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体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53576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9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体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外国语大学案例 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构建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体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探索打造“大思政”教育格局 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构建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体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探索打造“大思政”教育格局 思政课与专业课脱节,形成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长期存在。为 此,上海外国语大学自 2014 年 3 月以来,从外语院校特色出发,从 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需要出发, 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专业教学相结 合、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 (实践) 、第三课堂(网络)相结合,在建设外语院校特色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一、挖掘外语课程中的思想政

2、治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澄清思想困惑 1.无论“最中国”的课还是“最西方”的课,都有核心价值观在传递 1.无论“最中国”的课还是“最西方”的课,都有核心价值观在传递 上海外国语大学目前拥有 32 个教学语种,相当部分学生在外语 语境下了解外国,却不熟悉中国。于是,2015 年 3 月,我校马克思 主义学院和英语学院尝试联合打造了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体现课程 思政属性与功能的“中外时文选读”课程。该课程内容从习近平总书 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讲话,到李克强总理在 冬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再到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杂志 发表的 民主出了什么问题 等内容, 课程精选来自

3、中外有关领导人、 主流媒体、著名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的讲话发言、深度报道以及研究文 章,分析时文所持的不同立场、观点、方法及逻辑,培养学生的理性 思考和批判意识,特别是如何从中外两种视角出发、客观公允看待中 外政治、 经济、 社会和文化现象。 该课程既可提高大学生的外语水平, 又可引导大学生在对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问题的比较 分析和思考中澄清价值观念,坚定政治信仰,塑造精神家园,实现大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外语专业素养的同步提高。 去年年末,新华社上海站记者潘旭曾旁听了一堂由我校党委书记 姜锋给英语学院本科生上的中外时文选读课,课程用全英文授课。在 触及到“西方民主”问题时,姜锋书记从中

4、外大学的异同说起,带学 生入题,既而讲到中外社会、国家体制的差异。 在说到“公平正义”时,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西方国家的平 等似乎与生俱来,因为人生来平等。 ”姜锋先用英语回答说, “你的措 辞有误,生来平等不是用 born 这个词,而是用 created,区别在于 前者是现实,后者是信仰中的,上帝造人是平等的,但并不意味 公平正义与生俱来,这需要国家和地区的努力,就像解决种族歧 视问题。 ” “我们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 以来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这样的阶段其他国家以前有过, 现在也有。 ” 这是整堂课中姜锋所说的为数不多的汉语。 课堂中,姜锋以自己在外交战线的

5、工作经历讲述了中西社会、文 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 “现在的学生接触西方文化渠道多,难免在意 识形态问题上认识有偏颇, 但如果老师不假思索地去否定国外的民主 制度,这也是有偏颇的,学生难以接受。 ”课后姜锋对记者说。 来自英语学院大二学生谢政男说,在中外时文选读课上接触了很 多西方作者写的关于中国的文章, 尤其对一些西方学者写的有关中国 政体的文章印象深刻, 重新认识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 要性和必然性。“当发现这些原版文章讲的跟政治教材有交集的时候, 才不会认为教材是在说教,而是事实和真理。 ” 2 2. .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共同上课,打破思政课“孤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

6、师集体备课、共同上课,打破思政课“孤 岛”困境岛”困境 讲好“中外时文选读”这类专业课对师资提出了巨大挑战。要求 教师既要懂思政,又要会教专业课。为此,我校探索思政课教师和专 业课教师集体备课、共同上课的教育教学模式。 以“中外时文选读”为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和英语 学院的骨干教师一起,列出选读文章的目录,双方讨论教学要点,达 成共识后由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轮流走上讲台。 英语学院王磊副教授说,集体备课最关键的就是选择篇目,国外 学者有很多对西方社会的批判反思性文章, 这种批判性思维恰恰就是 外语精读课学生的重要技能,只要材料选得好,不用灌输,学生往往 也会读出作者“褒中批西”的弦

7、外之音。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鸣歧看来, “如果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 是在业务上互不相干的两拨人,那思政课和专业课势必成为两张皮, 学生难免重此轻彼。 ” 为了充实完善教师队伍, 马克思主义学院除了和英语学院等院系 的老师合作教学外,近两年先后引进了 6 位具有博士学历,有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科背景并能用英语授课的教师, 并选派 5 位思政课教师出 国访学。 3 3. .构建具有上外特色的“课程思政”课程群构建具有上外特色的“课程思政”课程群 从 2016 年开始,我校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专业特点和学生特 征,对照思想政治教学教育目标,进一步挖掘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学 校通过制定方案、开会推进,把

