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课件2010 4-6_ 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541811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 课件2010 4-6_ 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金融学 课件2010 4-6_ 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金融学 课件2010 4-6_ 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金融学 课件2010 4-6_ 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金融学 课件2010 4-6_ 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 课件2010 4-6_ 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 课件2010 4-6_ 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了解信用的含义、特征、作用以及现代信用体系的构建 掌握利息与利率的含义、分类、决定因素、社会功能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本章学习要求,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第一节 信用的概述 第二节 利息与利率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第一节 信用的概述,一、信用的内涵,信用源于拉丁文,意为信任、相信、声誉等。从一般意义上讲,信用包含信任、诚实守信等内容。但从经济意义上讲它的涵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具体说就是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和货币让渡给需要者(即借者)并约定一定时间由借者还本付息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信用也包含了

2、相信、信任,表示的是债权人对债务人偿还能力的信任 。,二、信用的特征,标的物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三、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国际信用,(一)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或预付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这种信用的具体表现方式有赊购赊销、分期付款、预付定金、分期预付、委托代销等。,1商业信用的特点 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始终是社会再生产活动中的首选的信用方式。 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商品资金而不是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货

3、币资金。 商业信用和社会生产动态相一致。,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第一,商业信用的授信数额和规模会受到债权人拥有的资金量的限制; 第二,商业信用的授信方向还要受到商品流动方向的限制。它只适用于有商品交易往来的企业,且只能向后一级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信用的逆向提供是不可行的; 第三,商业信用有期限限制,一般用作企业短期性融资。 在高度发达的信用经济社会,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限制了它的发展,因此不能成为信用的主要方式。,(二)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银行信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一个国家信用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与

4、商业信用相比,银行信用具有如下特点: 银行信用是中介信用; 银行信用借贷的对象是货币; 银行信用具有创造扩张性,(三)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债务人,从社会上筹措资金来解决财政需要的一种信用形式。 1国家信用的形式 发行国家公债 发行国库券 专项债券 银行透支或借款,2国家信用的特点 国家信用的债权人是持有国家债券的单位和个人,债务人是国家或地方政府; 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之间关系密切 ; 国家信用主要用于财政开支 。,(四)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这是一种暂不付款,凭信用获得商品或货币的信用形式。 常见的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商

5、品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五)国际信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一国要想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必然会利用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 国际信用具体形式包括:出口信贷、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资本市场业务和直接投资等。,四、信用工具,(一)信用工具的涵义及特征 信用工具也叫金融工具,就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债务双方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 它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在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信用工具的特征:,偿还性 收益性 流动性,名义收益率利息/票面价格 即期收益率利息

6、/市场价格 实际收益率实际收益/市场价格,2年期的A债券票面利息为4元,票面金额为100元 ,那么名义收益率为 ?A债券的市场价格为98元,那么其当期收益率为 ?某人以98元的价格买入A债券并持有到期,那么实际收益率为 ?,(二)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1传统的信用工具 (1)本票 (2)汇票 (3)支票 (4)信用证 (5)信用卡 (6)债券 (7)股票,(1)本票 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本票票面上会注明支付金额、还款期限和地点,其特点是见票即付,无需承诺。,(2)汇票 汇票是指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者或持票人的支付命

7、令书。 由债务人自己承诺到期付款的汇票叫做商业承兑汇票。,由债务人委托银行承兑的汇票叫做银行承兑汇票。,(3)支票 支票是存款户签发,要求银行从其活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指定人或持票人的凭证。支票按其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前者可用来支取现金或转账,后者只能用来转账。,现金支票,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常在票面划两条红色平行线故也称为划线支票、平行线支票或横线支票。,转账支票,(4)信用证 信用证是银行(开证行)根据付款方(申请人)的要求,向收款方(受益人)开立的一定金额、一定期限、并根据一定条件进行付款的一种凭证(保证书)。,(5)信用卡 信用卡是银行或专业公司对具有一定信用的客户

8、(消费者)所发行的一种赋予信用的证书,需要使用信用卡的消费者一般要向银行或经办公司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取得。,(6)债券 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7)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股份公司主要发行两种类型的股票:普通股和优先股。,股票,2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合约,它的价值取决于作为合约标的物的某一金融工具、指数或其他投资工具的变动状况。 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认股权证、互换协议及可转换证券等。 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变得越来越活跃

