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指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54601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戏观察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游戏观察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游戏观察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游戏观察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游戏观察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戏观察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戏观察指导(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游戏观察指导,观察的意义,(一)对游戏的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 案例1:某幼儿园开展自由游戏以来,老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机会增加了。老师发现一个平时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很不起眼的男孩,在游戏中特别活跃,他特别喜欢插塑并能插出多种造型,边说边插,还向别人讲解展示。教师通过观察改变了对幼儿的原有看法。,(二)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 案例2. 某班老师来到蚂蚁建构区,看到5个孩子拿着乐高玩具开始搭建,她观察了一会发现班上幼儿对于乐高玩具的搭法只是局限于将乐高玩具一层层的垒高。于是,老师找来几本关于建构类的图书放在旁边,并告诉幼儿可以模仿书里面的图案搭建,逐渐地,幼儿搭建的图形越来越丰富,

2、还创造性地搭建出许多新的造型。,(三)观察是对游戏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 案例3.当听到老师发出“下班了”的信号时,孩子们都在忙着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老师发现娃娃家里满地“菜”而无人收拾。其他几个忙着收拾玩具的孩子告诉老师是童鑫把这些东西扔在地上的。老师正想发火,只见童鑫正在认真地收拾餐具。原来她是为了收拾摆放娃娃家的餐具,才把“菜”倒在地上的,在讲评中,老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收拾地又快又好。,(四)观察是制定下次游戏计划的依据 案例4.班上常设的区角有娃娃家、菜场、医院着几个。暑假回来以后,老师发现幼儿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出去旅游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于是老师就制定了一个关于“交通工具”游戏的月计划

3、。,观察的意义,(一)对游戏的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 (二)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 (三)观察是对幼儿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 (四)观察是制定下次游戏计划的依据,图7-1 观察在游戏中的作用,观察的原则,(1)应明确观察的目的,并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 (2)观察应在确保幼儿有机会展示他们所有游戏能力的情境中进行,既保证幼儿有丰富的、能引发他们各种游戏行为的材料,又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游戏时间。 (3)如果可能,应保证对幼儿室内和室外游戏进行观察。 (4)应在幼儿彼此熟悉并熟悉环境后才开始对幼儿进行观察。 (5)应持续观察,以确保记录的事幼儿典型的游戏行为。,观察的要点,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是观

4、察的要点。 (1)幼儿的兴趣点,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材料等。 (2)幼儿的行为类型;幼儿在游戏中所说、所做;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解决,如何解决的。 (3)幼儿与环境、同伴的互动情况,幼儿通常和谁一起玩,认知经验和社会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进步;还存在哪些问题等。 (4)幼儿的情绪体验。 (5)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6)影响幼儿行为的因素,给幼儿提供的游戏时空是否合适;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等。,讨论:你认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主要集中于那几方面?,各年龄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小班:主要处于平行游戏阶段,满足于操纵、摆弄物品。对物品的需求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对相同物品要求较多,矛盾的焦点主要在

5、幼儿与物品的冲突上。因此,小班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物品上。,中班: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丰富,游戏情节较小班丰富,处于角色的归属感阶段,虽然选择了一个角色,但想做多个角色的事情,想与人交往但尚无交往技能,人与人交往出现冲突的多发期。因此,观察的重点应该是在幼儿之间的冲突上,不管是规则上的、交往技能上的,还是使用物品上的。,大班:随着生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及能力的增强,幼儿不断产生新的主题,因新的主题与原有经验之间的不和谐而产生冲突,运用已有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新,成为游戏观察的重点,同时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也成为游戏观察的另一个重点。,游戏观察的方法和记录,一、观察的方法,(

6、一)扫描法 即时段定人法。对班里的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 适合于了解全体幼儿的游戏情况。 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选用较多。如,需要了解游戏开展中有哪些主题、每个幼儿选了哪些主题、扮演了什么角色、使用了哪些材料等。,游戏类型:角色游戏 游戏时间:_ 观察描述: 角色游戏开始之前,老师请小朋友自主选择区域以及角色。首先娃娃家区域,丫丫主动选择扮演妈妈,家明扮演爸爸,明明扮演孩子;超市区域,佩佩扮演售货员,青青扮演收银员;在医院区域,诚诚选择扮演医生,小华扮演他的助手护士小姐;还有一个饭店区域,胖胖当起了老板,小丽和敏敏做起了服务员,其他的小朋友当顾客,