8、工作设想扎实落在院系各语种专业教 学中。在外语专业课中,经院系的精心筛选和内容调整,选取了 18 门专业课程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工作试点, 涉及 11 个语种,初步形 成“多语种课程思政群” ,在已有“中外时文选读”基础上,拓展到 包括经典外文文献阅读、中外文化比较、中外时政翻译、国家历史文 化比较、外文报刊阅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全外语教学课程。外语不 再仅仅是交际工具,更是认知工具,授课教师通过有针对性、新颖的 方式与视角开展教学, 引导青年学生 “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 发掘外语专业的思想价值渗透作用。 二、开设世界中国思政必修课,力求让学生既有世界眼

9、光更具中 国情怀 为了配合上海市推进“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我校开设了世界 中国课程。该课程着重体现上外“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 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引导当代大学 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 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而客观、理性、全面地以国 际视野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准确把握世界与中国的发展脉络,清 晰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与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进一步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 信,读懂中国了解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此,本 课程设置了 10 个专题,以

10、公共必修课形式推出。10 个专题分别是: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世界历史文明中的中国;世界地缘政 治中的中国;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大国 关系中的中国;世界媒体中的中国;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文学;世界教 育中的中国模式;对外文化传播中的中国。 三、推进双语特色思政课教学,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与针对性 为了贴近学生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2014 年 5 月至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本科思政课 5 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以引入全英语教学的形式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每学期,马克思主义 学院根据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点, 结合国内外时事, 每门课有针对性

11、的设置 1-2 个贴近学生实际的专题, 通过与英语教师 的合作及集体备课后,以全英语授课。 上学期,围绕着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开设 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兴起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论新时代的主 要矛盾” 、 “社会正义与美好生活” 、 “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 。紧贴 学生实际的讲述与全英语的授课方式,在学生中广受欢迎。 其中,徐大慰副教授的全英语授课被 2016 年 12 月 20 日的青 年报予以专题报道。 四、从课堂到实践,让学生通过学校多语种外文网传播中国声音 2015 年以来,我校创建了拥有 21 个语种版本的上外多语种外文 门户网站群,除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和

12、专业学习平台外,还鼓励学生 原创写作并发表,内容包括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社会变化、上海城市 人文等, 将多语种网站打造成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乃至中国国情和文化 的阵地,成为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平台之一。 上外多语种外文网站建设工作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自批 示,受到教育部、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新闻办、上 海市外宣办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先后多次来校调研。2015 年 4 月, 教育部刊发了简报,题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着力推进外文门户网站内 涵建设 。2015 年 7 月,上外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作为案例,在教 育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进行了分享。2015 年 9 月,上外 入选

13、教育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试点单位, 重点就高校外文网站开展试 点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6 年 5 月,上外在教 育部首届全国高校名站名栏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网站” (上外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和“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 (上外 英语网 SISU Today“今日上外”栏目) 。 目前, 我校多语种外文网站群日益受到海外关注。 以俄文网为例, 从去年至今, 近百篇报道被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世界新闻通讯社摘编 转载,主要为反映中乌关系、当地经济、政治、社会、外交、文化问 题的深度报道和专家评论。如今,多语种外文网站已成为我校构建育 人以办网为平台,创新育人的新载体。 五、

14、教改探索与实践引发各方关注 我校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改探索与实践得到了教育部 和上海市教委的关注、重视和认可。2015 年 10 月 13 日,在教育部 社科司召开的思政课创新计划座谈会上, 校党委书记姜锋和马院院长 赵鸣歧教授就我校构建外语院校思政课教改体系情况作专题汇报。 2015 年 10 月 20 日,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官方微博报道我校“课程 思政”教学改革情况。2015 年 11 月 30 日,上海教卫动态大篇 幅介绍了我校深入推进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情况。2016 年 6 月 17 日, 新华网 “上海频道” 以 “上海外国语大学将思政课融入专业课” 为题, 深入报道了我校在思政

15、课教学改革中所采取的举措及取得的积极成 效。2016 年 7 月 11 日,新华社新华内参刊发“上海外国语大学 积极打造大思政格局” 。2016 年 11 月 19 日,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 十四届(2016)学术年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场)上,我校马院院 长赵鸣歧就本项目推进情况做专题汇报,得到了教育部社科司、上海 市教委相关领导以及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2016 年 12 月 12 日文 汇报以“上外中外时文选读课尝试破解思政教育孤岛化困 境” ,全面报道了我校此课程的教改成效。2018 年 1 月 9 日,中央电 视台焦点访谈也专门播发了有关我校特色双语思政课和课程思政 的教改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校挖掘外语教学中思政教育资源的 中外时文选读课程,已成为引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一 个标志性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