9、,各种新的衍生金融工具不断被开发出来。,信用的功能具体表现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两个方面。 社会功能是指对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促进,最明显的例子是高利贷信用。这种信用在促进小生产生产方式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经济功能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信用所能发挥的作用。信用的经济功能如下:,五、信用的功能,经济功能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信用所能发挥的作用。信用的经济功能如下: 筹集资金的功能 配置资金的功能 节省流通费用的功能 宏观调控的功能,第二节 利息与利率,一、利息的含义 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资产阶级古典学派,威廉配第和约翰洛

10、克都从地租的存在来利息的本质,坎蒂隆从风险补偿的角度来分析利息的本质,约瑟夫马西从利息的来源来分析利息的本质,二、利息本质的理论,(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近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利息是借贷资本家节欲的报酬 (纳骚西尼尔),利息在贷款者看来是等待的报酬,在借款者看来是使用资本的代价(阿弗里德马歇尔 ),利息取决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关系(欧文费雪),利息是放弃货币流动性偏好的报酬(凯恩斯 ),(二)马克思关于信息本质的理论,从本质上来看,利息是社会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三、利率的含义和分类,利息率,也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所贷本金额之间的比率,即利率=利息/

11、本金。,利率的分类,四、利率体系,就一般情况而言,利率体系结构主要有: 中央银行利率和商业银行利率; 拆借利率和国债利率; 一级市场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一、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一)社会平均利润率 (二)资金供求情况 (三)国家经济政策 (四)银行成本 (五)物价水平 (六)国际利率水平,二、利率决定理论,(一)古典利率理论:,也称真实利率理论,它建立在萨伊法则和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之上,认为工资和价格的自由伸缩可以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 在充分就业的所得水准下,储蓄与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这种理论认定,社会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利率水平,使经济体系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

12、种单一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见下图) 。,图2-1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应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共同决定。货币供给(Ms)是外生变量,因此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L)则是内生变量,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 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比。,(二)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由既定条件下的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和货币数量两个因素决定。 由于货币供给主要由货币当局外生地决定,因此在货币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

13、于流动性偏好的强弱。如果流动性偏好较强,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则利率会上升;反之,如果流动性偏好较弱,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则利率会下降;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就会形成均衡利率。,如果出现利率极低的情况,这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下降,或者说债券的市场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降,因此人们会将所持有的债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会再去买债券,以免债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图2-2中,“流动性陷阱”相当于货币需求线L中的水平线部分。,“流动性陷阱”,图2-2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利率特别强调了持有货币愿望偏好

14、和货币供应存量这两大因素。 在短期内,货币供应存量是影响利率水平变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对利率水平的控制和调节在短期内是有效的。,该理论一方面反对古典学派对货币因素的忽视,认为仅以储蓄、投资分析利率过于片面,同时也批评凯恩斯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观点,试图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根据可贷资金理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其决定于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DL=I+B+MD; SL=S+L+MS,上式中DL表示借贷资金的需求,SL表示接待资金的供给;B表示政府部门必须通过借款来弥补的实际赤字的数量,L表示实际的资本流入;MD表示实际货

15、币需求量的变动,MS表示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则市场中的均衡条件为: I+B+MD=S+L+MS,图2-3 新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希克斯和汉森认为,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和古典利率理论以及新古典利率理论都具有片面性,不能明确地说明利率究竟是多少,而且他们都没有分析收入对利率的决定作用。在利率的决定因素中,不论是古典利率理论中的储蓄、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货币需求,还是新古典利率理论中可贷资金的供给,都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所以如果不考虑收入因素,就不能明确地说明利率的决定。希克斯和汉森认为,如果把三种理论加以综合,就能够同时得出利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为此他们提出了IS-LM模型。,(四)IS-LM模型

16、,IS-LM模型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全面分析利率。 当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它们的交点E决定的利率是均衡利率,收入是均衡收入,见图2-4。,图2-4 IS-LM模型,四、利率的经济功能,(一)宏观调节功能 积累资金 调整信用规模 调节国民经济结构 稳定物价 平衡国际收支的功能,(二)微观调节功能 激励约束功能 资产配置功能,【重要概念】,信用 信用工具 单利 复利 信用证 股票 利息 利率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IS-LM模型,【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信用?信用具有哪些特征?信用具有哪些基本形式? 2什么是信用工具?信用工具具有哪些特征? 3试述信用的社会经济功能。 4什么是利息?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利息的本质都有哪些观点? 5什么是利率?简述利率的几种主要分类。 6利率的变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7关于利率的决定,西方经济学界都有哪些理论? 8试述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而发挥的宏观和微观的调控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