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815127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77644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81512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81512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81512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81512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81512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8151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81512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老师编辑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 命题人;阮叔富一,选择题(1-7为单选题,8-10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所示,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质点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B. B质点沿正方向先减速后加速C. 经过4s,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D. 04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2、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 为固定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 670m,某时刻 B 发出超声波,同时 A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 相距710m已知声速为

2、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0m/s2B10m/s2C5m/s2D无法计算3、“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A“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B“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

3、减速上升C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D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4、有甲、乙两根完全相同的轻绳,甲绳A、B两端按图甲的方式固定,然后将一挂有质量为M的重物的光滑轻质动滑轮挂于轻绳上,当滑轮静止后,设绳子的张力大小为T1;乙绳两端按图乙的方式连接,然后将同样的定滑轮且挂有质量为M的重物挂于乙轻绳上,当滑轮静止后,设乙绳子的张力大小为T2现甲绳的B端缓慢向下移动至C点,乙绳的E端缓慢移动至F点,在两绳的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T2都变大 BT1变大、T2变小CT1、T2都不变 DT1不变、T2变大5、用细绳拉着两个质量

4、相同的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悬点相同,如图所示,A运动的半径比B的大,则()AA受到的向心力比B的大 BB受到的向心力比A的大CA的角速度比B的大 DB的角速度比A的大6、从离地面高为h处以水平速度0抛出一个物体,要使物体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最大,则h 与0的取值应为下列的( )A. h=15m,0=5m/s B. h=15m,0=8m/sC. h=30m,0=10m/s D. h=40m,0=10m/s7、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

5、,该微粒将()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8、一球形行星对其周围物体的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用a表示,物体到球形行星表面的距离用h表示,a随h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1、h1、a2、h2及万有引力常量G均为己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A该行星的半径 B该行星的质量C该行星的自转周期 D该行星同步卫星离行星表面的高度9、如图,xOy坐标轴上有A(L,0)C(0,L)两点在OCA区域内有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一群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同种粒子(粒子间相互作用不计),同一时刻从OC边以平行于x轴方向射入磁场粒子射入磁场

6、前间距均匀(极小)、速度相同从OC边射出的粒子占粒子总数75%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在磁场中按顺时针方向运动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为C粒子速度大小为 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为1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能发光。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A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 B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 C向下滑动P D减小电容器C的电容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 ;A将木板不带滑轮

7、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2)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使得长木板倾角偏大,图2中能正确反映他所得到的aF关系图线是 ;(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3)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要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4)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图3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

8、纸带,依次选取计数点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实验室中准备了下列器材: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1.5V,内阻约1.0),电流表G(满偏电流1.5mA,内阻10)电流表A(量程00.60A,内阻约0.10),滑动变阻器R1(020,2A)滑动变阻器R2(0100,1A),定值电阻R3=990,开关S和导线若干某同学选用上述器材(滑动变阻器只选用了一个)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为了能较为准确地进行测量和操作方便,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 (填代号)请在如图1方框中画出他的实验电路图如图

9、2为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该图线可得: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三,计算题(13,14题各10分,15,16各12分,共44分)13、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7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4m/s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某司机正常反应时间为0.4s问:(1)这位司机打算加速前进,他能否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2)若司机酒后驾驶,反应时间变为原来的3倍,分析他是否会闯红灯?1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

10、 圆弧形轨道AB,其半径为1m,B点的切线恰好为水平方向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物体,从轨道顶端A由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到达轨道末端B点时的速度为4m/s,然后做平抛运动,落到地面上的C点,若轨道B端距地面高为h=5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小物体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3)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15、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平板车,质量M=4kg,其上表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1.25m.在离平板车左端B点L=2.25m的P点放置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它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某时刻对平板车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8N

11、,一段时间后小物块脱离平板车落到地面上(取g=10m/s2)求:(1)小物块从离开平板车至落到地面上所需时间;(2)小物块落到地面时平板车的速度?16、如图所示,两根等高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半径为r,间距为L,轨道电阻不计,在轨道顶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电阻为,质量为m的金属棒从轨道最低位置cd开始,在拉力作用下以速度向右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至ab处,求:(1)初始时刻cd两端的电压;(2)在该过程中R上产生的热量;(3)拉力做的功。物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CDAADABBCAB11、【答案】

12、(1)C;(2)C;(3)mM;(4)0.6012、【答案】R1; 如下图;1.46,0.7611、【答案】(1)司机在绿灯熄灭前的位移汽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x1=vot反 加速行驶的位移 所以汽车能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4分 (2)司机酒后驾驶,汽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加速行驶的位移 所发汽车不能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 若司机想在停车线前停车汽车减速运动的位移 所以汽车不会在停车线前停下 -6分 14、解:(1)物体在B点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解得:-3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在B点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在B点对轨道的压

13、力大小也是52N;-1分(2)从B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vC=2m/s-3分(3)小球离开B之后做平抛运动,根据h=得:t=,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小球平抛的水平距离,则x=vt=41m=4m-3分15、(1)小物块从离开平板车至落到地面为平抛运动 -2分(2)小物体在平板车上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1分小物体向右运动位移为 -1分小物体离开平板车的速度为v1=a1t1-1分平板车的加速度为 -1分平板车向右的位移为 x2-x1=L-1分联立解得t1=1.5s-2分此时平板车的速度:v2=a2t1=6m/s-1分物块离开小车后小车的加速度-1分物块落地时小车的速度:v=v1+a3t=6+4.50.5m/s=8.25m/s-1分16、第一问3分,第二问4分,第三问5分其中,解得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