7、有的在饭店就餐,有的去医院看病,还有的在超市购物。,姓名,主题,表7-7 幼儿选择游戏主题的情况观察表,将所要观察的内容先用表格的形式准备好,游戏开始时,就直接将观察的内容在表格中做记号即可。 选用时,每个主题选5分钟,用画“正”字的形式,轮流观察,或每次观察用不同的符号或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录。,姓名,表7-10 幼儿参与游戏情节观察表,姓名,水平,表7-8 幼儿游戏的社会性发展水平观察表,对每个幼儿观察12分钟,然后填入表格。将不同时间的观察表格联系起来,就可看出每个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或一张表格重复使用,看起来更直观。每一观察做好时间记录。,场地,时间,表7-9 游戏场地利用率的观察表,(二

8、)定点法 即定点不定人。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主要来此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 适合于了解一个主题或一个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 一般在游戏过程中使用此方法。 运用此方法,一般采用实况详录法记录。,游戏类型:结构游戏 观察时间:_ 观察描述: 如:小明和诚诚选择了积木区游戏,两个人开始搭建积木,小明负责选择积木块,诚诚负责搭建,不一会大楼一层已经搭起来了,两人配合的比较默契。齐齐走过了,起初蹲在旁边看他俩搭积木,慢慢的也开始参与进来,先是和小明一样选择积木,递给诚诚,后来也开始和诚诚搭建起来,齐齐负责搭建围墙,两个人的游戏变成了三个人的游戏。诚诚发现积木块不够了

9、,就开始拆卸齐齐搭建的围墙,齐齐没有阻拦,看了一会就站起来,走了出去,不再在积木区玩了。,例:对一次“医院”游戏的观察记录 医院里来了两个男孩,手抱一个“断腿”的娃娃,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医院,我娃娃腿断了” “快拿来我看看” “能好吗?” “没关系,我用胶布(透明胶)贴上就好了” 医生开始用胶布给娃娃贴腿。这时老师出场了,说:“腿断了怎么可能用胶布贴呢?要上夹板才行” 教师开始引导他们给娃娃上夹板,而这几个孩子却突然玩性全无。,(三)追踪法 即定人不定点。观察者事先确定一到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被观察的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追随到哪里,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 适合

10、于观察了解个别幼儿在游戏全过程中的情况,了解其游戏发展的水平,或者更详细的信息。,例:一位老师对一个不会玩游戏幼儿的追踪记录 游戏时间到了,李小刚端起自己的小椅子到了“娃娃家”。这是他上幼儿园以来,第一次主动地去选择游戏。李小刚在“娃娃家”里摆弄餐具,又来了一男一女两位小朋友,和他一起摆弄餐具、开始烧饭,小女孩把烧好的饭给李小刚,他假装吃了两口,就放在桌上,去“超市”买东西,他在超市停留约5分钟的时间,不时摆弄“超市”里的商品,最后什么也没买就走了,跑到“图书角”拿了一本书看了很长时间,直到游戏结束。,游戏观察的方法 扫描观察法 定点观察法 追踪观察法,二、游戏观察的记录方法,(1)行为核对表

11、 行为核对表主要用来核对幼儿在游戏中重要行为的出现与否,观察者预先将准备观察的项目列出,当出现此项目行为时,就在该项上划“”。运用行为核对表进行的游戏观察比较系统,记录信息更快捷。如下表:,表7-2,(2)等级量表 等级量表与行为核对表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关注特定的游戏行为,便于记录信息。 等级量表不仅仅简单地显示幼儿出现或未出现的行为,观察者还可以自己决定幼儿呈现的游戏行为的等级,并评价这些游戏行为的质量。,幼儿姓名_ 游戏名称_ 观察时间 _,表7-3,拓展知识游戏量表,1.利伯曼游戏兴趣量表 2.高尔登和库特勒耳游戏发展进度量表 3.帕顿/皮亚杰量表 4.豪维斯同伴游戏量表 5.斯米兰斯基

