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18-2019学年度五月模拟九年级语文试题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953182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18-2019学年度五月模拟九年级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18-2019学年度五月模拟九年级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18-2019学年度五月模拟九年级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18-2019学年度五月模拟九年级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18-2019学年度五月模拟九年级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18-2019学年度五月模拟九年级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18-2019学年度五月模拟九年级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夏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5月月考语 文 试 卷 2019.5.22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之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七大题,共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3.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得答在“试卷”上。4.答第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5.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

2、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第卷 (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喟叹(ku) 迟疑不决 鄙薄 (b) 拈轻怕重B. 猝然 (c) 坦荡如砥 沮丧 (j) 大气磅礴C. 窒息 (zh) 入不敷出 褶皱 (zh) 望眼欲穿D. 焦灼 (zhu) 高官厚禄 瞥见 (bi) 鸦鹊无声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行走在诗意的江南,醇厚的文化味儿让你陶醉。迷人的田野 着四千年蚕桑的浓厚气息,宁静的乡村 着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热闹的古镇 着中华商业文明的辉煌。在这里,自然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互动,处处展现出水乡独特的

3、神韵和魅力。A.隐含 彰显 散发 B.散发 隐含 彰显 C.隐含 散发 彰显 D.散发 彰显 隐含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加快“无废城市”的建设是共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B.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全面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C.我国之所以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D.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及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4. 下列各句

4、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描绘和歌唱人民。B.归根结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往可以不执着于书本身,前者却常常陷于斤斤计较。C.今年春节期间,武汉市向全体市民奉上了“免费旅游大餐”:在大年初一对市民免费开放了11家景区。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持身份证入园的游客超过15万人次。D.苏轼的水调歌头纵览古今变迁,横贯天地流转,是一篇久负盛名的浪漫主义杰作,宋人曾称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5、。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

6、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

7、、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

8、、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摘自姜振昌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5.下列对“内部第一人称叙述”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通过限制叙述可以建立起作者和读者的平等关系,增强了作品的逼真感。B.小说中的“我”既可以是故事的叙述者,也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C.狂人日记中“我”借日记这一真实体裁进行叙述消除了小说的虚构性。D

9、.通过“我”的叙述,很容易把读者引入到“我”观察或体验的世界中去。6.下列对“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我”可以讲述任何故事,在故事中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B.“我”的思想情感代表了作者,“我”的态度在文学作品中是完全中立的。C.因为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叙述口吻越轻松,矛盾冲突反而更激越,小说的张力越大。D.读者会跟着叙述者走,叙述者的超然有时会误导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7.从全文看,下列对文本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赋予作品真诚性和逼真性。B.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

10、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C.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实。D.第一人称叙述的文学作品都能对读者产生直接的作用力。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810题。北周将贺若敦率兵渡江取陈湘州,陈将侯瑱讨之。秋水泛滥,江路遂断。粮援既绝,人怀危惧。敦于是分兵抄掠,以充资费。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聚土,覆之以米。召侧近村人,佯有访问,随即遣之。瑱等闻之,以粮为实。敦又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湘、罗之间,遂废农业,瑱等无如之何。初,土人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以饷瑱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船,伏兵甲于中。瑱军望

11、见,谓饷船至,逆水争取。敦甲士遂擒之。又敦军数有叛者乘马投瑱,瑱辄纳之。敦乃取一马,牵以趣船,令船中人以鞭鞭之。如是者再,马畏船不敢上。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马既畏船不上,伏兵发,尽杀之。后实有馈饷及亡奔瑱者,犹恐敦设诈,兵不敢受。相持岁余,瑱不能制。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则胜。法曰:“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粮援既绝 绝:断绝 B.人怀危惧 危惧:十分害怕C.牵以趣船 趣船:上船 D.以继军饷 继:等待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后伏兵于江

12、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A.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B.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C.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D.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贺若敦攻陷了陈朝的湘州,陈将侯瑱率兵反攻贺若敦,企图夺回湘州。B.贺若敦修营垒,建房屋,废弃农业生产,显示其长期驻守湘州的打算。 C.战事初期,贺若敦军中经常有叛逃者骑马向侯瑱投降,侯瑱都予以接纳。 D.被贺若敦算计后,后来即使真有携带粮饷去投奔侯瑱的,侯瑱也

13、不敢接纳。第卷(非选择题 共90分)四、(6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聚土,覆之以米。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他问我如何克服孤独。我说我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孤独的滋味当然不好受,更糟的是孤独具有一种累加效应。同样重要的东西,你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当然不同。孤独也是这样。我曾在日记里大言不惭地写道:出于责任感,我承担了全世界的孤独。我的意思是,我不但孤独,而且我的孤独

14、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在女人堆里太男人,在男人堆里太女人;在学者里面太老粗,在老粗里面太学者;在文青里面太愤青,在愤青里面太文青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自己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维度,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有时候也着急。我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没吃过多少苦,但是在我所经历过的痛苦中,没有什么比孤独更具有破坏力。这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向往,还因为一个

15、人思想总是需要通过碰撞来保持。长期的孤单中,就像一个圆点脱离了坐标系,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否真的成其为问题,你时常看不到自己的想法中有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巨大漏洞,你不知道什么是大,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小,你不知道什么是白,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黑。但另一些时候,又惊诧于人的忍受力的极限。在这样缺乏沟通、刺激、辩论、玩笑、绯闻、八卦、MSN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也坚持了思考,保持了表达欲,还能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可见要把一个人意志的皮筋给撑断,也没有那么容易。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很酷。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很凄凉。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陷入孤独的人,难免会产生绝望感。但有时候,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