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66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单选,8-12题多选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多选或不答得0分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表格中,填写在试题卷上无效)1.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的是()A. 只有甲、乙正确B. 只有丙、丁正确C. 只有甲、丙正确D. 只有乙、丁正确【答案】C【解析】甲、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甲正确;乙、剪断细线,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墙壁对滑块有作用力,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乙错误;丙、木球

2、与铁球的系统所受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丙正确;丁、木块下滑过程中,斜面始终受挡板作用力,系统动量不守恒,故丁错误。故选: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对平衡力所做功之和一定为零,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功之和也一定为零B. 一对平衡力的冲量之和一定为零,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之和也一定为零C. 物体所受合力冲量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动量的变化方向相同,不一定与物体的末动量方向相同D. 火箭喷出的燃气的速度越大、火箭的质量比(发射前总质量M与燃料耗尽后质量m比值)越小,则火箭获得的速度就越大【答案】B【解析】一对平衡力所做功之和一定为零;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它们的做

3、功对应的位移不一定相等,所以它们做功之和不一定为零,故A错误;一对平衡力的冲量之和一定为零,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等大反向,同在同失,则它们的冲量之和也一定为零,选项B正确;物体所受合力冲量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动量的变化方向相同,不一定与物体的末动量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设火箭发射前的质量为M,燃料耗尽后质量m,则喷出气体的质量为M-m火箭是利用反冲的原理工作的,取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M-m)v-mv;解得: ,则知火箭喷出的气体速度越大、火箭的质量比越小,则火箭能够获得的速度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B.3.物体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1内动能由零增大到E1,

4、在时间t2内动能由E1增加到2E1,设合力在时间t1内做的功为W1,冲量为I1,在时间t2内做的功是W2,冲量为I2,则()A. I1I2,W1=W2 B. I1=I2,W1I2,W1=W2 D. I1I2,W1且两人从静止开始相向运动,互换位置,则此过程中小车的位移方向和大小为( )A. 小车左移,位移大小为LB. 小车左移,位移大小为LC. 小车右移,位移大小为LD. 小车右移,位移大小为L【答案】B【解析】因m1m3可知当左端的人向右运动,右端的人向左运动时,小车向左运动;设小车向左的位移为x,则由人船模型可知, ,解得:,故选B.5.在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车相向而行,甲的速率为 ,乙的

5、速率也为,甲车和车上人的总质量为10,乙车和车上人及货包的总质量为12,单个货包质量为,为不使两车相撞,乙车上的人以相对地面为v11的速率将货包抛出给甲车上的人,求:为使两车不相撞,乙车上的人应抛出货包的最小数量( )A. 10个 B. 11个 C. 12个 D. 20个【答案】A【解析】规定水平向左为正方向,两车刚好不相撞,则两车速度相等,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2mv0-10mv0=(12m+10m)v共,解得v共=;对甲及从甲车上接收到的小球,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n=10;故选A.点睛:两辆车、小孩以及小球整个系统在作用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抓住恰好不相撞时,两车速度相等,

6、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解.6.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kg的另一物体B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 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1m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JC.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D. 木板获得的动能为1J【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知1s内物体B的位移为: ,木板A的位移为 :xA= 11m=0.5m,所以木板最小长度为 L=xB-xA=1m,故A正确;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故B错误;由图象可知木板A的加速度为,根据mBg=mA

7、aA得出动摩擦因数为0.1,故C正确从图可以看出,B做匀减速运动,A做匀加速运动,最后一起做匀速运动,共同速度为1m/s木板获得的动能为 EkA=mv2=212=1J,故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 故选B.点睛:解题时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根据v-t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特征,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受力和运动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甲、乙两球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甲=5kgm/s,p乙=7kgm/s,甲追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p乙=10kgm/s,则两球质量和的关系不可能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由动量守恒定律得:P甲+P乙

