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能优化训练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58886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1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能优化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能优化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能优化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能优化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能优化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能优化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能优化训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能优化训练训练 中考回顾 1 1.(2018 重庆中考)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 A.氮气B.五氧化二磷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答案 A 2 2.(2018 湖南岳阳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 21%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答案 C 3 3.(2018 山东聊城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答案 B 4 4.(2018 天津中考)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 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 答案 C 5 5.(2018 山东德州中考)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 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 答

3、案 B 6 6.(2018 安徽中考)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答案 A 7 7.(2018 浙江嘉兴中考)15%的 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 O2。实验室欲 利用 15%的 H2O2溶液制取 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答案 D 8 8.(2018 浙江衢州中考)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 如下

4、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 度,数据见下表。 收 集 方 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 气 浓 度 /% 79.679.779.990.089.889.3 氧 气 平 79.789.7 均 浓 度 /% (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 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 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 80%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 80%左

5、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答案(1)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 (2)排水 (3)ACD 9 9.(2018 浙江湖州中考)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 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 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 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 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

6、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 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 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 到 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 (选填“V1-V2”“V1-V3”或“V2-V3”)。 答案(1)大于 (2)装置冷却至室温 (3)V1-V3 10

7、10.(2018 浙江金华中考)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总体积 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 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 25 mL 水的目的是 。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 3 只集气瓶,编号为,分别装入总体积 15%、30%和 45%的水,盖 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 放出后,将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 出,将相同的 3 支带火星的竹签分别插入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

8、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第一组第二组 实验序号 集气瓶装 水的 体积分数 /% 15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 签状况 亮 很 亮 复 燃 很 亮 复 燃 复 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 行实验,则实验序号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 %。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最小值为 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 。 答案【设计实验】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减缓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实

9、验研究】连续、均匀 36 【继续探究】收集氧气前增加气体干燥装置,再用抽气法收集氧气 模拟预测 1 1.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Y、M 均为纯净物 B.X 约占空气质量的 78% C.硫在 Y 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灯泡和食品包装中均可充入 X 作为保护气 解析由图示可知,X 为氮气,Y 为氧气,M 为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等混合物,A 项错误;X 为氮气, 约占空气体积的 78%,B 项错误;硫在 Y(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 项错误。 答案 D 2 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

10、合物的是( ) 解析化合物宏观上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微观上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如图 B。 图中,A 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单质,C 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D 表示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 B 3 3.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b 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b 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解析 b 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a 导管应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故 B 错误。 答案 B 4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

11、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 良好。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紫红色变成黑色; 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 24 mL; 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 体积的氧气。 1 5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B.3C.4D.5 解析停止加热后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 24mL,如果停止加热后立刻读 取数据,由于气体膨胀,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会大于 24mL,使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如果实 1 5 验时取用

12、铜丝的质量不足,装置内氧气不能全部被消耗,使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 1 5 答案 C 5 5.(双选)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 5%过氧化氢溶液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C.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D.用适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锌 解析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起催化作用,它能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而与水无反应,故 A 正确;氮 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因此用燃着的木条无法区分,故 B 错误;木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而 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和水,故 C 正确;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故铁不与氯化

13、锌反应,因此铁粉无法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锌,故 D 错误。 答案 BD 6 6.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是常用的方法。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 同。以水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他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1)依据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在 H2O、CO2、MgO、CaO 中,水属于 。 (2)依据所含物质种类数目:在水、空气、土壤、海水中,水属于 。 (3)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 H2O、H2SO4、Na2CO3、NaOH 中,水属于 。 解析(1)是根据物质的状态分类,水属于液态,其余物质分别属于气态或固态;(2)是物质的组成分类,水 只含一种物质,属

14、于纯净物,其余均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3)是根据物质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分类,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另外三种分别属于酸、盐、碱。 答案(1)液态 (2)纯净物 (3)氧化物 7 7.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 230 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 50 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 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

15、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足 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 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白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 是 。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 射出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 4 mL 时停止下流。导致以上两现象发生的原因分别是: ; 。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1 5 解析(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由于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因此白磷很快被引燃,说明燃烧不 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16、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由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因此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 中未能全部燃烧;白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白磷燃烧时最 明显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2)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压强增大,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 氧气,冷却到室温,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先变大,后缩小;(3)由于白磷燃烧消 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又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所 1 5 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 4mL 时停止下流。 答案(1)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不支持 4P+5O22P2O5 产生大量白烟 (2)先鼓后瘪(其他合理描述也可) (3)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降低 锥形瓶中氧气约占 46 mL,当注射 器中的水进入锥形瓶约 46 mL 后,瓶中气压与外界相当 8 8.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