题,排除D。3.下图名为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收入额,据此图可以得出A. 北宋海外贸易收入一直上升B. 南宋海外贸易收入额整体更高C. 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 海外贸易收入是两宋主要财源【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北宋海外贸易呈现上升趋势,但海外贸易收入额也有下降的年份,排除A;由材料来看,南宋海外贸易收入额整体比北宋更高,故选B;“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宋朝也不例外,排除C;材料没有比较海外贸易战两宋财源的比重,无法得出D结论,排除D。4.1745年,陕西巡抚陈弘谋颁布劝民领种甘薯谕:“陕省向无此物。陕民亦不知此物之可食而又易生须各官先行觅地试种,或租民地

4、试种。需地亦甚无多。听小民观看。一俟有收,民间见其可食,然后令民依种,自不费力。但不可相强。试成者奖之,不成亦不必问。”这表明A. 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B. 民众普遍抵制新的农作物推广C. 陕西农业发展十分落后D. 政府用行政手段引导农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1745年,陕西巡抚陈弘谋颁布劝民领种甘薯谕”,可知政府用行政手段引导农业发展,故选D。材料无法界定是1745年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的,排除A;B中的“普遍抵制”太绝对,排除B;材料没有比较陕西与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无法得出C结论,排除。5.1861年,恭亲王奕在奏折中称:“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

5、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同时,他也提出“俟八旗学习之人,于文字语言悉能通晓,即行停止”。奕意在A. 揭露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B. 减小旗人学习西方语言的阻力C. 呼吁权臣了解外国的文化D. 激发皇帝研究外国政体的热情【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可见是从外交的实际需要出发宣传学习西方语言,有利于减小旗人学习西方语言的阻力,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对权臣的态度,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清朝皇帝的态度和做法,排除D。6.下图是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画中两个懵

6、懂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出A. 儿童成为新思想传播的主体B. 清政府大力宣扬宪政的思想C. 辛亥革命推动自由观念传播D. 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儿童”喻接受西方思想的先进的中国人而非年幼的中国人,材料中的“老者”喻拒绝接受西方思想问换的冥顽不化的中国人,可见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排除A,选D。材料没有反映清王朝宣扬宪政的信息,排除B;1908年辛亥革命尚未开始,排除C。7.1914年34月间,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讨论了商律商人通例公司条例保息条例国币条例商事公断处条

7、例商会法等,提出了不少修改、补充和实施的意见。该会议A. 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B.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开启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 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的信息,排除A;经济立法有利于规范资本主义经济行为,从而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始于1927年,排除C;材料中的经济立法与反帝斗争没有关系,排除D。8.1978年,自春天起到11月,谷牧、邓小平等12位中国领导人进行了20次出国访问,到访了包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法国、西德、瑞士、丹麦、比利时、日本、新加坡在内的51个国家。据此推断,当时中国A. 仍

8、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B. 开始与不同类型的国家建交C. 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D. 想要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我国领导人加大外事活动,有利于了解国外最新动态,说明国家工作并非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排除A;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我国就注意淡化社会制度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开展与不同类型的国家建交,排除B;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反映我国领导人加大外事活动,是基于要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故选D。9.1701年生效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

9、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丧失继承的资格。”“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 巩固权利法案的成果B. 摆脱教廷对英国的控制C. 推动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D. 约束官吏和大臣的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是进一步明确了对王权的限制,故选A;材料涉及英国教会的独立性,但不属于材料的主旨所在,排除B;责任内阁制度主要涉及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显然与材料无关,排除C;材料主要是约束英王的权力,排除

10、D。10.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二一九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并可以赎买一定数量的份地。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发布了土地法令,规定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两个法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需要两个法令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一九法令”有利于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土地法令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以赎买一定数量的份地”“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可见两个法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需要,正

11、确;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发布了土地法令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排除;“二一九法令”有利于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有利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自由劳动力,从而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故正确;由材料“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可见是要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故正确。故选组合,故排除ABD,选C。11.读下表,下列选项与此时期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原因相关的是,美国19321936年美国财政收支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年份全部的金额收入支出盈余或赤字19321,9244,6592,73519331,9974,5982,60219342,9556,5413,58619353,6096,4122,8031

12、9363,9238,2284,304A. 兴办大量公共工程B. 实施欧洲经济援助计划C. 投资信息技术产业D. 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答案】A【解析】【详解】由表格的时间信息,可知大致处于罗斯福新政期间。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办大量公共工程,国家大量开支造成财政赤字,故选A;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时间不符,排除B;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排除C;北美自由贸易区于1994年宣布成立,排除D。12.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他致力于防止核战争,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此

13、人A. 创造出望远镜B. 发明了蒸汽机C. 提出了量子假说D. 创立了相对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描述的是爱因斯坦。A是伽利略,排除;纽可门发明蒸汽机,排除B;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假说,排除C;1905年,爱因斯坦成功解释广电效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核武器的理论基础,故选D。13.传统是人类智慧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是世代相传的行为方式,是对社会行为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材料一 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它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全书共22937卷,约3.7亿字。它所采古书达七八千种,上自先秦,下迄明初。所收书籍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经

14、书、史籍、工技、农艺、医学、宗教等各种科目。它所收载的书籍一字不易,完全按照原著整段、整篇乃至整部地抄入。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它总计收录书籍10254种,共172860卷,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在纂修过程中,乾隆帝亲自制定采辑著录标准,把全部书籍分成应刊、应抄、应存、应删等不同类别。四库全书各部书目举例经(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卷二十九经部二十九春秋类四春秋繁露史(收录史书)卷四十九史部五纪事本末类平定三逆方略(三逆指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子(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卷一百七子部十七天文算法类二九章算术集(收录诗文

15、词总集和专集等)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别集类存目三王阳明集(1)比较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的不同之处。从“书目举例”中任选二书,分别简述其历史价值。材料二 罗马的法律传统,即便在帝国覆亡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仍构成除不列颠以及其属地以外所有西方国家习惯法的基础。其中一些法律条款仍存活于现代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之中,成为西方文明的一笔重要遗产。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晚期开始广泛流传的基督教,承揽了帝国统一时期的许多政治责任,并在文化上为欧洲文明的统一提供了精神动力。中世纪晚期,人们在攻击、否定教皇政治权威的同时,仍能坚定不移地保持基督教信仰。透过裂变的欧洲,人们仍会感受到一个完整的基督教文明的存在。从15世纪到18世纪,长期屈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