8、=P甲+P乙, 解得:P甲=2kgm/s;碰撞动能不增加,所以 ,解得 碰后甲的速度一定不会大于乙, ,解得:解得:,则只有选项A正确【点睛】对于碰撞过程,往往根据三大规律,分析两个质量的范围:1、动量守恒;2、总动能不增加;3、碰撞后两物体同向运动时,后面物体的速度不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8.如图所示,质量为,半径为R的12光滑圆弧轨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的小球从静止开始自圆弧轨道的左侧最高点滑下,则( )A. 能到达圆弧轨道右侧的最高位置与初始位置等高B. 能到达圆弧轨道右侧的最高位置比初始位置低,不会滑出圆弧轨道C. 能到达圆弧轨道右侧的最高位置比初始位置高,将滑出圆弧轨道D. 到达圆

9、弧轨道右侧最高位置时,将会向左移动一段位移【答案】AD【解析】小球与圆弧轨道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开始时系统的速度为零,则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与轨道共速,根据0=(M+m)v可知,共同速度为零;由能量关系可知小球能到达圆弧轨道右侧的最高位置与初始位置等高,选项A正确,BC错误;根据人船模型可知,到达圆弧轨道右侧最高位置时,小球相对地面有向右的位移,则轨道将会向左移动一段位移,选项D正确;故选AD.9.如图所示;“”型刚性容器质量M=2kg,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将一质量m=0.5kg,初速度v0=5m/s,且方向水平向右的钢块放在容器中间,让二者发生相对滑动已知钢块与容器底部接触面粗糙,

10、取=0.1,重力加速度g=10m/s2,容器内壁间距L=2m,钢块与容器壁多次弹性碰撞后恰好回到容器正中间,并与容器相对静止,则( )A. 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5J;B. 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6JC. 整个过程中钢块与容器碰撞次数为10次D. 整个过程中钢块与容器碰撞次数为5次【答案】AD【解析】设钢块与容器的共同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得:mv0=(M+m)v;解得: ;根据能量守恒得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带入数据解得:E=5J,选项A正确,B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得:E=mgS相对=mgNL解得:,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AD.10.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面上,下端固

11、定在正上方有一个物块自弹簧顶端O从静止开始下落,将弹簧压缩从物块和弹簧接触开始下落到物块速度减小到零的过程中( )A. 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当弹簧压缩量达到最大时,小球速度为零,加速度大于gD. 当弹簧压缩量达到最大时,小球速度为零,加速度等于g【答案】ABD【解析】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大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随着物块向下运动,弹力逐渐增大,合力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物块所受合力方向先竖直向下后竖直向上,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即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故AB正确物块刚释放时速度为零,其加速

12、度为g方向向下,由对称知识可知,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上,大小仍为g,故选项D正确,C错误;故选ABD.点睛:本题考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能力,要抓住弹簧的弹力随压缩长度的增大而增大的特点并且要知道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注意运动的对称性.1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B. 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与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C. 第

13、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D. 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答案】BCD【解析】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摩擦力一直沿斜面向上,故摩擦力一直做正功,故A错误;假定传送带速度为v,第一阶段小滑块匀加速位移x1vt,摩擦力对滑块做功:Wf=fx1=fvt; 第一阶段传送带位移x2=vt;摩擦生热:Q=fS=f(x2-x1)= fvt,选项B正确;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故小滑块机械能增加量等于fx1= f vt,故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选项C正确;除重力外

14、其余力做的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由于支持力不做功,故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故D正确;故选BCD点睛: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合力做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是内能变化的量度;12.一个连同装备总质量M=100kg的宇航员,脱离飞船进行太空行走后,在与飞船相距d=45m的位置与飞船保持相对静止所带氧气筒中还剩有m0=0.5kg氧气,氧气除了供他呼吸外,还需向与飞船相反方向喷出一部分氧气以获得使他回到飞船反冲速度v,为此氧气筒上有可使氧气以v=50m/s速度喷嘴按照物理原理:如果一次性喷出氧气质量为m,喷气速度为v,则其获得反冲速度v=mv/M,已知耗氧率为R=2.510-4kg/s(即每秒钟呼吸消耗氧气量)则为保证他安全返回飞船,一次性喷出氧气质量m可能为( )A. 0.10kg B. 0.25kg C. 0.35kg D. 0.65kg【答案】ABC【解析】已知:M=100kg,d=45m,m0=0.5kg,v=50m/s,R=2.510-4kg/s,设喷出氧气质量m,返回时间t,则返回速度 ,根据 可得: 宇航员耗氧:Rt=m0-m,即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