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75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3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州二中泰州二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 说明说明 1 1、本试题满分为、本试题满分为 100100 分,答题时间为分,答题时间为 9090 分钟。分钟。 2 2、答案一律填在答题纸上的对应空白处。、答案一律填在答题纸上的对应空白处。 3 3、凡不按题目要求答题或化学专用语书写错误,一律不给分。、凡不按题目要求答题或化学专用语书写错误,一律不给分。 4 4、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H-1 C-12C-12 N-14N-14 O-16O-16 Na-23Na-23 Al-27Al-27 S-32

2、S-32 Cl-Cl- 35.535.5 Fe-56Fe-56 Cu-64Cu-64 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满分,满分 606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60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三酸两碱”是指:盐酸、硫酸、硝酸、烧碱和纯碱。在运输浓硫酸的储罐 车上所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浓硫酸腐蚀性液体。 【详解】A、浓硫酸腐蚀性液体,在运输浓硫酸的储罐车上所贴的标识是腐蚀品,故 A 正确; B、浓

3、硫酸不是易燃液体,故 B 错误; C、浓硫酸不是有毒气体,故 C 错误; D、浓硫酸不是爆炸品,故 D 错误; 故选 A。 2.纯净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二氧化硅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答 【详解】二氧化硅是由氧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 D。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 B. 干冰 C. 熔融的烧碱 D. 铁丝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电解

4、质导电必须 是自身电离;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 机物都是非电解质;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详解】A. 硫酸铜溶液是硫酸铜和水的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A 错误; B. 二氧化碳常温下为气体,只有 CO2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虽 C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 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能够导电,但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 CO2自身电离, 故 CO2不属于电解质,故 B 错误; C. 熔融的 NaOH 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钠离子能导电,是化合物,所以它是电解质,故 C 正确;

5、 D. 铁丝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解题关键: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易错点 A,注意电解质和 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下列物质用激光笔照射,不能在其内部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的是 ( ) A. FeCl3溶液 B. 牛奶 C. 淀粉溶液 D. 雾 【答案】A 【解析】 【分析】 溶液与胶体、浊液的粒径不同,溶液中分散质粒径一般小于 1 nm,胶体中分散质粒径一般为 1100 nm;浊液的分散质粒径大于 100 nm,溶液和胶体都是透明的澄清溶液,可以通过丁达尔 现象来区分,胶

6、体用激光笔照射,能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详解】A. FeCl3溶液属于溶液,无丁达尔现象,故 A 选; B. 牛奶属于胶体,用激光笔照射,能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观察到光亮的通路,故 B 不选; C.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用激光笔照射,能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观察到光亮的通路,故 C 不选; D. 雾属于胶体,用激光笔照射,能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观察到光亮的通路,故 D 不选; 故选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胶体的鉴别,易错点:注意溶液和胶体都是透明的澄清溶液,可以通过 丁达尔现象来区分。 5.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FeSO4=Fe3+SO42 B.

7、Ca(OH)2=Ca2+2(OH) C. H2SO4= 2H+ SO42 D. KClO3=K+Cl+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A、应生成亚铁离子; B、2molOH-表达错误; C、电荷守恒、质量守恒; D、氯酸根离子是原子团,不能拆开。 【详解】A、应生成亚铁离子, FeSO4=Fe2+SO42,故 A 错误; B、2molOH-表达错误,Ca(OH)2=Ca2+2OH,故 B 错误; C、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故 C 正确; D、氯酸根离子是原子团,KClO3=K+ClO3,故 D 错误。 故选 C。 6.胶体和溶液的特征区别是( ) A. 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B. 胶体粒子的大

8、小在 1nm100nm 之间 C.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 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 【详解】A. 胶体属于介稳体系,胶体的性质,故 A 错误; B、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 1-100nm 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 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 100nm。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的光学性质,故 C 错误; D. 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故 D 错误。 故选 B。 7.容量瓶上不必标注的是 ( ) A. 刻度线 B. 容积 C. 物质的量浓度 D. 温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9、】 容量瓶主要用于准确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它是一种细长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配 有磨口塞;瓶颈上刻有标线,当瓶内液体在所指定温度下达到标线处时,其体积即为瓶上所注明 的容积数,一种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量取一个量,常用的容量瓶有 50、100、250、500、1000 毫升 等多种规格 【详解】容量瓶是一种定量仪器,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所以容量瓶上标有容积和刻度线; 温度影响溶液的体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所以容量瓶上标有 A. 刻度线,B. 容积、D. 温度,没有 C 物质的量浓度,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容量瓶的构造,解题关键:注意掌握常见仪器的构

10、造及使用方法,仪器的 0 刻度、计量仪器的准确度等 8.化学上常用下图表示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其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 ( ) A. 置换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所有的分解反应 D. 有电子转移的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根据四大基本反应类 型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来回答;部分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分解反应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 【详解】根据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 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其变化,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11、复分 解反应。部分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置换反应均 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复分解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A、所有的置换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A 不选; B、所有的复分解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B 不选; C、所有的分解反应,只有部分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C 不选; D、有电子转移的化合反应,这部分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D 符合; 故选 D。 9.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没有错误的是 ( )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过滤 D. 移开蒸发皿 【答案】A 【解析】 【分析】 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

12、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 C、要用玻璃引流;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 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 A 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 B 错误; C、过滤要用玻璃引流,故 C 错误;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解题关键: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

13、本操作的注意事项, 易错点 B,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10.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 H+、Cl-、SO4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 HCO3- B. Ba2+ C. Al3+ D. Ag+ 【答案】C 【解析】 HCO3能和氢离子反应,Ba2能和 SO42反应,Ag能和氯离子反应,所以答案选 C。 11.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证明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助燃性 B. 用分液漏斗分离水与乙醇的混合物 C. 用盐酸鉴别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D.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B、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采用分液

14、方法分离; C、可用盐酸鉴别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前者产生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 D. 根据氢气难溶于水的性质分析。 【详解】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助燃性,故 A 不选; B、水与乙醇互溶,不可以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故 B 选; C、可用盐酸鉴别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前者产生能使澄清石灰不变浑的气体,后者无明显现 象,故 C 不选; D、氢气难溶于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故 D 不选; 故选 B。 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Na2SiO32HCl=2NaClH2SiO3 B. Fe+CuSO4=Cu+FeSO4 C.

15、 4NH35O2 4NO6H2O D. 2Mg+O2+2H2O = 2Mg (OH)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详解】A、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A 选; B、Fe、Cu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B 不选; C、N、O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C 不选; D、Mg、O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D 不选;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解题关键:把握反应中元素的 化合价变化,易错点,审题时注意选

16、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Na +2H2O = Na+ 2OH+ H2 B. 锌粒与稀盐酸反应:Zn + 2H+ = Zn2+ + H2 C.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OH+ H+=H2O D. CaCO3与 HNO3反应:CO32+2H = H2O + C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A、电荷不守恒; B、电荷守恒、质量守恒; C、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D、CaCO3难溶。 【详解】A、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为:2Na +2H2O = 2Na+ 2OH+ H2,故 A 错误; B、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离子方程式为:Zn + 2H+ = Zn2+ + H2,故 B 正确; C、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Cu22H2O,故 C 错误;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