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72904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在构成故事的诸多要素中,情节最为重要,因为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情节文学。 最初的故事作为口头文学的一种,就是讲给别人听的,传播的方式是听和说,听的人可能会受感动,可能会受启发,但这些都是通过情节来实现的,你可以在中间加一两句抒情或者点评,但听的人最要听的还是情节,有好的情节吸引他,他就会目不转睛,不能吸引他,他马上就会走神。,好的故事要设计矛盾冲突,甲把乙的花瓶打碎了,甲说对不起,乙说没关系!这不算一个故事,只是一个事件。 甲把乙的花瓶打碎了,甲说对不起,乙说你可闯了大祸了,这个花瓶是我爸的至爱之物啊!你得赔的啊!这才算一个故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故事可以虚构,注意情节的合

2、理性 不能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故事往往会显得平淡,而不能做到“情理之中”,就会让人感觉情节生硬,为了作戏而作戏。,编故事的套路,题材选定之后,首先要有一个能够贯穿到底的线索,也就是说要有这么一个理由能把故事里的人物从头到尾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要前面出现的人物和情节和后面的人物情节没有关系,二是最好不要同时出现多个线索,做案就是做案,开饭店就是开饭店所有的事情都要和这个线索有关。三是最好能使这个线索成为一个前后呼应的链状结构,比如有一些伏笔,在最后得到了呼应;比如故事开始提到的问题和矛盾得到了解决等等。,其次,设计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才下峻岭又高峰,曲径通幽花满路,

3、独上高楼看明月。并且,故事要有头有尾有变化,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事引人、以趣逗人。 一个好点子(或者说创意、卖点)很重要。要不贴近生活,要不大胆想象。 最好能有好细节。缺少细节的情节永远是干瘪瘪的,一个故事若能有一两出有生活气息的、有特点的或者是有趣的细节,情节立刻就会饱满起来。,第三是设计人物,人物之间一定要有对立面,故事可以没有那种绝对的反面人物,但人物之间不能没有矛盾,矛盾可以通过制造误会、制造利益冲突来设计,而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情节发展的过程。,编故事的总体要求,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故事不能散文话,故事也不能小说话,过多的对话不可取。故事的语言就是叙述的语言,越通

4、俗易懂越好,要让人一看就明白。 要有新意,要一波三折,或结局出人意料,或真实感人,或情节奇特吸引人。 积极向上、最好在故事之中告诉人们点什么,给人以回味。,在考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活跃思维,如果没有现成的故事可以讲,就要马上顺着自己的直觉构造一个故事框架,并把人物合理地放如其中,再把人物的性格彰显出来,使其整体也要合乎情理,这样,我们现编的故事未必就不好,说不定还会很精彩!,编故事基本结构,根据命题,选择主题,设置情节。 根据情节设置人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以及他们的关系 寻找或设计矛盾,制造矛盾冲突,形成高潮 选择结局,1、定一个积极的调,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问题: 1、把老师写成暴君、魔鬼

5、甚至怪兽。 2、把母亲写成泼妇、悍妇,人见人憎。 3、把同学朋友写成自私小气的小人等。 4、社会上的人没有一个好人都是坏人。 所以,一定要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要把生活中最美丽、最感人的东西展现出来。 这个问题很重要,要高度重视。它是高分作文的首要条件!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生活材料中提炼出积极的主题呢?,回家“定调”思路示例,积极方面: 1.浅层理解: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 2.一般理解: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或父母身边。 3.深层理解:家是有亲情的地方。所以,回到父母的身边、享受家庭的亲情是回家。家也是有爱的地方。因为有“爱”,其他的地方如学校、老师的

6、家、同学的家、甚至一个陌生人的家等,也可以是特殊的“家”。 消极方面: 描写家庭的冷漠、暴力等。,1、定一个积极的调,例:材料 母亲的唠叨 父亲的严厉 老师的误解 朋友的责怪 生活的磨难 一棵小草 一朵小花 一片落叶 ,思考方法 1.坚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要从正面去思考。 2.坚持用积极的态度看问题。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始终看到积极的一面。 3.坚持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因果联系,由果及因是不错的思考方法。 4.坚持用感恩的心去感受。要感谢生活中的一切,甚至是苦痛和不幸。,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一篇记叙文,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的,都离不开人物描写。因

