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64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邵东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十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运动中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的是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B. 研究从上海开往北京的运行时间的列车C. 研究乒乓球的飞行轨迹时的乒乓球D. 研究乒乓球的弧旋情况的乒乓球【答案】D【解析】【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详解】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地球能看成质点,因为地球的大小相对于轨道半径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A不符合题意;B、计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的运行时间,列车的长度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B不符合题意。C、研

2、究乒乓球的飞行轨迹时的乒乓球,乒乓球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作质点,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乒乓球的弧旋情况的乒乓球时,若看成质点就没有转动了,即不能看成质点,故D符合题意。【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7点整举行,7点整是时刻B. 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是矢量C. 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物体一定静止D. 研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齿轮的转动问题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答案】A【解析】【详解】A、北京时间201

3、6年8月6日7点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故A正确;B、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C、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若物体运动的起点与终点重合,物体不一定静止。故C错误;D、研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中齿轮的转动问题时,齿轮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对质点、时间与时刻等基础概念的理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是否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3.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

4、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很大【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会很小,故A错误;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大,其加速度可能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运动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刚开始发射的火箭,故C错误。加速度很大时,其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快,而速度不一定很大,故D错误;故选B。4.一列长50m的队伍,以速度经过一座全长为100m的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尾最后一人离开桥时,总共需要的时间是多少A. 50sB. 75sC. 100sD. 80s【答案】B【解析】【详解】队伍过桥经

5、过的总位移为:;则总共需要的时间为:;故选:B。【点睛】根据题意分析队伍过桥所经过的总位移,再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得总时间本题考查匀速运动公式的应用,要注意明确队伍经过桥是指第一个人开始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面,故位移是桥长与队伍长的总和5.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该质点的初速度为()A. B. C. D. 【答案】A【解析】设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又vt=3v0,则位移为:s=(v0+vt)t,联立解得:v0=; vt=,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某航母跑道长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那么,飞

6、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运动学公式,代人数据得:,故选B正确。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名师点睛】已知飞机的末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初速度;该题考察导出公式的应用,直接代入公式即可。视频7.如图,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由静止释放。观察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筒内充满空气时,两者下落一样快B. 筒内充满空气时,两者均做自由落体运动C. 筒内抽出空气后,两者均做自由落体运动D. 筒内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

7、羽毛下落快【答案】C【解析】AB、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玻璃筒内有空气时,存在空气阻力,不能做自由落体运动,且羽毛受到的阻力大,因此金属落得快,羽毛落得慢,故AB项错误;CD、玻璃筒内没有空气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高度相同,加速度都为g,所以同时到达底端,故C正确,D错误;故选C。8.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作用点就是重心,且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C.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直接测出D. 在不同地点,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答案】B【解析】【详解

8、】A、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不能说就是地球的引力,它只是引力的一部分,同时重力的作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而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故B正确;C、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但不能用天平直接测出,故C错误;D、物体在同一地点,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但在不同地点,由于重力加速度不相同,故质量大的物体不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故D错误。故选:B。【点睛】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有可能重心不在物体中心,甚至不在物体上本题考查重力的性

9、质,要知道重力是怎么产生的、重心的概念、以及重力的方向注意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质量均匀分布与形状规则9.如图甲、乙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 极限法 B. 放大法 C. 控制变量法 D. 等效替代法【答案】B【解析】选择B 放大法三个实验的共同特点都是借助实验仪器对被测量的多次放大,来完成对细微形变的观察。 实验1是借助镜面的多次反射,当桌面形变时,会使得光线在墙上形成的光斑位置变化,从而说明桌子的形变 实验2当破璃瓶形变时,管中的液面会上升,这当然比瓶口液面上升要明显。 实验3道理类似。故应该选择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处B. 物体

10、受滑动摩擦力一定运动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一定产生弹力D. 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答案】D【解析】【详解】A、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A错误;B、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故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C、产生弹力的条件是弹性形变和直接接触,缺一不可,故C错误;D、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且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点睛】压力是由于施力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两个条件:质地均匀,外形规则,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滑

11、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本题主要考查了弹力形成的原因,摩擦力的方向及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知道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1.甲、乙两同学们利用反应尺估测反应时间。如图,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乙同学的手指对齐直尺的零刻度线。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乙同学的反应时间范围为,则该直尺的长度至少为取A. 40cmB. 45cmC. 90cmD. 100cm【答案】B【解析】直尺下降的时间即为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根据x=gt2可得:x=100.32m=0.45m=45cm,故选B.点睛:本题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在生活的应用,自

12、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自由落体运动考查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2.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40 m/N B. 40 N/mC. 200 m/N D. 200 N/m【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弹簧的弹力为4N时,弹簧伸长2cm,根据胡克定律F=kx,代入数据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所以A、B、C错误;D正确【考点定位】考查胡可定律【方法技巧】本题主要是掌握胡克定律的公式F=kx,并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视频1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

13、越大B. 所用的时间越小,速度越大C.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的速度小于【答案】CD【解析】【详解】A、由速度的定义式: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大,速度不一定越大,还要看运动的时间;而且路程长,物体的位移也不一定大。故A错误;B、由速度的定义式:可知,物体所用的时间越小,速度不一定越大,还要看位移的大小。故B错误;C、速度是物体通过的位移与通过这些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D、,即的速度小于。故D正确。故选:CD。【点睛】速度是物体通过的位移与通过这些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该定义分析解答即可该题考查对速度的理解,要明确速

14、度的定义与定义式的意义,明确速度不是与位移成正比,也不是与时间成反比14.一个质量均匀的铅球静止在水平的角落里,如图所示,并与竖直的墙面相接触,A、B两点是铅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铅球受二个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B. 铅球受三个力,分别是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墙面的弹力C. 只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可能产生弹力D. 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虽然与墙壁接触,但不挤压,不受墙壁的弹力故选项A正确,B错误;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是:接触和弹性形变,故只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可能产生弹力 ,选项C正确;物

15、体发生形变时,不一定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形变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弹力,故D错误;故选AC考点:受力分析;弹力【名师点睛】此题是关于受力分析及弹力的产生问题;要注意接触不一定有弹力,有弹力必然要接触;形变不一定有弹力,有弹力必然有形变。15.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分别是 、 ,A用悬绳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轻弹簧的弹力,则绳中张力FT和B对地面的压力FN的可能值分别为A. 9N和2NB. 5N和2NC. 3N和8ND. 2N和5N【答案】AC【解析】【详解】分别就弹簧拉伸和压缩时,对A和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和为弹簧的两种情况下的弹力,故有,根据A、B均处于平衡有第一种情况弹簧拉伸时对A弹力3N,据A平衡有,据B平衡有:;第二种情况弹簧压缩时对A弹力3N,据A平衡有,据B平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