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6卢沟桥课件语文S版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9561582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6卢沟桥课件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6卢沟桥课件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6卢沟桥课件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6卢沟桥课件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6卢沟桥课件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6卢沟桥课件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6卢沟桥课件语文S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课 卢沟桥,课前导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这样评价过一座桥,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这座桥就是位于北京郊区永定河上的卢沟桥。赶快走进课文,去一睹卢沟桥的风采吧。,马可波罗,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会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重点) 3.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卢沟桥的重要历史意义。(难点),课文链接,卢沟桥(亦作芦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

2、战的第一枪。,字词超市,我会认的字,造型: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姿态各异:姿势各不相同。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栩栩如生: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缅怀:深情地怀念;追想(以往的人或事)。 悼念:怀念死者,表示哀痛。,课文主要讲了介绍了卢沟桥,重点讲解了卢沟桥的建筑美和历史意义。,课文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解读,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大概内容。,第一部分(1) 简介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及修建时间。 第二部分(2、3) 写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闻名世界。 第三部分(4、5) 讲卢沟桥的历史意义。,阅读第一自然段,想

3、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卢沟桥在北京郊区的永定河上。它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这一段点明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及修建时间。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阅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1、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 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 联系? 2、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 3、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 “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1、总写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是本段的中心句。有总领下文的作用。,交流明确:,2、课文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16米,21米

4、多,266.5米,11个,石桥墩,连拱桥,设计科学,石柱,7.5米,501个,平坦,平行,石板,石栏,3、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省略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阅读第三部分,回答问题:,1、卢沟桥闻名于世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七七事变” 之后,卢沟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里程碑,非常有纪念价值。,2、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卢沟桥事变” 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里程碑。每年7月7日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是为了纪念抗日

5、战争的胜利和在战争中牺牲的抗战英雄。,“卢沟桥事件”,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畔中国守军防区内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日军借口失踪一名士兵,无理要求进入中国军队防守的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位于桥东的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轰击,并企图强夺卢沟桥。这就是“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官兵,在日军蛮横无理的挑衅和攻击下,忍无可忍,奋起抗击,打响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3、卢沟桥有什么历史象征意义?,卢沟桥是一页永远展开的历史,一页凝重的历史,一页光荣的历史,一页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历史!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里程碑。,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美观的造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同时通过介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告诉我们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课文妙解,层次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