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作指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55094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作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作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作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作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作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作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作指导(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 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 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个讲台, 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给老师的一封信,亲爱的梁老师: 在这荷花满池的日子里,我有很多话想要对您说。六年前,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拉着妈妈的衣襟怯怯

2、地走进了校园,妈妈把我交给了您,就这样我进入了这个 班集体。 而现在呢,再有一个月就要分别了,我沉思着我们本来是互不相识的一群人,是您耐心地关爱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相识、相知,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是您为我们的未来打下了基础,让我们每天都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是您在这六年的时间里给了我们欢笑,让我们懂得友谊与亲情 依稀记得圣诞节时,我们要排练节目。说干就干,我们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个搞笑的故事,您和我们一起开心地笑着,牺牲休息的时间教我们怎么排练,接着就要决定演员了,我们被男主角的选择给难住了。就去问您,您幽默地说:“阳光一点啊,彭士特、邓小伟、詹友威都可以!”我们装做呕吐状,认为他们都不合格。您接着

3、说:“那你们比较喜欢谁啊!”我们忙摇头说:“没有,没有!”这件事给我们带来多少欢笑呀! 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短暂的课间。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您在办公桌上睡着了。我清楚地看见,也清楚地记得。您的身旁放着一叠作业本,手里还拿着一支红笔,底下还压着一本作业本。我静静地看着您,心中涌起一阵阵酸楚。千言万语变成一句话:“老师,您辛苦了!” 梁老师,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再叫您一次吧!我多么希望能回到从前,在伤心时,您还能温柔地安慰着我;在犯错时,您还能严厉地批评我;在获得好成绩时,您还能教诲我不要骄傲 敬爱的梁老师,我衷心地感激您! 即使是暴雨来袭,即使是黄沙卷起,也带不走那颗感恩的心,那份真诚的、肃穆的敬意

4、! 祝愿您天天有鲜花相伴,夜夜有星辰共眠,也愿您一生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您的学生:林青 2015年5月23日,小学六年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活中,老师诲人不倦的形象一定给你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给你的老师写一封信吧。,习作要求,1、给你最敬爱的老师写一封信。 2、回忆和老师之间发生过的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和故事。 3、抒发出对老师的尊敬、不舍和感激等感情 4、培养感恩之心 。,习作目标,诲人不倦 桃李争妍 呕心沥血 默默无闻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和蔼可亲 无微不至 谆谆教导 善解人意

5、幽默风趣 激情飞扬 温柔美丽 潇洒帅气,赞美老师的词,老师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老师像细细的春雨, 。 老师像和煦的阳光, 。 老师像一座桥梁, 。 老师像 , 。,1、给老师的信,可以对老师表示谢意,可以对老师汇报自己的收获,也可以对老师提意见。在对老师提意见时,一定要态度诚恳,用词婉转,讲究礼貌。 。 2、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一两件小事来反映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护。围绕给予学生的帮助、关爱,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的描述表现人物品质。 3、结尾升华师生情谊,表达对分别的不舍、感激之情。,内容:写什么,1、层次清楚,详略得当 2、中心突出,首尾呼应。,结构: 怎样写,如何写生动,1.设计好开头和结尾。 2.突出人物细节。 3. 巧多用修辞,诗句。 4.叙事和抒情相结合。,书信格式,称呼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 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 紧接一行写日期。,温馨提示:,你写的是你最想写的吗? 是自己感受最强烈的吗? 是真实的吗?,我口写我心,我笔抒我情,让你的真情永驻心间,能写多少写多少,只要把你要写的东西写出来,你们愿意写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