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含答案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80436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含答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含答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含答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含答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含答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含答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含答案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届高三四月份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至隋唐臻于完备,历经变革延续至晚清,可谓源远流长。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十分重要,纲纪之整肃、吏治之维护、政治污弊之涤荡多有赖于此,是公正、有效的政治法律秩序得以实现的保障。古代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如何实现的呢?其一,监察权本于天道,又以现实法律(惯例)为其依据,体现了天下整体性价值,具有最高权力的属性。监察制度延续了“史官”的历史传统,御史为“史官”之一种,谏官中的给事中也多兼任“起居注”(记事史官)。秦统一后

2、所建立的监察制度,虽然历经改造,但是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责,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还要对历史负责。监察官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无所恣意,亦无所屈从,被其监察的高官显贵不能凌驾于其上,纵然君主也不能干涉其对具体事件的处理。中国古代的盛世善治,大多是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例如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得益于君主奉法而治,监察官严明职守,正如通典职官六中所称:“自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唐太宗曾盛赞著名谏臣魏征:“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二,复合性的体系设计,

3、御史与谏官相互配合,中央与地方一体,监察制度覆盖所有的权力领域。御史职掌监劾臣僚,是上对下的监察;谏官职掌匡正君主违失、封驳失当政令,是下对上的监察。御史与谏官上下相对、相辅相成,既可以构成监察的合力,又把君臣之权全部纳于监察体系之中。中国古代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一体的监察体系,历代都极为重视监察御史,对京官的监察与对地方官的监察都由独立而统一的机构来行使,各个地域的权力都在统一的监控之下。其三,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方式,使之具有超越于被监察者的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御史和谏官大多是服务君主的近侍,逐渐发展成为职事官,保留了侍从君主左右或奏章直达君主的特权。他们在监察京官或是巡察地方时,均为君主的

4、代表,其官品虽低却独立行使职权,直接对君主负责。御史在行使纠弹权力时,奏章可以直达君主;对于重大事项,可以晋见君主,面陈奏章。为避免职务干涉,御史甚至可以绕过御史大夫等御史台长官,直呈君主。御史台长官都在御史的监察范围内。御史为保护举报人,避免被纠举人以权势威胁举报人,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权威性足以纠察官邪、肃正纲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值得我们当今监察立法、构建监察体系借鉴。(摘编自张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做到权威且有效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立于西周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经秦汉的发展,到隋唐逐渐完备,一直延续到晚晴。B.御史和谏官

5、同为监察官员,他们相互配合,使大臣和君主都处于监察体系的监督之下。C.御史和谏官大多由服务君主的近臣充当,他们有侍从君主左右的特权,直接对君主负责。D.御史在行使纠察弹劾权力时,随时可以绕过御史大夫直接觐见君主,当面向皇帝奏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如何实现权威和有效,第二个方面侧重“有效”。B.第二段列举“贞观之治”的例子意在论证: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容易出现盛世。C.第二段引述唐太宗盛赞魏征的话,意在说明监察本于天道,监察官对国君、百姓、国家负责。D.文章分别从“奏事可直达君主”“风闻奏事”两个角度来阐述监察官行使职权的独

6、立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监察制度对治理朝政至关重要,一旦有了完善的监察制度,就会出现良好的法律秩序。B.从某种意义上说,监察官员和史官有相通之处,他们都要对现实负责、对历史负责。C.唐朝之所以能开创太平盛世,这与他们尊重法律,重视法治,重视监察,有一定的关系。D.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对百官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规范了皇帝的权力。(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我听到了谁的歌声 索布日嘎之夜鲍尔吉原野我的心是一块顽石,在泥泞、雾霾中泡过好多年。这样的心常常听不到草叶在微风里细碎的摩擦音。今年的农历六月十九,我被

7、邀请参加索布日嘎镇吉布吐村祭拜村庄敖包的仪式。我们凌晨三点钟出发,走了一段时间,车停了,可能停在山脚下,抬头却辨不清山峰与夜空的分割处。我被扶上一台摩托的后座,抱住驾驶员的腰。摩托突突行进,我听到黑暗中有许多摩托轰鸣前进。摩托驮着我们爬上跃下,在冲过浅浅的河流之后停了下来。这时影影绰绰看见许多人,却看不清面孔和衣服。我们登上一座不太高的小山,一座敖包矗立眼前,上面系着飘动的哈达。全村的男人环立敖包前,他们穿着整齐的蒙古袍,戴帽子,脸膛肃穆坚毅。他们的面色好像比夜色还要黑,只有眼睛和鼻梁反光。村里的敖包长宣读祭文,祈求敖包神灵庇佑村子人畜平安,风调雨顺。我们全体俯身跪拜,起身献上自己所带的祭品。

8、拜过,我取一点奶豆腐带给父母吃,用我爸的话说“山神吃剩下的东西,人吃了最好”。站在山上转身看,仿佛就在转身的一瞬间,天亮了许多。我身边的村民笑眯眯地互致问候,他们变得轻松而欣慰。下了山,略多的光线让我看到牧民身穿的蒙古袍有多华丽:海蓝色蒙古袍上的银白团花和橙色的腰带,灰色蒙古袍大襟的桔红滚边。他们的英武气质和服饰在大自然中更显出恰当。而我想到一个村的男人们穿着华丽的衣着在夜色里穿行,该有多么诚恳,携带着他们自己才知道的美,让敖包神多么欢喜。大地啊,你有多少我所看不到的美,坚定地、默默地发生,它们发生在事物的肌理内部,而不是表演。也是在索布日嘎,几天前,镇里的蒙古族职员组织了一场野餐会。他们在一

