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晨读训练11(附答案)$800814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50063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晨读训练11(附答案)$80081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晨读训练11(附答案)$80081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晨读训练11(附答案)$80081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晨读训练11(附答案)$80081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晨读训练11(附答案)$80081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晨读训练11(附答案)$8008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晨读训练11(附答案)$8008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晨读训练11一、语言基础知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讨论, 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 滑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 他多么正确, 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 A充盈 见怪不惊 尽管 只要 B充盈 漠不关心 尽管 如果 C充斥 漠不关心 无论 如果 D充斥 见怪不惊 无论 只要 2下列诗句中,没有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C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D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3下列各句中,没有

2、语病一句是( )A无数事实表明,正义能否战胜邪恶,光明能否战胜黑暗,真善美能否战胜假恶丑,就在于众多的“第二人”一起汇成正能量的洪流。B今年以来,各地特大、重大事故接连不断,不仅导致极为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给社会留下了无尽的伤痛。C相关专家表示,“千人千面”的自媒体近年来影响力飙升,尤其在文化、思想、历史等领域,自媒体文章占据了大约70%以上的数量。D.中国建筑集团管理人员用手机轻轻扫一下施工人员佩戴的二维码安全帽,即可掌握施工人员的姓名、年龄、工种、健康状况等信息,以加强安全管理。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3、。 。 。 。 。 ,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 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 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 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 可以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 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 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回话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它 A B C D5选出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在意境上相似的一首(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幕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

4、闲坐说玄宗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6王国维在论及诗歌境界时,指出诗歌意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且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下列诗句,不属于“无我之境”的一项是(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B杨柳岸,晓风残月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二、名句默写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寄蜉蝣于天地,_。(苏轼赤壁赋)(2)故木受绳则直,_ 。(荀子劝学)(3)扈江离与辟芷兮,_ 。(屈原离骚)(4)_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蒹葭萋萋,_ 。

5、(诗经蒹葭)(6)飞湍瀑流争喧豗, _ 。(李白蜀道难)(7)_ ,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8)_,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目。送崔融杜审言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注崔融:杜审言的友人,时任节度使书记官。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北平:郡名,此处泛指北方边地。8“笳吹夜边声”与范仲淹渔冢傲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都写了“边声”,二者各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9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本次小题总结: 高三晨读训练111【答案】C试题分析

6、: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充斥”与“充盈”都有“充满”的意思,但“充斥”含厌恶意,符合语境。“漠不关心”指形容对事物一点也不关心;“见怪不惊”指奇怪的事看多了,就不觉得奇怪。应使用“漠不关心”。“无论”表示在任何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如果”表示假设关系,“只要”表示条件关系。2.【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比喻手法的一项”,主要是针对比喻设题。A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把“黑云”比作“墨”,把“白雨”比作“珍珠”。B项,“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

7、荷叶叠青钱”,把“路上的杨花”比作“白毡”,把“荷叶”比作“青钱”。C项,“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水”比作“白银盘”,把湖上的山峰比作“青螺”。D项没有比喻的修辞。3.【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不合逻辑,一面两面。C项,“大约”和“以上”重复。D项,搭配不当,应该是“扫帽子上的二维码”。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句子排序是根据排部分前后和排序句内部的句意逻辑关系来确定的。此题阐述文学与绘画的关系。排序句前的一句话是论点,后面是结论,排

8、序部分是阐述。排序时可采取先小组合,再将小组合连缀起来的方法。句用证据解释论点,应该放在首位;承接阐述“回回图”;句用“既又”关联起来,句与后续句是结论的两个判断应该相邻,这样答案就出来了。5.【答案】D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在意境上相似的一首”。应先理解题干所给诗句的意境,然后再进行选择。“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思是“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感慨着物是人非,过去的风光不再,怀念当年的强盛。“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

9、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6【答案】C试题分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提法。所谓“有我之境”,就是诗句中有直接表示诗人感情、动作、神态、情绪的词语;而“无我之境”,诗句里只有物象描写,作者的感情融合在景物之中。可以作这样一个转移,“有我之境”的景情关系是借景抒情或以景衬情:“无我之境”是触情于景,情景交融。本题ABD三项是“无我之境”,C项“把酒、盈袖”已有了诗人的形象,属“有我之境 。二、名句默写7.【答案】(1)渺沧海之一粟(2)金就砺则利(3)纫秋兰以为佩(4)舞榭歌台(5)白露未晞(6)砯崖转石万壑雷(7)文章合为时而著(8)往者不可谏三、诗歌鉴赏8特点:前者悲凉,后者豪壮。作用:前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与忧国的悲慨之情作铺垫;后者渲染了军营整肃的氛围,衬托出士气的高昂。 9表达对战争必胜的信心和对友人荡平敌寇的鼓励和祝愿。(或表达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对友人军事才华的赞美)颔联描绘饯行的隆重和出征时军威的雄壮,颈联想象军营行军驻屯的整肃和警惕,暗示战斗必将胜利,尾联想象友人运筹帷幄的雄姿,展望荡平敌寇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