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51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台区师范、实验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 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0078D. 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答案】B【解析】瞬时速度表示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者某一瞬间时的速度,平均速度对应

2、的是一段过程中或者一段时间中的运动,故ACD为瞬时速度,B为平均速度,故选B2.如图所示,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同时还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于物体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A. 水平向左 B. 水平向右C. 等于零 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详解】物体受向左的推力而向右运动,即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滑动摩擦力阻碍相对向右的运动,故方向水平向左;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注意滑动摩擦力大小、及方向与水平拉力F无关3.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

3、时间内的位移是 ( )A. 1.2 m B. 3.6 m C. 6.0 m D. 10.8 m【答案】C【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得:它在第二段时间内的位移为: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则总高度,D正确4.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从斜面顶端沿斜面滑下,当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处的速度为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得,联立解得,A正确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B.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 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

4、用D. 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不是垂直于接触面,A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不是垂直于接触面,B正确;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地球上物体任何情况下一定受到重力作用,CD错误6.下图所示的各vt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可能是()【答案】BD【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本题根据自由落体的性质及图象的意义进行分解作答解答:解: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其速度应是从零开始均匀增加的;而在v-t图象中这样的运动图象应为过原点的

5、直线,故AC错误,B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自由落体及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掌握v-t图象的物理意义7.有关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答案】ACD【解析】【详解】“谁施力谁形变”所以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A错误,用细竹竿拔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由于细竹竿发生形变而

6、产生的,B错,细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C对,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正确。8.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均为F,如果它们的合力大小也等于F,则这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为( )A. 30 B. 60 C. 90 D. 120【答案】D【解析】两个相等的共点力大小为10N,而合力的大小也为10N,因此由等边三解形的知识可知,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即为10N,如图所示,故D正确9.关于滑动摩擦力公式f=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B. 由=f/N可知, 与f成正比,与N成反比C. 由f=N可知,f与N成正

7、比D. f的大小是由和N决定,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答案】CD【解析】正压力N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故A错误;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关,与f、N无关;故B错误;f=N可知,f 与N成正比,故C正确;f的大小是由和N决定,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选项D正确;故选CD点睛: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及动摩擦因数,要注意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10.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在t1时刻A. 它们的加速度相同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答案】AD【解析】11.如图所示,F1、F2为两个

8、分力,F为其合力,图中正确的合力矢量图是()A. B. C. D. 【答案】AC【解析】【详解】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以F1和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则与F1和F2共顶点的对角线就是合力,故A正确;根据三角形定则,将F1、F2首位顺次相接,合力等于从F1的起点到F2终点的有向线段,C正确。故本题选AC【点睛】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内容,可以找到正确的矢量图。12.有两个共点力F1和F2,其中F16N,F29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A. 16N B. 15N C. 11N D. 2N【答案】BC【解析】【详解】两个大小一定而方向未知的力,合力范围为:F1+F2F|F1-F

9、2|,代入数据得:15NF3N,故15N和11N是可能的合力;故选BC.【点睛】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 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在共点力的两个力F1和F2大小一定的情况下,改变F1与F2方向之间的夹角,当减小时,其合力F逐渐增大;当=0时,合力最大F=F1+F2,方向与F1和F2的方向相同;当角增大时,其合力逐渐减小;当=180时,合力最小F=|F1-F2|,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二、实验题(本大题共两个空,每空4分,共8分)13.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指明电压是多少的交流或直流)电源,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秒打一次点.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0、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4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ms2。【答案】4-6伏 0.02秒 0.405 0.756【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46V交流电源,每隔0.02s打一个点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有v4,根据逐差法有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故答案为:4-6伏 0.02秒 0.405 0.7

11、56三、计算题(本大题包括三小题,其中14题10分,15题10分,16题12分,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车以速度匀速行驶,在距车站时开始制动,使车减速前进,到车站时恰好停下求:()车匀速行驶时的加速度的大小;()车从制动到停下来经历的时间【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已知,。由运动学公式可得:(4分)可得:(2分)(2)设减速时间为,由(4分)可得:(2分)考点: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5.如图,水平面上有一重为50N的物

12、体,受到F112N和F26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水平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多大?(2)若将F2撤出后,物体受的摩擦力多大?【答案】(1)6N,方向水平向右(2)10N,方向水平向右【解析】【分析】在求摩擦力的大小时,要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根据公式求解摩擦力的大小【详解】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fm=G=0.250=10(N)(1)由于F1-F2=6Nfm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故有:f1=F1-F2=6N,方向水平向右(2)因为F1=12Nfm,所以物体相对水

13、平面向左滑动,故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f3=G=0.250N=10N,方向水平向右【点睛】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摩擦力的分析一定注意判断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即注意根据运动状态进行分析16.出门旅行时,在车站、机场等地有时会看见一些旅客推着行李箱,也有一些旅客拉着行李箱在地面上行走。为了了解两种方式哪种省力,我们作以下假设:行李箱的质量为m=10 kg,拉力F1、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如图所示),行李箱与地面间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0.2,行李箱都做匀速运动。试通过定量计算说明拉箱子省力还是推箱子省力。(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答案】【解析】拉行李箱时,对行李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1cos =Ff1F1sin +FN1=mgFf1=FN1解得F1=21.7 N推行李箱时,对行李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2cos =Ff2FN2=F2sin +mgFf2=FN2解得F2=29.4 NF1F2,即拉箱子省力.点睛:本题运用正交分解法,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解题时要分析受力,正确作出力图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