9、棵枝叶繁盛的黑桦树下面等我,他们大多三四十岁,带着家属孩子。他们并不说什么,却用眼光亲切地注视我,仿佛眼光是一块布,轻轻擦去我脸上的尘埃。蒙古族人口少,同胞为他们自己民族能出一个作家而高兴,这是这么多双目光交织的眼睛送给我的信息。我很惭愧,我还没达到让这些纯真的目光褒奖的程度,但又没法解释,只好看周围景物。那一边山峦俊秀,这一边草场宽广。蒙古黄榆沿河边生长,如同河流的卫士,保护着它的清澈。黑桦树下面歌声响起来了诺思吉雅,所有的人都在唱,他们的眼睛看着树,看着山,看着虚空,仿佛那里写着歌词“海青河水长又长”一遍唱完,再唱一遍。他们用嗓音不断往歌的火堆里添柴,不让它熄灭。这情形特别像海浪一遍遍冲刷

10、堤岸,洗刷着我的心。他们怎么知道我需要洗礼?“吾欲仁,斯仁近矣。”歌罢,一个小女孩用蒙古语朗诵了一首诗,诗中说“这座山哪管只有牛粪那么大,也值得跪拜,因为这是我们的土地。”她以稚嫩的嗓音念出这么诚恳的诗句,态度却坚定,竟使我老泪纵横。我怕在别人面前流泪,可在这样的旷野里,我能躲到哪里流泪呢?谁让你遇到这样的歌声和这样的诗呢?高林艾里是一个村的名字,意谓河的村这真是一个好名字,我参加了一场牧民为我举办的篝火晚会。听说这是为我办的,我真是惭愧至极。那是在山坡上,村民几乎从山的各个方向走向篝火,他们好奇地看我。一些孩子大胆地与我交谈,他们读过内教版蒙汉文课本收录的我的作品。我觉得更值得一说的是这里的

11、夜色珐琅色深蓝的夜空下,山坡上卧满牧归的羊,如石羊。篝火烧起来,有一人高,众多火星往更高处蹦跳。村民们用胸膛迎着火歌唱,高音冲向旷野回不来了,低音被火吸走。我走到山坡看篝火和火边的人群,远处有山的暗影,被搅碎的月色在白白的河水里流淌。我忽然问自己,这是哪里?我是谁?我真忘了自己是谁,忽然感到写作跟做一个淳朴的人相比真是微不足道,到牧区来找写作资源更是卑俗至极。人不写作也能活着,而活着值得做的事是清洗自己,我不想当我了,想变成牧民,放牧、接羔、打草,在篝火边和黑桦树下唱歌,变成脸色黝黑、鼻梁和眼睛反光的人。长生天保佑所有诚实和善良的人。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12、分)A.本文以歌声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别写到了野餐会、篝火晚会上牧民的歌声,还有蒙古族小女孩朗诵的蒙古语诗歌。B在祭拜敖包后村民们变得轻松、欣慰,与祭拜之前肃穆坚毅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因为他们完成了一项庄严而重要的使命。C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有生动的记叙,有工笔式细腻的描写,也有适时的哲理性议论,更有源自内心深处的真诚情感的流露。D文章结尾作者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不应关注写作,更不该到牧区体验生活,因为写作是微不足道的事,做一个淳朴、善良的人就够了。5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5分)6作者分别选取了“祭敖包”“ 野餐会”“ 篝火晚会”三个场景,这样安排有何用意?(6分)(三

13、)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记者2018年2月26日从全国老龄办召开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一般认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达到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介绍,我国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7年,老年人口净增1.1亿,其中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人口老龄化国情意识,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国老龄

14、办等14个部门决定联合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并于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通知提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面向全社会,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人口老龄化的国情意识明显增强,关爱老年人的意识和老年人的自爱意识大幅提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2月27日)材料二:(注:“老年抚养比”是指每百人抚养老人的数量,是衡量老龄化社会负担的重要指标。摘自中国老龄化研究报告)材料三: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谷君义):全国人大代表丁小兵表示,我国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人口正在进入老年,中国社会在经历30年一胎化政策后,迈入老龄化阶段。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

15、方案中不见了计生委,新添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尽管计划生育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一项职责,但在部门名称中删除了计划生育字眼,这是政策重心转变的一个明确信号,意味着政府希望弱化生育限制,更多专注于人口老龄化相关问题。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对老年人的赡养和照料是家庭和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表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做到两个一体化,一是医养结合,医院和养老院一体化;二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融合,实现机构、社区与家庭三种养老服务一体化,“一定要有大型的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要有分支机构进到社区去,开展社区的养老服务,医养的服务要延伸到家庭,帮助实现居家养老,这三者形成统一整体,我们的养老服务效率才是最高的。”材料四: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