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27077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76768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2707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2707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2707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2707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2707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2707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2707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老师编辑黄石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选, 912题为多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一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一些C、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倒,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2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位移是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会比其中任何一个分速度大C合运动的时间与分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相等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分运

2、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3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II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I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I、II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CI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II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4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与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轻圆环B上相连接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及环B静止在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现稍微增加力F使O点缓慢地移动到实线所示的位置,这一过程中圆环B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此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弹力F2的变

3、化情况是()A F1逐渐减小 BF1逐渐增大CF2逐渐减小 DF2逐渐增大5、在宽度为d的河中,水流速度为,船在静水中速度为,(且),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传开始渡河,则该船( )A、可能的最短渡河时间为B、最短渡河位移不可能为dC、只有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渡河时间才和水速无关D、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时多少,渡河时间与水速均无关6.如图所示,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A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O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R,OB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A. B. C. D. 7运动着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

4、速直线运动,经3.5s停止,试问它在制动开始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3:5 B. 3:5:7 C. 1:2:3 D. 3:5:6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ABCO9.如图所示,A、B的质量分别为mA

5、=3kg,mB=2kg,分别固定在轻弹簧两端,盘C的质量mC=1kg,现悬挂于天花板O处,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烧断O处的细线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A木块A的加速度aA= 0B木块A的加速度aA= 10m/s2C木块B的加速度aB= 10m/s2D盘C的加速度aC= 20m/s210.如图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A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长绳吊起一重物B,设重物和小车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B、vA,则()AvAvBBvAvBC绳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D绳的拉力大于B的重力11如图所示,斜面体静止于水平面上,滑块静止于斜面体的顶端轻推滑块,发现滑块刚好可以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在

6、滑块下滑的过程中,给滑块施加一个在纸面方向内的恒力,则()A施加的恒力竖直向下,滑块将加速下滑B施加的恒力竖直向下,滑块仍然匀速下滑C施加的恒力水平向右,则斜面体将立刻受到地面施加的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无论该恒力向哪个方向,只要滑块能继续沿斜面下滑,斜面体与地面之间都没有摩擦力12如图所示,长度L=10 m的水平传送带以速率v0=4 m/s沿顺时针方向运行,质量m=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6 m/s的初速度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4,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物块:()A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5mB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0

7、.5mC从滑上传送带到滑下传送带所用的时间3.5 sD从滑上传送带到滑下传送带所用的时间3.125 s 二、实验题(本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照题目的要求作答。)13.(1)现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的木板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起一定高度构成斜面;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后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连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接通电源后,从静止释放滑块,滑块带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实验中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2

8、、3和5、6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由图中数据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木板的长度为L,为了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A滑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 B滑块的质量mC滑块的运动时间t D斜面高度h和底边长度x设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用所需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2)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闪光的时间间隔是 _ s;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 _ m/s; 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_ m/s(结果保留根式)。三、计算题(本

9、题共4小题,满分5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从A点以10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在B点。求(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2)A、B两点间的距离s(g10 m/s2,sin 370.6,cos 370.8)15(10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立即前去追赶,警车发动起来。若警车以a=2 m/s 2 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1)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10、(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16(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在F=1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37,力F作用时间2.3s时撤去,此时物体速度大小为4.6m/s,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1)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体从底端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时间;(3)撤去拉力后1s末物体的速度。17.(15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高为h=0.2m、长为L=2m的木板A,质量为M=1kg,其右端放着质量为m=0.5kg的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A与B之间的动

11、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系统均保持静止,且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某时刻开始,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试求:(1)若要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水平恒力的最大值;(2)若水平恒力大小为10N,用多长时间A、B分离;(3)在(2)问中B落地时距离A左端多远?(取g=10m/s2)物理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ABDDBDCADADBDAD二、实验题13.(1)【答案】2.51, D, (2)【答案】 0.1 1.5 三、计算题14.(10分)解: 设小球运动的时间为t,利用平抛知识有 t = 1.5s lAB=18.75m 15.(10分)【答案】(1)8

12、 s (2)16 m【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两车的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结合位移公式求出两车间的最大距离。(1)设警车经过t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根据位移关系有: 带入数据解得:t=8s(2)两车速度相等时所用的时间为:v=at 带入数据解得:t=4s此时货车的位移为: 警车的位移为: 则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x=x1-x2=32-16m=16m16.(15分)【答案】(1)0.4;(2)=2.8s(3)v=1.4m/s【解析】(1)由运动学公式,有 有F作用时,受力如图,有 联立解得=0.4(2)撤去力后,受力如图,上升时加速度为a2,则: 速度减

13、至零所需时间为 联立解得a2=9.2m/s2,t2=0.5s =2.8s(3)因,故之后沿斜面下滑,受力如图,下滑时加速度为a3,则 撤去力1s末物体速度 联立解得a3=2.8m/s2, v=1.4m/s17.(15分)【解答】解:(1)A、B之间刚好不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B有:mg=ma1对AB整体有:Fm=(M+m)a1 联立解得:a1=4m/s2,Fm=6N(2)因F=10NFm,故A、B之间已经发生相对滑动则对A有:Fmg=M a2设经过时间t1,B从A上滑落,则有: L= t1=1s(3)滑落瞬间有: vB=a1t1 vA=a2t1B滑落后,对A有:F=Ma3 B做平抛运动,有:h=水平位移:xB=vBt2 在这段时间内:xA=则B落地瞬间与A右端间的距离为 d=xAxB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 d=1m答:(1)若要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水平恒力的最大值是6N(2)用时1s(3)B落地时距离A左端1m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