7、此,通常情况下,需要给人物的出场交代一个合理的背景。 人物活动的背景是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的。这种背景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它的作用可以渲染氛围、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形成伏笔或铺垫)。好的环境描写还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 下面我们以“回家” 这个最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例进行实例分析。,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示例: 人物活动背景选择的思路: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时间和地点是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它们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选择得好,看似偶然的事件可以成为必然,也是为表现人物和主题做伏笔,对推动情节发展和烘托人物性格很有帮助。 时间1:周一到周五的白天时

8、间都要上课,假如选择这其中的一个时间段,就必须说明原因。 时间2:周一到周五某一天的傍晚。 时间3:周五放学之后。 地点1:校园里。地点2:公交车上。地点3:私家车上。地点4:单车上。地点5:走路回家的路上。,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确定相应的情感基调。 情感是文章的血肉。情感表现涉及到文章的主题、构思和写法,是要综合考虑的。但是,我们可以先假设一种情感基调:如喜悦、痛苦、悲伤、焦急、郁闷、愤怒、憎恨等。具体选择哪一种基调需要根据文章的构思而定,并在背景描写中体现出某一种情感。 这样说起来还是很抽象的,我们来看看真实的例子吧。,3、写两条变化的线,如何构思轻波微澜的情节线 记叙文写作按内容分

9、,可以分为以人物、事件和事物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类,不同类型的文章在构思上会有不同的特点,同一类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下面讲几种典型类型的构思规律。,3、写两条变化的线,如何构思轻波微澜的情节线 第一,以事件为核心的记叙文构思规律: 段:有情感的环境背景描写(为人物出场做准备)。 段:用穿插的方式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简洁) 段:简写事件的发生(伏笔) -段:细写事件的发展(铺垫、照应) 段:交代事件发展的转折点,细写事件的高潮 (照应,为议论或抒情做铺垫) 段:简写事件的结局,扣题议论,升华主题。,3、写两条变化的线,如何构思轻波微澜的情节线 第二,以人物为核心的记叙文构思规律 不同的写法(前后对比

10、式、自然发展式、总分并列式)可以有不同的构思方法,下面是总分并列式的构思规律。 段:总述人物性格特点。 段:概括描写几个事例(简写) 段段:细写一个事例(详写:写出背景、 起因、过程、结果) 段:重点写事件的意义或影响。 段:扣题,贯通全文。,3、写两条变化的线,如何构思轻波微澜的情节线 第三,以事物为核心的记叙文构思规律 被描写之物既是文章线索,也是文章主要内容。 段:巧妙开头,引出被写之物。 段:描写与描写对象相关的背景。 段段:重点写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突出描写对象的意义。 段:照应开头,形成结构上的贯通。 段:扣题,升华主题。,问题作文 陪伴(原文照录)(全文410字左右) 在学习

11、的生活当中,有许多人都会有人陪伴着我们。其它的地方也会有人不时有人陪伴了我们一生。 记得有一次,我在放学的过程中,因为我不会自己一个人去乘公交车回家。所以,我的一个好朋友:小豪答应来陪我。 我们在走路的过程中,过斑马线的时候。小豪一直陪伴着我,并时时刻刻留意我。下雨的时候,他拿出伞了一起遮伞走。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有一回头晕并且发冷。老师见到我之后,便安慰地陪伴着我到办公室,并且打电话给我的家长。过来接我。 打完电话之后,老师又陪伴着我到门卫室里等。在门卫室里,老师一直在陪伴着我等家长接我。不一会儿,家长来到了。我的老师陪着我去上车。等我离开后才走回学校里。 我的家长,也就

