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81534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7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3-7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3-7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3-7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3-7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7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7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三年考情分析,1.从考查的题型、题量看,以选择题为主,只在2009年广东单科试卷中考查了一道非选择题。从考查的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双百”方针及教育成就,科技发展涉及不多。 2.在命题思路上,多以考查知识的迁移识记为主,题干的信息量少,情境材料题较少。,3.纵观各地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大多为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分值在全卷中的比重较少,说明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本单元有很大的命题空间。结合当今社会热点,“落实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等,在科技、教育方面高考的命题空间很大。,核心内容: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教育与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 基本线索: 1、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突飞猛

2、进,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推动经济建设和提高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2、“双百”方针对我国文化学术事业有重要影响,其中经验与教训值得总结。 3、国民教育有较大发展,既促进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又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21世纪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两弹一星”,科技成就,“双百”方针,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现代教育,开创基业,探究道路,迎接挑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一),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第一颗原子

3、弹试爆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1964.10.16,1967.6.17,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一、列举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19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两年多时间,而同样技术发展速度,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星。,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二),1973 年,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成功,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1983 年,我国

4、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 一亿次的计算机。,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9 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2003 年,“神舟” 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载人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神舟” 七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2007年,中国航天员走出飞船舱门迈进太空的第一步,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邓稼先(19241986),中国物理学家;安徽怀宁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普渡大学

5、博士学位,当年返回祖国。他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主要从事核物理等方面的研究。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他去世前中国进行的32次核试验中,在现场指挥试验队工作达15次之多,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中国教育的发展 党和政府科技发展的重视,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决策,二、建国以来的科技特点及原因 1 特点: 2 原因:,坚实基础,根本原因,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有差距,高科技成果突出,成立中国科学院1949,11

6、;发出“向科学进军”口号1956;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8;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863计划”“星火计划1985”“火炬计划1988”,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努力,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1、成立中国科学院(1949、11 院长:郭沫若) 2、制订科技发展远景规划(1956) 把原子弹、火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 制订第二个科技发展规划(1963) 部署导弹、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 3、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 4、 制定“863计划”、“星火计划”,推动科技发展 5、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5),80年代前后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不同目的,1、20

7、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积极发展高科技,是为了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积极推动高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二)明确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 新中国科技有了较全面发展。表现为:建立科研机构,建立科学研究体系;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基础。 为什么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党果断地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时代背景) 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b、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c、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2)第二

8、个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 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取得突破性进展。表现为:第一颗导弹、氢弹爆炸成功、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育成等,(3)第三个阶段:1978年“文革”以后 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新时期。A.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的新春天。 B.1985年,在科学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指导下,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阅读材料:

9、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请回答:据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 (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技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2、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二战以后,科技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系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3、科技使管理日益

10、现代化。科技在管理中广泛运用,使管理实现了科学化。科学与管理相结合,使生产力实现了大发展。 总之,它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必须正确认识的几个观点,(1)新中国科技的世界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以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3)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 (4)科技创造是科学家勤奋钻研的结果,1. (2010江苏模拟)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 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

11、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 ) A. “东方红一号”卫星 B. “神舟5号”载人飞船 C. “神舟7号”载人飞船 D.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2. (2010泉州模拟)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 “神舟5号”载人航天 D. “南优2号”杂交水稻,(1970),(2003),(2007),(2008),1991.12.苏联解体,3(2009厦门质检)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图片展中,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入选的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周恩来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C

12、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题词 4( 2009杭州质检)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因素有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A B C D,5、2008年9月27日16:43,翟志刚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6(2009合肥质检)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

13、色革命”,这是因为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11月4日上午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考察不久前完工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并与科学家座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这项居于世界前列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技术研制成功始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8. 2008年3月29日,“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在中国北京大学世纪大讲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

14、袁隆平先生成为继著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后,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 A航天技术领域的贡献 B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 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D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8(2009泰州联考)“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 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

15、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9. (2009徐州质检)“文革时期,虽然政治运动冲击着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还是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下列各项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有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A. B. C. D.,【探究题】(2010吉林模拟)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毛主席询问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

16、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二 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三 右图是国庆60周年阅兵队列中最 后一个车辆方队洲际导弹方队的图片。 该洲际导弹是我国第二代固体机动洲际导 弹。,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研制原子弹成功的原因和影响。(4分) (2)除了核技术,我国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但对本国意义重大,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试举其中的两例加以说明。(2分) (3)在国庆大阅兵前,有国外媒体担心中国展示战略核武器暗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