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22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7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高一上期半期学年度高一上期半期 高高 2021 级语文试题级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地区的地理空间暨领土历来都是有疆界的,国家疆域因此沉淀并演绎了丰富的历史人 文内涵;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宗教、民族等的存在也是有边界的。 但此层面的疆界多从人类为主位的角度来界定及研究,具有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若从自然 层面来看,生物、非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环境的存在也是有边界的,如森林、草原、荒漠、 土壤、灌丛、草甸、草本沼泽等生物及其生态区系都有明显的分界线。 与人文层面的边疆相比,自然界

2、的边疆,无论是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要丰富、精彩得多。 自然、生物界既然存在着边界,那生态边疆的客观存在及其影响历史及现实的一条条分界线,就 成为界线内外的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相互区分、不会逾越及打破的疆界,一旦疆界被打破或跨越, 就会导致生态界域里不同生物类群的减少、退化,甚至是生态系统的紊乱、衰减或灭亡。故生物、 生态及其环境视域中的边疆内涵及实际意义不同于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民族、宗教等人文 层面的边疆,而是因山川河流等地形地貌阻隔,因温度带、干湿带分隔而形成的自然特色浓厚的 一道道分界线。 边疆具有多维的内涵。生态层面的边疆与行政区划、领土层面的边疆,无论是边界线还是疆 域,既有重合的部

3、分,但更多的则是各自独立的存在。国家疆域,无论陆疆或海疆的疆界,在不 同方向、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但一个国家却可能存在多条民族、文化、经济、宗教、 军事等人文特点明显的、大多重合的分界线,气候、自然环境等在其形成中不起主导作用。从自 然界的视角来看,在生物物种的分布及其生态系统疆界的形成中,行政、民族、经济、文化等因 素不占主要作用。若从国家地理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原因看,疆域的边疆与生态边疆具有较大 的吻合性。但因历史进程及各种人为原因的差异,国家疆域界线与生态边疆界线既可能重合,也 可能毫无联系在一条疆域线上的不同经纬度带、不同降雨带,会有多条生态界线,一条漫长、 横向的生态界线上

4、也有可能存在一条或几条疆域线。因此,一个国家尤其疆域狭小的国家,可能 只有一条生态边疆线,或只有疆域线而没有生态边疆线;疆域面积大的国家可能有多条生态边疆 线,生态边疆线可能因自然地理结构气候带、水域面积、地理地貌的分割作用而与疆域线重 合,也可能完全不重合。 国家疆域层面上的边疆是既靠军事、政治、经济实力,也靠宗教、文化、思想意识、民族等 的差异来维系,其改变是因实力与差异发生了程度、高低、大小的改变而发生重组。生态层面的 边疆是自然力量划分的,早期生态边疆完全以降雨、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及水域、地理地貌等 因素维系,这种自然形成的边疆及其变迁多指 19 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时期。当时,生物的

5、分布及 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较少;虽然自然界生物的自然迁徙和移居不可避免,其中也发生物种的人为 引进,但很多越界移民的生物也往往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被当地生物同化,但生态边 疆受被同化的移民物种的影响并不大。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疆域在地理空间上历来有疆界,它沉淀、演绎了历史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存在也有疆界。 B. 若从自然层面看,生物、非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有边界的,个人无论是内涵还是表现 形式,自然界的疆界都要比人文层面的疆界丰富、精彩得多。 C. 一个国家的陆疆和海疆

6、的疆界在同一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却可能存在多条人文特点明 显的其形成与气候等无关的分界线。 D. 国家疆域层面上的边疆与生态边疆不同,前者随着军事、政治、文化、民族等的实力与差异的 改变而发生重组,后者靠自然力量划分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森林、草原、荒漠草甸、草本沼泽等生物及其生态区分的分界线,不同于那些具有能浓厚的人 类中心主义色彩的疆界,它们是从自然层面来划分的。 B. 生态边疆一旦被打破或跨越,其中的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轻则生态界域里不同生物 类群会减少、退化,重则这个生态系统会紊乱、衰减或灭亡。 C. 生态层面的边疆与国家疆域的边

