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附答案)$728721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76720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附答案)$72872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附答案)$72872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附答案)$72872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附答案)$72872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附答案)$72872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附答案)$7287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附答案)$72872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老师编辑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薛题)两部分,共6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l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有关物理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在丹麦科学家第谷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在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没有用到开

2、普勒定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经典力学认为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在不同参考系中是不同的2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很多,下列关于几幅书本插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A点逐渐向B点靠近时,观察AB割线的变化,就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方向,运用了极限思想.说明质点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B.乙图中,研究小船渡河问题时,主要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C.丙图中,探免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丁图中,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运用了放大法测微小量.3. 2016年10月32016年10月7日中国新歌声年度总决

3、赛在北京鸟巢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汪峰“梦之队”蒋敦豪成功夺冠。娱乐节目所设计的“导师战车”,可以在倾斜直轨道上运动。导师坐上战车按下按钮,战车就由静止开始沿长10米的斜面冲到学员面前,最终刚好停在斜面的末端,此过程历时约4秒.在战车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师处于失重状态.B.战车所受外力始终不变.C.战车在倾斜导轨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根据题中信息可以估算导师运动的平均速度.4图4中甲、乙、丙是中学物理课本必修1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

4、元法。 B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表示位移大小比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更接近真实值 C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D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梯形面积表示加速度的变化量5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张莉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沿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位移s-t图象如图5所示,其中Ol0s商图像是抛物线,由此图象可知:A小车在020s运动方向不变。B小车在20s30g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车在20s40s内平均速率为零D小车在0l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如图6所示,在动摩擦因数0. 25的水平面上,质量m=l.0 kg的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物块在与水平

5、方向成0-53。角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己知g10ms 2,sin53o=0.8,cos53o =o.6,若突然将拉力撤去,则在拉力撤去的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只受到重力、弹簧拉力两个力作用 B物块只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弹簧拉力三个力作用 C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零 D物块加速度大小为10ms 2,方向向左7如图7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之间用轻质细线连接.且a, b之间的距离恰等于钱长.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靡攘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子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

6、缓任地加速转动。用田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B当时,b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C当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D若时,细线突然断开a立即做离心运动8. 2016年10月19日凌晨3点31分,天宫二号在离地球39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绕地球500多圈后与神舟十一号在太空牵手,完成了交会对接。由于组合体运行的轨道处有极稀薄的气体,若组合体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将组合体的轨道看作圆周。则组合体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高度将逐渐降低 B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卫星动能将逐渐减少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7、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9如图所示,在静止的电梯里放一桶水,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桶的底部,上端连着软木塞,使软木塞和弹簧全部浸泡在水中。若上述装置是放在以加速度a(且a=g,g为重力加速度)加速下降的电梯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加速下降的电梯中的弹簧长度较长B在加速下降的电梯中的弹簧长度较短C在加速下降的电梯中,软木塞只受到重力作用D在加速下降的电梯中,软木塞受到重力、浮力、弹簧拉力三个力作用 10.质量m=3. 0kg的小球在竖直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水平地面向上运动,经一段时间,拉力做功为W=15. 0J,此后撤去拉力,球又经相同时间回到地面,以地面为零

8、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l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定拉力大小为40. 0NB球动能EK=3.0J时的重力势能可能是l2. 0JC拉力作用过程球动能增加了15.0J,D球动能EK=3.0J时的重力势能可能是9.0J第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8分)11. (1)(3分)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D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永平

9、面的夹角 (2)(3分)图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示意图,当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 的_(填“A”“B”或“c”)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 mm。(3)(4分)某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N/m。如图1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宄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1. 00cm不变的条件下, 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 N(图2中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 N。 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o,保持弹簧秤丑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秤a的读数是、弹

10、簧秤b的读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8分)如图l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占与皿之闰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瞬关系”的实验: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运动。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口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 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 2N,小车的质量为0.2 kg.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11、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 7* 10 -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 kg(g取9.8 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三、计算说明题(本题4小题共4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13(10分)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的图像如图 所示,求质点第5s内的位移的大小?14.(10分)2009年9月17曰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个密度接近地球的COROT-7b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假定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o,可认为该行星密度和地球密度相等,质量是地球质量的5倍。己知

12、质量为的物体离行星球心距离r处的引力势能为,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且行星和地球均可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求: (1)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2)该行星的第二宇宙速度?15,(10分)如图所示,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消防员练习使用挂钩从高空治滑杆由静止糟下,滑杆由AO、OB两段直杆通过光滑转轴连接在O处,可梅消防员和挂钩均理想化为质点,且通过O点的瞬间没有机械能的损失已知AO长1L=5m,OB长L2=15m,两面竖直墙MN的间距d=15m.滑杆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B端用铰链固定在另一侧墙上。为了安全。消防员到达对面墙的速度大小不能超过6m/s,挂钩与两段滑杆闻动摩擦因数均为=0.8,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B端在竖直墙上的位置可以改变,求滑杆端点A、B闻的最大竖直距离16. (12分)如图,O、A、B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船沿竖直方向,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口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点。若在 OAB所在平面内给小球施加一恒力,现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小球,该也球通过了A点,到达A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将该小球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透过B点,且到达B点的动能是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不给小球施加恒力时,小球到达A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2)恒力的大小和方向。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