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八目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56692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纲八目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纲八目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纲八目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纲八目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纲八目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纲八目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纲八目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 三纲八目,儒家构建的修身之道与人生图示,大学与四书集注,大学出自礼记。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韩愈、李翱和二程的学术基础上,将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作注成一书,借以阐述和演绎自己的理学思想,是称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在南宋广泛刊印和传播。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开始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载于礼记的大学,也藉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并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朱熹与宋明理学,中国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宋明理学(道学):是儒释道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

2、一变为讲求四书义理和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的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共同点: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的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重考据和挖掘六经原本的含义 汉唐之学(郑玄、孔颖达) 清代乾嘉学派,“六经注我”重生发和重构新意 宋明理学(朱熹、王阳明),宋明理学虽源于原始儒家,其所阐发的典籍也来自儒家经典,但其哲学思想已经得到创新而成为另一大思想资源。,朱熹与宋明理学,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主张以“居敬

3、”(专心一志)、“穷理”(深入研究)的方法涵养心性。阐发了“格物致知”的方法,其中包含有科学求知的精神。,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 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北宋理学家张载的不朽格言为代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朱熹与宋明理学,积极影响: 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人格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庄严地树立起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消极影响: 成为后期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以后,其末流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造成了伦理的异化,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带来灾

4、难。,大学,小学 1.初等教育的学校或相应的教育。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应对。 2.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成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的总称。,大学 1.高等教育的学校或相应的教育。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 习立身与治人的学问。 2.博学。,大学,大学是先秦和秦汉之际的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也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 位列“四书”第一部分,是因为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和精辟的理论语言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富有相当的周全性、精微性、系统性和包容性。,三纲八目,大学的主旨是阐明三纲八

5、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止于至善,明明德 亲民(新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内推 外推,格物、致知心灵的认知阶段 诚意、正心心灵的内化阶段 修身 中枢环节,内外合一,知行合一 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的外行阶段,“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朱熹大学章句),八目解析,朱熹大学章句: “(格物)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致知)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

6、。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诚意)实其心之所发,欲其必自慊而无自欺也。”,“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徇外而为人也。 ”,八目解析,朱熹大学章句: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八目解析,家大夫 国诸侯 天下天子,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家国一体,父是家君,君是国父,“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德政合一,内圣外王。,好书推荐,十九札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朱青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