7、疆具有较大的吻合性,但两者的界线既可重合,也可能不重合, 原因在于国家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因素。 D. 19 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时期,自然界生物的自然迁徙和移居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那时生 物的分布及生态系统受人为的干扰较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物、生态及环境视域中的边疆,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民族、宗教等人文层面的边疆, 他们的内涵及实际意义是不相同的。 B. 疆域面积狭小的国家与疆域面积大的国家相比,虽有疆域线,但前者面积小使得生态边界线最 多只有一条,后者却可能有多条。 C. 生态边疆线的数量、分布与国家疆域的大小有关,也与其跨越的气候带、水域面

8、积、地理地貌 等自然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 D. 一条疆域线上的不同经纬度带、不同降雨带,可能有多条生态界线;一条漫长的生态界线上也 可能存在一条或几条疆域线。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 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 项, “一个 国家的陆疆和海疆的疆界在同一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无论陆 疆或海疆的疆界,在不同方向、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 ,选项忽略了“在不同方向、位置 上”这一限制词

9、,故错误。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 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 为已然。C 项, “原因在于国家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因素”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若从 国家地理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原因看,疆域的边疆与生态边疆具有较大的吻合性,但因历史进 程及各种人为原因的差异,国家疆域界线与生态边疆界线既可能重合,也可能毫无联系” ,因果关 系颠倒。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 区间,确定对

10、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 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 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 项, “前者面积小使得生 态边界线最多只有一条”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可能只有一条生态边疆线”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痴 梅寒 临城面山向水,地处水陆交通要塞,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小城虽然不大,城中有钱有闲 人家却不少。临城的戏园茶馆也就格外多,南来的北往的戏班子,来临城,没有一家不赚个钵满 盆满满载而归的。 在临城,余家是响当当的大户,余家老太太一口

11、气连生五子,五个儿子中有四位子承父业开 染坊做买卖,只有年纪最小的余五让父母大失所望。余五也生得人高马大气宇轩昂,却天生不喜 欢做生意,倒是对游山玩水逛街下馆子挺在行。老爷子看不习惯,软硬兼施,企图把这个最小的 儿子拉入商海正途,无奈余五是那扶不起的阿斗,心思全然不在那里。老爷子也只好放手,由了 他去。余五自此越发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活得没了章法。 余五爱听戏,临城凡是搭台唱戏的地方,没有一处少得了余五的身影。余五彼时年纪正轻, 家世又好,每每出行,华服香车,仆从前呼后拥。所过之处,街里街坊斜睨皱眉,心下慨叹老余 家出了这等败家之子。到得戏园茶馆,余五所受待遇却完全是另一幅景象,老板笑脸相迎,台

12、上 扮戏的演员更是恭恭敬敬地称余五“五爷” 。 这一声“五爷”也不是白白叫得的,别看余五没有经商的天赋,对戏,对台上的戏子们而言, 余五可谓知己。当然,余五也不可能成为所有戏子们的知己,他爱戏,捧角儿,只捧自己欣赏中 意的人儿。不入他戏眼的,他连正眼都不瞧一下。也怪,但凡入了余五的戏眼,被他着意去捧的 戏子,无论花旦还是老生,最终无一不红,无一不火。也正为此,五爷这个名字在梨园界越叫越 响,前来奉承巴结五爷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入了这一行,吃了这碗饭,谁个不想成角儿? 五爷却有五爷的标准,不肯轻易出手,他也决不轻易放弃。他不看好的戏子,哪怕将相王侯 携了金玉满堂来找他也不肯叫一声“好儿” ,他看好