12、是我的母亲。她接我到了医院以后。便陪着我进入医院。来到医院里,我们便来到大堂取药到单。取药单之后,我们便到医生那里看病。医生说我只吃药不用打针,于是,母亲拉着我的手,来到取药台取药。取药之后,母亲便送我回学校,然后就回了家。,简评: 这是一份低分作文卷,其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一篇完整的作文首先应该写好一件完整的事情。该文就写了三件事:小豪陪我回家;老师陪我等家长;母亲陪我去医院。三件事中的三个主体对象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因此,三件事之间也就没有了关联这样,文章的材料就散了,不能统一到同一个中心上,同时,也使文章没法深入描写,使文章没法生动起来。这是本文致命的毛病。那么怎么修该呢?第一步,从三个

13、材料中选一个来写。只写一个材料的话这位同学一定没法把字数写到500多字(现在三个材料堆在一起才410字)。因此,第二步,就要对其中一个材料进行扩展,写出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起因、发展、转折和结局,同时要安排好情节线和情感线。这样字数就没有问题了。 第二,该文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写了具有总起全文作用的第一段(虽然语言不通顺),说明作者还是有一点点写作知识的。但文章没有结尾把一件事写完就算数,没有总结性的感悟或者思考,使文章的结构不完整。这是要扣分的。 第三,文章第一段的句子有语病,也很罗嗦,一开始就给评卷老师不好的印象,虽然后面的文字还算顺畅,但是没有描写,很不生动,这就让评卷老师没有给分的欲望。

14、,3、写两条变化的线,以刚才的问题作文为例,我们来设计一下情节: 材料一:小豪送我回家 1.回家的背景(一个初中生为什么不会自己回家呢?这就需要设计合理的情景)。 2.回家的过程(回家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解决的?)。 3.小豪送我回家(小豪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是偶然的还是有意的?我们是坐车回家还是走路回家?期间又会发生什么事?) 4.与小豪告别(文章的主题在哪里?怎样让文章的主题更深刻?),3、写两条变化的线,材料二:老师陪我等家长 材料三:母亲陪我去医院 如果大家注意思考,你会发现,三个材料的行文过程可以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具体的内容不同而已。都可以是以下模式: 背景起因过程结果意义 这就是

15、记叙文构思的基本规律!掌握了这个基本规律之后就可以衍生出无数的变化。,如何构思如影随影的情感线 情节是文章的骨架,情感则是文章的血肉。骨架不全,那是残废,血肉不足,那就没有美感。 那么,如何写好文章的情感线呢? 前面我们说过了,“要以感恩之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甚至是苦痛和磨难。”这样,我们在描写人、事、物(景)的时候就会饱含情感,就会有议论抒情,就会有联想感悟。 因此,情感线始终是和情节线如影随形的。 我们再次以“小豪送我回家”为例加以说明吧。,3、写两条变化的线,3、写两条变化的线,情节线 得知独自回家的消息 回家时不会坐车 小豪送我回家 我与小豪告别 ,情感线 焦急、害怕 焦急、埋怨 感激

16、、喜悦 感悟、升华,下面来看看怎么修改这篇问题作文的吧,修改稿1: 陪 伴(材料:小豪送我回家),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的目光不时地投向教室外乌云密布的天空。已经是入秋的傍晚了,教室里的风扇却依然和盛夏一样呼呼地搅动着教室里的热风。平时班主任甜美的声音此时却像一个老妇人的絮絮叨叨。中午班主任告诉我,今天爸妈不能来接我了。虽然读初一了,由于学校离家较远,我还没有单独回过家。此时,我满脑子都是怎样回家的念头,我甚至想去同学家住一晚算了,等明天爸爸再来接我吧。(160字) 简评:首先交代时间背景,因为不会无缘无故回家,如果是走读生就没有理由不会回家。其次交代自然背景(天气),为后面的行文做伏笔。第三用对比的写法交代我的心情,为“小豪送我”的情节发展做准备。,校门口拥堵得如节日的菜市场。一辆辆光鲜铮亮的小汽车不停地载着满脸笑容的同学趾高气扬地疾驰而去。我独自站立了好一会,脑海里依稀记起了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