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253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江西省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江西省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江西省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江西省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川二中、新余四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试理 综 试 题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Fe56 Co59 Cu64 W18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和ATP的分了组成中都含有磷酸和腺苷B.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结构不同主要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的千变万化C.有些脂质可能具有催化、调节等功能D.有些蛋白质和RNA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2.下图所示为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化反应过

2、程,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产生H,而过程消耗过程产生的HB.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而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C.过程产生的ATP远多于过程消耗的ATPD.过程伴随O2的产生,而过程伴随CO2的产生3.精确的模板和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是生物遗传信息准确传递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一定有所损失T2噬菌体和HIV的遗传物质都可以作为合成DNA的模板RNA复制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完全相同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每一条途径都离不开酶和ATP的作用A.B.C.D.4.下列有关果蝇的可遗传变异来源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果蝇缺刻翅

3、和棒状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的子代出现白眼雌果蝇,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造成的C.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对果蝇进行多次诱变处理,可能使其残翅基因突变为白眼基因5.下表为杭州学军中学高三某同学体检时血液化验单的部分结果。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葡萄糖12.283.896.11mmol/L钾3.323.505.50mmol/L钙2.812.022.60mmol/L甲状腺激素15210mU/L结合表格信息,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同学血浆的抗利尿激素含量较正常人的低B.该同学平时易出现抽搐等症状C.该同

4、学心率较快,易怒,对低氧耐受性差D.该同学体内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6.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对于预防甲型流行性感冒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疫苗进入机体后,会与浆细胞结合,从而促进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B.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该疫苗感染的宿主细胞,并使其裂解死亡C.该疫苗能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B淋巴细胞D.该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7现代社会,塑料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下列生活用品不是由塑料制成的是( )A塑料三角板 B奶瓶 C气球 D塑钢门8在探索苯结构的过程中,人们写出了符合分子式“C6H6”的多种可能结构(如

5、图),其中有以下5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5种物质中CH键数目均相同B5种结构的一氯取代物均只有1种C5种结构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5种结构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9. 已知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需密封保存。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Ca3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 NaCl+N2+H2OB、中依次盛装浓H2SO4、酸性氯化亚铁溶液、碱石灰C的作用为安全瓶,防止停止加热时中的溶液进入中D实验结束后,取中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再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10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

6、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在1030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0.030molL1min1B对比30和10曲线,在50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C对比30和25曲线,在050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对比30和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1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R、T、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R、Z元素组成M,其余三种元素组成离子化合物N。已知:常温下,0.1molL-1M溶液的lg=12;N能促进水的电离且N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在N溶液中逐

7、渐加入M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加M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TXY B工业上电解YZ3制备Y的单质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DR、T、X组成的化合物含两种化学键12工业上可通过电解Na2CO3溶液制取NaHCO3,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阴极区溶液pH减小 B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H2,该极区溶液pH增大Ca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D当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11.2L的O2生成1325时,向20mL 0.1molL1的四氯

8、金酸(HAuCl4)溶液中滴加0.1molL1 Na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温度保持不变),滴定曲线如图1,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关系如图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点溶液中存在关系:c(Na+)= c(AuCl4)BB点溶液中存在关系:2c(H+)+ c(AuCl4)=2c(OH)+c(HAuCl4)C图2中的a点描述的是滴定曲线中B点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DD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AuCl4)c(OH)c(H+)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

9、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的0分。14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新型的节能光源。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并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C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15质量为m20 kg的物

10、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02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24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则()A拉力F的大小为100 NB物体在4 s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120 WC4 s内拉力所做的功为480 JD4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320 J16如图所示,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由此可知()A从B到C,小球的机械能减小B从B到C,小球的电势能减小C从A到B与从B到C小球的运动时间一定相等D从A到B与从B到C小球的速度变化量相

11、同17美国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GW150914是两个黑洞并合的事件。GW150914是一个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一个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事件。假设这两个黑洞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圆周运动,且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若该黑洞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自质量不变且不受其它星系的影响,则关于这两个黑洞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始终相等B这两个黑洞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C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629D随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这

12、两个黑洞运行的周期也在减小18如图甲所示,一长为的轻绳,一端穿在过O点的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未知的小球,整个装置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F与其速度平方v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象函数表达式为B重力加速度C绳长不变,用质量较小的球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斜率更大D绳长不变,用质量较小的球做实验,图线b点的位置不变19如图所示,甲、乙传送带倾斜放置,并以相同的恒定速率v逆时针运动,两传送带粗糙程度不同,但长度、倾角均相同。将一小物体分别从两传送带顶端的A点无初速释放,甲传送带上小物体到达底端B点时恰好达到速度v;乙传送带上小物体到

13、达传送带中部的C点时恰好达到速度v,接着以速度v运动到底端B点。则小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比在乙上的大B小物体与甲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比与乙之间的大C两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D两传送带因与小物体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20如图,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M为磁场边界上一点,有无数个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相同粒子(不计重力)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以相同的速率通过M点进入磁场,这些粒子射出边界的位置均处于边界的某一段圆弧上,这段圆弧的弧长是圆周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从M点进入磁场时的速率为vB粒子从M点进入磁场时的速率为v

14、C若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增加到B,则粒子射出边界的圆弧长度变为原来D若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增加到B,则粒子射出边界的圆弧长度变为原来21(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2R,圆形金属线圈半径为r1,线圈导线的电阻为R,半径为r2(r2r1)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t0和B0,其余导线的电阻不计,闭合S,至t1时刻,电路中的电流已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B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C线圈两端的电压为D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 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29分)22(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由静止释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器,能自动记录小球挡住红外线的时间t,改变小球下落高度h,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此方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快捷(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mm;(2)为直观判断小球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