12、角色游戏估量表 6.副若斯特-沃思曼游戏发展检核表,3.帕顿/皮亚杰量表,表7-4,(1)帕顿/皮亚杰量表的操作定义 认知水平定义 基础游戏重复肌肉运动,用玩具或不用玩具。例如:(a)跑和跳,(b)伸和缩,(c)操纵玩具或材料,(d)非正式规则游戏。 结构游戏使用玩具(积木、积塑小玩具等)或材料(沙子、橡皮泥、颜料等)构造一样东西。 角色游戏角色扮演(假装一个超人或救火队员)与假扮转换(假装开汽车或用铅笔打针)。 规则游戏承认、接受并遵守确立的规则。如棋类、踢球等。,社会水平定义 孤独游戏独单地玩,与周围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材料。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管别人在做什么,也没有做出接近其他儿童的尝试。

13、 平行游戏参加周围其他孩子类似的活动,或玩与他们差不多的玩具;在同伴旁边玩,而不是与同伴一起玩。 集体游戏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角色被分配或未被分配。,非游戏行为定义 无所事事行为,旁观行为,不断变换游戏活动的行为. 非游戏活动行为 事先由老师或自己选定的任务或学习活动,如涂色、计算机等。,根据操作定义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译码 a.两个孩子正玩娃娃家,各自假装烧饭或烧菜。他们清楚各自的活动,但无交往。 b.一个孩子用积木搭了一样东西,无其他孩子在附近。 c.一个孩子单独玩,用玩具电话假装打电话。 d.一个孩子正看其他孩子玩娃娃家。 e.几个孩子在图书角看书。 f.两个孩子在地板上开玩具汽车。没有假扮

14、转换的情节,也没有互相交往。 g.三个孩子正玩医院游戏。一个做医生,一个做护士,还有一个做病人。 h.一个孩子正在转来转去,不参加任何活动。 i.一些孩子在一起用积木搭一条高速公路。,(平行角色游戏),(孤独结构游戏),(孤独角色游戏),(旁观),(非游戏活动),(平行基础游戏),(集体角色游戏),(无所事事),(集体结构游戏),(2)帕顿/皮亚杰量表的观察记录例表,姓名_ 观察日期_,表 7-5,(3)帕顿/皮亚杰量表的注意事项 研究者必须在运用量表之前熟悉各项操作定义,以便准确无误地进行观察。 在观察中,应该坚持每一孩子一张表格。 多次扫描取样法较适合本量表。即观察者按顺序将观察对象表格排

15、列好。每次观察一个孩子15秒钟,按顺序换人。在全部观察完一遍后,重新开始一轮各15秒钟的观察。 在对每一个幼儿进行了20-30次的观察后,对所收集到的资料做简单的统计,分析其表现出来的幼儿水平是否与其年龄应有的发展水平相吻合。,(3)轶事记录 轶事记录是指简短地记录幼儿的游戏或游戏中的偶发事件。 这些记录可反映幼儿的游戏技能以及社会性、认知、情感和身体等方面发展的状况。 轶事记录可以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游戏结束之后进行通过回忆描述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案例】4岁的切利正在和几个小伙伴玩过家家。切利当爸爸,他走进厨房,他的“姐姐”要给他一块蛋糕,但切利却拒绝了,说:“我要蛋糕

16、做什么?大人是在吃饭时才吃它的。”十分钟后,切利来了,说:“姐姐,我现在可以吃蛋糕吗?我现在不是爸爸了,是切利了。”,表7-6 实况详录法,实况详录法的记录要求: 1.记录的内容信息全面、重点突出。 2.记录客观、详实。 3.按游戏情节发展的顺序记录。,幼儿的姓名、性别、记录的日期,游戏的背景,以及对事件的客观描述和观察的结果等。焦点放在对游戏的所见所闻的描述上。,特别要详细记录幼儿是怎样做的,怎样操作材料的,怎样与人交往的。对幼儿行为发生的场景、周围人和事物等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四)综合图示法 是一种融“扫描法”、“定点法”、“追踪法”并加入图示记录为一体的观察记录方法。,A 娃娃家 男2人、女3人,B 医院 男1人 女1人,D 积木区 男1人,女1 非游戏行为,男2 旁观,门,E图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