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知识清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58848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知识清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知识清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知识清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知识清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知识清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知识清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知识清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含义及作用例句及分析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借代

2、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

3、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身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苏轼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抱负双关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诗人的目的是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

4、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互文“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的意思是“主人客人一起下马,主人客人又一起上船”叠词叠词一般指含有重叠字的词。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这七组叠词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

5、造意境,表达情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九组名词组合,但见一片萧疏景象2.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特征及分类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与记叙有关的还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常见的描写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立足点的变化,有

6、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角度的变化,有俯视、仰视,远景、近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1)正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又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写高度戒备,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2)动静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动态的描写,也有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

7、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笔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苍青的松树上,落下斑驳的月影,清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响声。这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流连忘返的心情(3)白描。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画面(4)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

8、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最后一句就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诗人等着朋友如约前来,左等右等,朋友还不来,已经过了夜半了。百无聊赖之际,便自娱自乐,一个人摆棋谱玩。一个“敲”,一个“落”,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看似悠闲,实则因久等不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9、。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见下表)和情景交融(1)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中的“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2)借物抒情就是作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也被称为托物言志。陆游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指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下表对“托物言志”的阐释)3.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表

10、现手法特征例句及分析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例如:“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

11、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远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伤感的气氛反衬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常见的反衬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以乐景写哀情;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中以动衬静,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来衬托山中的宁静。又如,欧阳修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

12、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将此日发生兵变境况的危险同昔日在长生殿共诉恩爱进行了对比虚实结合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例如:“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行人”设想妻子凭栏

13、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以小见大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例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此诗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句子里“二乔命运”小事,小事与东吴霸业有关,以二乔立意,从而反映三国之争,此乃大事借古讽今这在咏史、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例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面对赤壁之战怀古,则预感到唐朝将亡

14、,发出慨叹。诗中含一哲理:兴盛与衰亡,有着历史的必然,但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然性用典即化用典故,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批评了当时主将的无能4.诗歌中常见的结构手法结构手法含义及作用例句及分析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开头一句,开门见山,且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层层深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上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

15、,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表达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表现了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铺垫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做铺垫伏笔照应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诗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卒章显志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