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中八大怪”看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上传人:sa****02 文档编号:89556854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关中八大怪”看中国传统民俗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关中八大怪”看中国传统民俗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关中八大怪”看中国传统民俗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关中八大怪”看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关中八大怪”看中国传统民俗文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关中八大怪”看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很普遍的概念,泛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民族文化中的民间文化。不同的民族由于自己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以及传统不同,因而民俗文化的特点也不同。中国民俗文化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的民间文化。“关中八大怪”,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它指的是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宝鸡,黄土高原以南,秦岭以北)出现的八种奇特的民间风俗习惯。由于经济、文化、气候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关中地区,沿袭历史民俗,形成了生动有趣的“八大怪”。下面本文就从“关中八大怪

2、”的视角下探析陕西关中的民俗文化。一怪:面条像腰带“扯面宽得像裤带”。扯面也叫biang biang面,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有一段顺口溜这样描述这个字: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长长,西长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挂个钩担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关中人爱吃面,大街小巷上的面馆比饭馆还要多,但到底陕西面的做法有多少呢,有人曾大概统计了一下,有五十多种,除了这里说的八怪之一的biang biang面,还有麻食面(麻食面还分为懒麻食和搓麻食)、旗花面、洋芋面、雀舌面、削筋面、龙须面、韭叶面、饸饹面、摆汤面、烙面、大刀面、翡翠面、宫廷罐罐面等等,

3、可谓面面俱到,不胜枚举。就口味来说,还有油泼面、臊子面、西红柿鸡蛋面、牛肉面等等。虽说都是面,但是陕西面食把每一种面都做得与众不同,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像陕西的历史一样厚重。陕西有句俗语:“一天不吃面,心里不爽;三天不吃面,浑身没劲。”二怪:锅盔像锅盖这种面的发源地在陕西乾州(今乾县)地区,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服兵役的军人和工匠节约吃饭时间而急中生智发明出来的一种饼的做法,这种饼就是后来的锅盔,现在算起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锅盔,是陕西的一种特色面点。陕西人爱吃馍,说起陕西的馍,那也是有很多种,就拿包子来说,陕西有包子宴,各种各样口味和样式的包子有几十种,除此之外,还有烧饼、煎饼、窝窝头

4、、花卷、锅贴等等。做陕西锅盔时,面要和硬,做好后放在大铁锅里用软火慢慢烤制五六个小时,烙成后外脆里酥,放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变味。在过去,很多外出工作和求学的人经常带着锅盔当干粮,从而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三怪:辣子是道菜说起辣子,很多人都认为是湖南、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湖南、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儿八经的菜肴,可以调面,又能直接夹馍吃。从陕西农村家家户户门前挂着得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就可以得知。著名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影片中就有展现。四怪:凳子不坐蹲起来这个似乎在许多农村也是可见的。在陕西关中农村,很多人的一日三餐都蹲在门口,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5、加之陕西冬天比较寒冷,很多人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久而久之,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五怪:帕帕头上戴这一怪反映了陕西的服饰文化。在很多反映陕西的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带着白羊肚手巾的农妇和老汉,先自爱关中的农民还有这样装束的,和电影上的一模一样,除此之外陕西一些农村的老汉还有系腰带的习惯,贺敬之的一首有名的诗回延安里面的一句话“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就是对这一装束的生动描写。六怪:房子半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就是陕西人说的“安间房”,是长辈住的房子,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陕西人叫“厦房”,一般是晚辈住的房子,房子半边盖,主要是因为陕西干旱少雨,所以这半边盖

6、的房子能让雨水全部流到自家院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七怪:碗盆分不开陕西人(老陕西人)吃饭,喜欢用直径近1尺的青花白瓷大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这一点也反映了陕西饮食文化中食具的特点。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人们还喜欢端着大老碗,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也体现了陕西人饮食方式的特点,喜欢聚食。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秦腔,尤其是戏里花脸的演唱,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则开玩笑:“唱秦腔,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从以上的八大怪中,我们可以看出至少有四怪反映了陕西关中的

7、人的饮食文化: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碗盆分不开。“凳子不坐蹲起来”也能反映陕西人吃饭时的行为习惯。“帕帕头上戴”反映了陕西关中人的服饰习俗,“房子半边盖”反映了陕西关中人的居住习俗,“秦腔不唱吼起来”反映了陕西关中人的文化艺术方面的习俗。“陕西八大怪”只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民众创造风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愚昧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化,在美的法则面前,会自然追求和淘汰,21 世纪的中国风俗文化,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富有中国传统特色。参考文献:1 肖鹰. 民族民俗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20)2 胡琳. 我国民俗节日的体育文化活动J. 飞天. 2011(24)3 罗树杰,刘铁梁. 民俗学与人类学-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三十四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4 张昆. “陕西冷娃”正解J.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9(04)5 刘玉生. 考古生活掠影J. 新疆社会科学. 1989(04)6 张莹,张蓉. 文化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J. 今传媒. 2009(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