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28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州中学高一年级20172018学年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物理一、选择题1.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了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其中“清泉石上流”和“莲动”的参考系分别可以是()A. 水、莲花 B. 石头、渔船C. 石头、莲花 D. 水、水【答案】B【解析】【详解】“清泉石上流”是以石头为参考系;“莲动”是以渔船为参考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考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2.下列关于速度、速度变化

2、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的描述中,不可能正确的是()A. 速度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 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却很小C. 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却很小D.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却越来越大【答案】C【解析】【详解】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零,但速度可以很大,故A正确;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速度变化很大时,如果时间更长,加速度可能很小,故B正确;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说明加速度大,故C错误;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却越来越大,故D正确;不正确的故选C。【点睛】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

3、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3. 人在沙滩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则下陷过程中A. 人对沙滩的压力大于沙滩对他的支持力B. 人对沙滩的压力小于沙滩对他的支持力C. 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小等于沙滩对他的支持力大小D. 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人的重力大小【答案】C【解析】人对沙滩的压力和沙滩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错误,C正确人受重力,沙滩的支持力,人在沙滩上行走时容易下陷说明具有向下的重力大于向上的支持力,故D错误故选C.点睛:要会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能使物体平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种相互作用不能仅

4、凭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否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做判定4.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B. 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一定不断改变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不断改变【答案】D【解析】【详解】A、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共线,合力可以是恒力,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B、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合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都是直线运动,而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故B错误;C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速度大小不一定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D正确,C错误;故选D

5、。【点睛】键是明确运动的合成的意义,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的条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速度大小不一定改变。5.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第1 s末甲和乙相遇B.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甲和乙在02s内的位移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A、第1s末甲和乙速度相等,在01s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于不知道初始位置,所以无法判断是否相遇,故A错误;B、由速度图线斜率的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甲图线的斜率较大,则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故B正确;C、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得知,甲的加速度沿负向,乙的加速

6、度沿正向,两者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错误;D、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在02s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故D错误;故选B。【点睛】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代表该时刻的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6.用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B. tC. tD. th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直尺下落可看做

7、自由落体运动,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gt2,可得,所以t,故C正确7.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A、B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加速运动。设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B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保持A、B相对静止,逐渐增大F,则 ( ) A. f1不变、f2变大B. f1变大、f2不变C. f1和f2都不变D. f1和f2都变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物体:,对整体:,可见,当F增大时,加速度a增大,f1变大;而,、mA、mB都不变,则f2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水平外力F逐渐增大,A、B都保持相对静止

8、,加速度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以A和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摩擦力f1和f2的大小变化情况。8. 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粗糙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A. 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B. 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C. 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 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答案】C【解析】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方向沿斜面向下,再以A为研究对象,如果A收到B的摩擦力作用加速度与整体的加速度就不相等,由此可知C对;9.某同学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已知该同学体重为600

9、N,在电梯减速直至停止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A. 该同学体重仍为600 NB. 该同学体重小于600 NC. 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大于600 ND. 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小于600 N【答案】AD【解析】电梯减速上升,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对地板的压力小于600N,人的重力保持不变仍为600N,故D正确,ABC错误。10.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水平轻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弹簧的形

10、变量为x,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A. 小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B. 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C. 小车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a=gtanD. 弹簧的形变量为x=tan【答案】CD【解析】【详解】AC、对小球:受到重力mg、细线的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得,所以小车具有向左的加速度,大小为,可能向左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右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A错误;BD、对木块:加速度水平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向左,则知弹簧一定处于拉伸状态,由,得弹簧的形变量为,故D正确,B错误;故选CD。【点睛】木块、小球与车的加速度相同,先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

11、加速度;根据加速度方向,分析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加速度在水平方向,可能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对木块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弹簧是否处于拉伸状态,求出弹簧的伸长。11.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缓慢地增大到90的过程中() A. 小球对薄板的压力增大B. 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C. 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 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答案】BD【解析】【详解】ABC、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处于平衡,根据受力平衡,运用合成法如图,当缓慢地增大到的过程中,墙给球的支持力F2的方向不变,薄板对球的支持力F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由图看出

12、,墙壁给球的支持力F2逐渐减小,薄板给球的支持力F1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墙壁的压力减小,小球对薄板的正压力减小,故B正确,A、C错误;D、由图知F1先大于mg,时,F1=mg,可知木板对小球的支持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则小球对木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故D正确;故选BD。【点睛】对球进行正确受力分析,把握其受力特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墙给球的支持力的方向不变,另一个挡板给球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对于这类动态平衡问题,可以采用图解法进行。12.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如图所示.

13、(已知cos 53=0.6,sin 53=0.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B. 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C. 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D. 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g【答案】AC【解析】【分析】小球静止时,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求解弹簧的弹力大小和细绳的拉力大小,细绳烧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与烧断前细绳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可求出加速度;【详解】A、小球静止时,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大小为:细绳的拉力大小为:,故A正确,B错误;C、细绳烧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与烧断前细绳拉力的大小相等

14、、方向相反,则此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D错误。【点睛】本题中小球先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求解各力的大小,后烧断细绳,小球处于非平衡条件,抓住细绳烧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是关键。二、实验题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砝码和小车的细绳应与长木板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答案】BD【解析】【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其中

15、平衡摩擦力的原因以及做法在实验中应当清楚;【详解】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使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A错误;B、若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不保持平行,则绳子的拉力分力等于小车的外力,这样导致误差增大,故B正确;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以防摩擦力不再平衡,故C错误;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同时要求开始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故D正确;故选BD。14.如图甲所示为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距离如图所示,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多少_m/s2?在验证质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