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9573036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以探究活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运用讨论交流、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科学探究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火对人类的贡献及的危害。,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燧人氏钻木取火,人类开始利用燃烧,古埃及人利用燃烧炼铜,利用燃烧加工食物,燃烧对人类的贡献,一:燃烧的定义,回顾已做过实验或生活中或知道的燃烧事例,总结燃烧的特点。,硫粉燃烧,铁丝燃烧,木炭燃烧,蜡

2、烛燃烧,二:燃烧的条件,探究活动1:哪些物质能燃烧?,探究方案:把小木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 把小石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提出猜想:燃烧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实验现象:小木条可以燃烧,小石头不能燃烧.,探究结论:具可燃性的物质才能燃烧.,燃烧的条件: (1) 可燃物,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2)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

3、。对比观察铜片上的红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是否燃烧.,提出猜想:可燃物燃烧与环境温度和氧气有关.,(1),(2),二:燃烧的条件,探究活动2:可燃物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燃烧?,提出猜想:可燃物燃烧与环境温度和氧气有关.,实验现象:(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和热水中的 白磷不燃烧.,探究方案:(1)在烧杯中注入热水,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 (2)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对比观察铜片上的红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是否燃烧.,(2)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说明:白磷(40)和红磷(240)都是可燃物,水

4、蒸气接近100,着火点指可燃物能持续燃烧最低温度。,二:燃烧的条件,实验分析:,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说明:1、着火点是使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2、可燃物的着火点在其燃烧前是可以改变的。比如: 对固体燃料,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着火点越低。可 燃物的着火点在燃烧后就不能改变。 3.阅读表7-1了解通常情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二:燃烧的条件,探究结论: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同时达到着火点才能 燃烧,条件缺一不可.,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

5、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的危害,火造福于人类,如果使用不当,火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探究活动3:如何使燃烧停止?,提出猜想: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灭火。,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实验方案: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扣一只烧杯;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探究活动3:如何使燃烧停止?,提出猜想: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灭火。,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实验方案: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扣一只烧杯;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实验现象:扣上烧杯的蜡烛熄灭,在烧杯中 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的

6、蜡烛熄灭另外的蜡烛正常燃烧.,实验分析:扣上烧杯的蜡烛被隔绝氧气,加碳酸钠和盐酸后反应生成能CO2隔绝氧气灭火,讨论活动:你还能用什么方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离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原理:,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哪些灭火原理来灭火?,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现象:喷射出大量的气泡,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原理:喷出大量的CO2及泡沫能粘

7、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可以灭火。,灭火器原理,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形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料引起的失火,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干粉灭火器,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

8、气的作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适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液态CO2灭火器,1.二氧化碳能够灭火的原因是 ( ) A它的气体 B它能在高压低温下变成干冰 C它能溶于水 D.它比空气的密度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D,课堂小测验,2. 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 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其原因是 ( )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

9、降低很多,却使供给的空气增加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B,C,课堂小测验,3.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 A设法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 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C,课堂小测验,4.下列情况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 A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B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 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倒入大量青菜 D图书档案室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 灭火器扑灭,B,课堂小测验,2. 为什么生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纸和木材的着火点低,易点燃,1点燃火柴,火柴头竖直向

10、上,火柴梗不容易烧着,火柴头竖直向下,火柴梗容易烧着,请解释原因。,火柴头竖直向下热量集中,温度高,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我会分析,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打开门窗后室内空气流通使可燃物燃烧更剧烈,5.发生下列情况,你会采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理由。 (1) 做实验时,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2) 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湿抹布或沙子盖灭,隔绝空气,用水,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不导电),我会分析,6. 消防队员在将大火扑灭后,为什么 还要继续进行冷却?,降低环境的温度,保持

11、在着火点以下,防止重新燃烧。,我会分析,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实验73,粉尘

12、爆炸实验,粉尘爆炸实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说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现象,分析,想一想,你能从生活中举例说明吗?,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有的爆炸是化学变化,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平常我们燃烧的煤块总是制成蜂窝状,而不制成球状?,答:因为煤块制成蜂窝状可以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它更充分燃烧。,为什么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的煤矿的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明火,就有

13、发生爆炸的危险。,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酒精是一种易燃物,装有酒精的箱子应有如下标识中的 ( ),课堂小测验,2.下列混合物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和空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混有面粉的空气 D二氧化碳和空气,课堂小测验,D,3.为保证旅客的安全,交通部门规定: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座车船。以下物品,不准随身携带的是:蔗糖 酒精 烟花鞭炮 汽油 ( ) A B C D,课堂小测验,C,4.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 A打电话报警 B打开门窗通风,并关闭煤气阀 C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D向室内喷水,溶解石油气,防止燃烧,课堂小测验,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