13、的,哪怕两手空空,他也场场都会准时前去捧 场叫好儿。 有时,城东城西,两边的戏班子摆开擂台,同时开唱,刚好两个戏班子里都有五爷要捧的角 儿。这下可就忙坏了五爷和他手下的那些人,东城听一半,赶紧勒马上车,急匆匆往西城赶,西 城听过紧要处,再匆匆忙忙往东城赶。因为对台上的戏了然于胸,哪里出彩儿,哪里该叫好儿, 五爷把握得恰到火候,一个晚上在城东城西间穿来穿去,竟然也不耽误五爷为两边要捧的角儿叫 好儿。这也是一种本事。 那年,邻省有一个戏班来临城搭台唱戏,其中有一个唱花旦的少年,十四五岁,生得儒雅俊 秀,唱腔深情婉转。五爷坐在台下,搭眼一望,侧耳一听就觉得他是一块唱戏的料。自此后,每 有少年的戏,五

14、爷一场不落。等那戏班在临城唱到第二十五天的时候,五爷同往常一样前去听戏, 却发现台上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位陌生脸孔。五爷急了,匆忙去后台打探,方知唱 戏的少年嗓子出了问题,那会儿正神情落寞地在给班主烧水沏茶呢。看到五爷前来,少年的眼圈 儿一下子就红了。 五爷去找班主,让少年继续出台唱戏。班主面露为难之色:孩子的嗓子坏了,怕是祖师爷没 赏他这碗饭吃啊五爷不知怎么的,就认定这少年日后必成大器。那晚与班主商议不成,五爷 竟然做出一个平生以来最疯狂也最大胆的决定。他花了几百两银子将少年从戏班里赎出来,又花 几百两银子带着少年去求名师:孩子,只要找对师傅,别看你嗓子坏了,你仍然能成名成角儿。

15、五爷的这一举动差点把家里的老爷子气得吐血。 少年对五爷的举动,却是感激涕零,在五爷面前长跪不起,要认五爷为义父。五爷没应承, 扶起少年就俯身去掸少年膝盖上的土:演戏有三境,一要演“准”二要演“美”三要演出“味儿” , 这就好比“三级跳” ,一跳要比一跳难啊,难能可贵,你小小年纪,就已悟得演戏的第三境了。好 好唱吧。 自此,五爷与少年以朋友相称。少年仍旧称五爷为五爷。 五爷大半辈子只爱戏、捧角儿,无心商海仕途,无心娶妻生子,家中所有积蓄几乎全部被挥 霍在这上面,父母在时还好,等到父母归西,家里四分五裂,五爷自己的生活都变得困难。五爷 仍旧痴迷于戏,那份痴迷却仅仅局限于自己家里那台老旧的唱机。唱机

16、滋滋拉拉,当年他捧红的 那些角儿,在咿咿呀呀地唱。年迈的五爷眯着眼睛,摇着纸扇半躺在院中的摇椅上,听到至情处, 手上的纸扇“啪”的一合, “好!”那一声,气息不减当年。 却再也没有如潮的“好”来附和了,只有院角的一树洋槐叶子在“唰啦啦”地响 五爷病危,想念自己昔日捧红的那些角儿,老生,花旦,小生 却无一个前来。除了那个他曾为他赎身的少年彼时,那少年已是红透大江南北的名伶。 看到五爷老态龙钟病体恹恹,身边唱机里依然在放着师兄师妹们的唱片,名伶的眼眶儿就湿 了:五爷,这些年,为这,可苦了你哇 不苦,不苦,苦因是迷,乐因是悟,五爷好的就是这一口儿哇 五爷长叹一声,欣然闭目 (选自小小说选刊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项是 A. 余五年轻时未能继承家业,每每出行,华服香车,仆从前呼吋后拥,这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余 五晚年悲剧命运出现的必然性。 B. 余五在梨园影响巨大,只要是被他捧过的戏子,无论个人条件如何,最终没有哪一个不红火的, 唱花旦的那位少年便是典型的例证。 C. 余五为了赎出已经被戏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